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从学校到社会

今年应届毕业生,经历了大四实习到毕业真正进入职场,这大半年来经历了一些事情,有了种种体会,写下来分享一下。

本人由于师范专业的缘故,在大四上期学校安排我们去学校进行教育实习,我有幸去了一所很优秀的中学去当了一个学期的代课老师。算是从学校踏入社会的第一步。我感到很庆幸踏入社会的第一份职业是教师,从学校到学校,虽然身份有所改变,但是还算是在象牙塔里。在代课期间,由于只是代课老师,所以学校对我并没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要求,所以每天上下班时间都很充裕,也不用在教课学校周围租房住,依旧在大学宿舍住,省了很大一笔开支(因为代课老师工资不高,所以租房的话每个月应该就剩不下什么钱了)。而且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每周课程任务并不多,一周八节课,一天就一两节课的样子,每天有很多自由时间供自己支配。在刚走出学校还对未来有些迷茫的时候,能有一份自己可支配时间很多的工作真的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在代课期间,一方面工作,真正了解一下社会是什么个样子,一方面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思考在毕业之后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

这一年多来回头看,感觉还是学校好,可能我这个人有点不求上进吧,学校的工作是真的清闲,每天上课,上完课就是在办公室看书看视频(打游戏还是不敢的,起码有点为人师表的自觉)下了课还能和老师或者学生打打球,吹吹牛,生活简直是不要在安逸一点(就是工资真的不高,老师拿工资是看工龄的,工作时间越长拿的越多,新人老师工资很感人)。当然了,工作这么安逸,工资再高了,估计其他行业要打人了~逃...

在学期结束以后,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原因方方面面吧。一是学校对计算机课真的不怎么重视,感觉留下来未来的职业发展不会多好,二是工资真的有点感人,在吃住不愁的时候拿着这些工资日子倒是还美滋滋,但是一旦毕业没有学校的宿舍和食堂了之后,养活我一个人应该还可以,但是想讨个媳妇啥的这工资可能还是十分有挑战性的。

大四下回学校之后,找了一份国企背景的公司实习,算是真的进入社会了。进了公司,知道了什么叫上班打卡,知道了什么叫上下级关系,知道了啥叫办公室政治。有些东西虽然不想懂太多,但是身在其中可能才能切身感受的到,说句实话感觉挺失望的。可能在之前对公司的种种想法都太美好了吧,现实与理想差距过大我一下子没法适应,在发了第一个月工资之后就辞职专心做毕业设计了。

在学校做毕设期间其实还是接触到了很多不同的工作机会,一个是之前工作上接触到了一些公司的人,知道我赋闲在校之后便抛来橄榄枝,还有一部分是老师介绍的,大学期间,侥幸和多位专业课老师关系都还不错,看我大四最后了还没有个靠谱的工作,替我着急,就给我介绍过几份工作。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自己真是幸福,每天就是去实验室划划水,赶赶毕设进度,工作有老师操心介绍着,生活家里都管,说只要我安心做毕设把业毕了就行。没有压力的日子是真的爽!那段时间真的对工作可以说是无欲无求了。因为对工作的平常心,反而更能让我思考我接下来的工作应该是干什么,我能干什么,什么工作可以让我得到什么样的历练,让我收获什么。感谢父母和老师给了我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我可以去思考和选择。

在多方接触和权衡以后,我选择了一家创业公司在毕业后入职。嗯,很多人都觉得创业公司不好干,嗯确实不好干,无规律的加班还没有加班费,老板的战略计划半个月一个月就改一次确实很让人头疼。但是现在还是挺感激这一份职业的,因为工作氛围很好很轻松,大部分都是和我一样刚毕业或者毕业1-3年的年轻人,大家沟通起来没什么障碍,老板合伙人也都是85后,多少能算作同龄人,大家有什么事情都可以直说,这个真的是让我非常舒爽的一件事情。甚至还遇到一个跟我一样从前公司”叛逃”的同事,大家还有很多共同的槽点供以饭后娱乐。工资虽然不高但是付完房租伙食之后多少还有结余。工作上boss放心让我一个人把控工作进度,也没有给过我多少压力,现在这样的生活,挺好。

最后一点感悟,私以为应届生在对待工作的问题上,应该自己先保持一个冷静的清醒的头脑去分析一下自己的长处是什么,能胜任什么工作,想去从事什么工作,希望在工作中得到什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好不要为了找工作而去找工作,把找工作当做一项任务去完成,那样可能会使自己陷入一个比较焦急的心态中去,反而不一定找到多么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且一份工作能保证你的自由支配时间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刚入社会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可能是工作上能力有所欠缺需要学习,可能是如何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需要钻研,可能是想培养一个个人的小爱好,可能是很多很多东西,这些都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的,如果没有较为充足的个人时间,这些可能的推进就会比较困难了。

踏入社会一年,回头看有些感悟,写下来感慨一下,望各位看官勿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应届生——从学校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