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条件的爱

论无条件的爱

爱有三种,能量级别依次为:比较式的爱,有条件的爱,与无条件的爱

比较式的爱:因为爱的对象比其他对象更特别,所以施爱的主体对此爱的对象才产生爱的行为。

有条件的爱:因为施爱的主体内在对爱的对象有预期、欲求,或者施爱的主体内在对爱的行为能带来某种预期结果,这种结果能满足爱的主体自身的非超越性需求。

无条件的爱:施爱的主体内在达到本体境界,证悟到自己就是无限,自己不是一个与万物分离的个体。时时处于真我状态。所以主体的爱的行为是自然就有的,没有所谓的回报预期,不以回报为目的。但不意味要满足爱的对象的所有需求(小我的需求),因为客观上未必做得到。爱的主体把自己和爱的对象视为一体,所以也必然爱自己。所以爱的主体会尊重自己能力(客观条件)有限,未必会给到爱的对象想要的全部,也不会因为无法满足爱的对象的全部欲求而生出自责。恐惧、愤怒、好乐、忧患、自责、罪恶感,这些是不会在爱的主体产生的。这就是无条件爱自己。

通俗地表述,参照网上的一段,稍作修改后,是这样的:我给你我所能给的,没有任何回报的欲求与预期,这就是无条件地爱你。但是,基于主观或客观的某些原因,我未必能给出你想要的全部。我尊重自己能力有限,也尊重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可能无法给到你想要的全部,但我不会为此烦恼,这就是无条件爱自己。我尊重你因为没被满足而感到愤怒、受伤,知道并尊重这是你应对匮乏感的方法。但我不会责怪你不该有情绪,不该有需求。这时候我静静陪着你受伤,就是无条件的爱。

求回报的本质是内在有匮乏感,为了填补这种匮乏,才表现出所谓的爱的行为。为什么会有内在匮乏感呢?根源在于内在没有领悟到自己是无限存在,没有领悟到自己本自具足、没有领悟到自己与万物合一。那又为什么没有领悟到自己是无限存在呢?根源在于没有修身工夫,停留在大脑的惯性认知与思维模式,无法产生超越的境界,无法突破对象性思维框架。清初大儒李二曲对此阐述得十分到位:“有真工夫才有真本体”。

(璞真山人,2022.04.13)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