从小我就喜欢读书,有什么就读什么,随着时光的流逝,大多都忘记了。以前读的大多是些小说,各种类型都有,但都没有自己的思考,读完就完了。今年的寒假里,通过朋友的介绍,我开始更多的去读一些社科类的书籍,比如心理学,金融学,各种认知升级类书籍,也开始有意识的记读书笔记,这也确确实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今天,我想把我的一点感受,分享给你。
关于书评
说到阅读,肯定少不了看书评。在读一本书之前,我们通常会在网上参考一下它的评论。当然,也有人是抓到书就看,比如之前的我。书评不是书后面的各种名人的推荐语,而是看过这本书的读者的感受。看书评就像一个蓄力的过程,蓄到一定的程度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有种一探究竟的冲动。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就是带着解密的心态在读,会增加很多趣味性。那么,什么样的书评才是有价值的呢?
它不仅仅要能够提供关于这本书的基本内容,还要能够提供关于这本书的额外信息,能把这本书还原到它本来的社会大背景中去,给出哪里好或是哪里不好的论证。比如,作者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写出这本书的,同系列的书是什么样的,这本书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作者所持有的观点有没有和他相对立的存在。
书评中还应该有书评者对被评书籍的感悟,升华和更深的洞见,同时推荐相关的延伸阅读。看到一篇好的书评,就好像淘金者淘到了金子,让人忍不住立刻把这本书找来一睹为快。
关于阅读
看完了书评,喜欢的书也在路上了,那么,该如何阅读一本书呢?
首先,丢掉对书本的敬畏感,作者也是人,也存在知识局限。很多时候,读到某一章节时却不懂作者在说什么,很可能是作者自己没把意思表达清楚,读不进去不一定是你的问题,可能是作者的问题,好的地方收下,不好的地方丢掉。包装也会影响一本书阅读体验,许多书都存在过度吹捧的嫌疑。有时候你看到一本包装的很好的书,内容却死活看不下去,那可能是书的内容内容比较浅薄,及时放弃才是更好的选择。
对书本的敬畏感使得我经常很痛苦,看到一本大部头著作,死活啃不下去,反倒还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脑子不够用,读书成了一种痛苦。自从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我就丢掉了对书本的敬畏感,遇到读不下去的地方就跳过去,批判性的来看待作者的思想,读书就成为了一件充满享受的事。
其次,一本书应该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好书读一遍你不大可能掌握到所有的精髓,反过来说,如果只读一遍就够了,那么它也算不上是一本好书。第一遍是正常读,只要放松的欣赏作者的精思妙想和有趣的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读的快,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在读第二遍的时候,写下读书笔记,书中作为例子的故事大可跳过,要专注于思想脉络,读一章记一章笔记,最好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而不是大段摘抄书中的原话,只有经过思考,书中的内容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即使有不懂的概念或者新的名词,也可以做个记号或者记下来,等知识水平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能融会贯通起来,那时你就能体会到一种奇妙的感觉了。
好书之所以要读两遍,最重要的是为了这些心得和灵感联系起来。对一本讲我们不太熟悉的领域的书,在第一次读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陷入作者的思想中,大脑的带宽都被用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没有更多的余地去产生自己的想法了。想法只有在带宽过剩的时候才会冒出来,只有当你读第二遍的时候,你才能气定神闲的发表意见。第一遍读是为了陷进去,第二遍是为了跳出来。
速读完一本书后,应该让大脑休息一会,给自己一段缓冲的时间。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特性,会自动过滤掉不重要的信息。当你休息一段时间回来再翻开书的时候,你就会感觉这本书里的内容已经一目了然,变得很薄,该在哪里用力,哪里停留,都变得清清楚楚,作者的写作框架也变得无比清晰。
当然,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留一段安静的时光,让头脑中的思想与作者来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吧!
关于写作
读完了一本书,是不是要留下点什么呢?
我开始写作的动力,源自学校在读书节举办的征集书评的活动,冲着第一名有200元的图书基金的奖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出了人生中第一篇书评。当我写出了第一篇文章以后,我发现自己有太多的话想写下来,仿佛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能不能拿奖对我来说也已经不重要了。
对于刚开始写作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拿起笔。放下恐惧,允许自己写出全世界最烂的文章,谁也不是生来就会写文章。面对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在开始阶段要允许自己做的不好,千万别觉得自己就该事事精通,什么事一学就上手。写作过程中,先想着把文章写完就行,如果总想着写的好不好,其他人会怎么想,那么这篇文章就很有可能写不下去。写的时候心态放平和,对结果别抱太大的希望,先完成再谈完美。把写作当成是一件悦己怡人的事,先悦己,后怡人。允许自己犯错,才有进步的可能,对自己的文章多一丝包容与耐心。
关于我
喜欢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