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1.要达到阅读的所有目的,就必须在阅读不同的书籍的时候,运用适当的不同速度。不是所有的书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阅读。法国学者巴斯卡在三百年前就说过:“读的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2.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在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会发生这个现象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所提到的这些媒体,经过太精心的设计,使得思想形同没有需要了。
3. 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的理解而读。
4.所谓的阅读艺术: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第三章 基础阅读(这些句子在说什么)
1.基础阅读四阶段
(1)阅读准备阶段(从出生至六七岁为止)
身体方面的准备,包括良好的视力和听力。智力方面的准备是要有起码的认知能力。语言上的准备包括口齿清晰,能说出一些正确的句子。个人的准备,则包括能与其他孩童一起学习的能力,保持注意力,服从等等。
(2)孩子会学习读一些简单的读物。
(3)快速建立字汇的能力,所用的方法是从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揭发”不熟悉的字眼。
(4)精炼与增进前面所学的技巧,开始能消化他的阅读经验——从一本书所提出来的一个观点转化到另一个观点,在同一个主题上,对不同作者所提出的观点作比较。(可以上高中的课程了)
第四章检视阅读(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这本书在谈什么?)
1.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1)先看书名页,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要很快的看过去。特别注意副标题,或其他的相关说明或宗旨,或是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如果你发下列举出来的哪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到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
(4)有书衣,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5)从你对一本书的目录很概略,甚至有点模糊的印象当中,开始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最后一步,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就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可能会有作者的重要观点梳理。
检视阅读一的目的:了解本书是否值得继续投入时间阅读,并将本书进行归类。
2.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只注意你能理解的部分,不要为一些没法了解的东西而停顿。继续读下去,略过那些不懂的部分,很快你会读到你看得懂的地方。集中精神在这个部分。继续这样读下去。将全书读完,不要被一个看不懂的章节、注解、评论或参考资料阻挠或泄气。
解决眼睛逗留的问题: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一旦你的眼睛能跟着手移动时,你就能读到那些字句了。继续练习下去,你的速度已经可以比以前快两三倍了。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1.主动的阅读基础: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核心: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2.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必须把这本书变成你自己的一部分才行,而要让你成为书的一部分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去写下来。
3.做笔记方法
(1)画底线——在主要的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下画线。
(2)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把你已经画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或是某一段很重要,但要画底线太长了,便在这一整段外加上一个记号。
(3)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要慎用,只用来强调书中十来个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即可。你可能想要将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每页折一个角,或是夹一张书签。这样你随时从书架上拿起这本书,打开你做记号的地方,就能唤醒你的记忆。
(4)在空白处编号——作者的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时,可以做顺序编号。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同样的论点,或相关的要点,或是与此处观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做能让散步全书的想法统一集中起来。
(6)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这跟画底线是同样的功能。
(7)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4.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1)结构笔记
A.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B.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 C.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2)概念笔记
作者的观点
(3)辩证笔记
针对一场讨论情景的笔记。
第二篇分析阅读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第三篇略
第四篇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二十章主题阅读
一、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
(1)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二、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
(1)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第二十一章阅读与心智成长
1. 所谓的主动阅读,也就是能提出问题来。我们也指出在阅读任何一本书时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以及不同种类的书必须怎样以不同的方式回答这些问题。
2.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
3.电视、收音机及其他天天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娱乐或资讯,也都是些人为的支撑物。它们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在动脑,因为我们要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但是这些外界刺激我们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像药品一样,一旦习惯了之后,需要的量就会越来越大。到最后,这些力量就只剩下一点点,甚或毫无作用了。这时,如果我们没有内在的生命力量,我们的智力、品德与心灵就会停止成长。当我们停止成长时,也就迈向了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