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我知道我欠了很多篇游记,不过,随缘吧,哈哈。
前段时间不是有一个美国企业叫做Gravity Payments吗?其CEO Dan Price从2015年开始,自降百万年薪到7万,持续6年,然后让员工最低薪水涨到7万/年,然后公司效益至少翻倍,大家活的很开心,双赢典范。
之后我去看了一下他们公司怎么盈利的,还真的挺有意思的,我第一次了解了信用卡支付大体上是怎么工作的。
首先有几个基本概念可以列一下:
credit card issuer/issuing bank/信用卡发行银行(也就是用户的银行):这个是用户的银行,比如你用chase/大通银行的信用卡,chase就是你信用卡的发行银行。
credit card network/信用卡网络:在美国常见的有Visa/维萨,MasterCard/万事达,American Express/美国运通,Discover/发现卡,信用卡网络帮忙完成交易,并且限制交易端能接受的信用卡种类。比如说有些饭店只收美国运通和万事达。
acquiring bank/acquirer/买方银行(我自己翻译的): 也就是商家收到钱的账户所属银行。
credit card processor/信用卡处理方(自己翻译的): 帮助商家协助交易完成的服务商,这个很多时候买房银行会提供这个服务,也可以找第三方平台来做,这个也是Dan Price公司干的事情,PayPal貌似也干这个事情。
一笔交易是怎么完成的呢?
大概是消费者刷信用卡,POS机把信息交给 credit card processor/信用卡处理方,credit card processor/信用卡处理方 将信息传给 信用卡网络比如Visa,Visa开始交易清算,然后和用户银行交互,先后完成授权和验证。
之后,成功的交易会通过信用卡网络和processor被放到用户和商家的银行交易记录里面。然后每天结束后,商家会把每天的交易发给信用卡处理方,让它来进行结算(这里我感觉都可以有这个第三方processor来全包吧),然后processor通过credit card network/信用卡网络把交易给用户银行,用户银行之后会在1-2天内把现金减去一部分手续费(interchange fee) 发给商家银行,这部分手续费信用卡网络和用户银行分,然后商家银行自己再拿一部分钱,最后放到商家的账户里面。
所以大概你花20块钱理发,最后可能商家就收到19块钱。不过这1块钱里面,大头是银行,占75%,其次信用卡处理方,大概15%,然后是Visa这种信用卡网络,大概10%。
Dan的出发理念很简单,他觉得小公司被processor要太多钱,收费方式可能也不合理,然后服务也不好。他觉得小生意才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所以他想帮助小生意,让这不足5%(2%~3%,在线交易可能更高)之中再不足15%的一点点收费更低,然后提供更好的服务。他的公司还有和支付端合作或者别的软件平台合作,clover之类的。
我其实被鼓舞的地方是他把很大的理念落实的能力,每个人都会说要帮助普通人,要帮助小生意(特指美国这里的文化哈),或者社会平等之类的。但真正要开始做的可能是非常小的事情,比如Dan,从这种微不足道的地方起步,如果平均每天100单,每单25美元,Dan将Processor的成本砍掉30%,然后更好的服务,一个月也就能帮商家省135刀。看上去太微小了。但偏偏这么小,确可以做到200-300的规模,盈收也如此之高。我觉得没有人可以突然就把一个社会问题解决了,但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我想已经就很厉害了。如何以小见大呢?
好了,就扯到这里。
不过,为什么没有网络汽车销售平台啊?汽车销售员这个行业为什么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