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你以为引爆真的只靠“点”?

当事情发生时,人们往往喜欢给其找到一个恰当的原因,来解释事情的突发性,然而很多原因都是具有事后合理性的(即事情发生前无察觉,事后却认定某个原因异常合理)。很多大事件的发生,往往会被历史披上一个合理的事件作为外衣:因为某个体事件的发生,所以导致了这次大事件。这样的看法非常大众化,以至于很多公司醉心于打造某个“爆点事件”,不错过任何一次蹭热点的机会;很多交易员专注于每日金融报,不错过任何一条信息来指导他的交易;很多赌徒拿着贷款的钱一掷千金,不错过任何一次彻底翻身的机会...

他们都在等一个“引爆点”,但却没人知道这个点什么时候到来,或者说,是否真的有这样一个点呢?本文从畅销书《引爆点》来拆解一下,这位被《时代周刊》评为“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的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对于引爆点的看法。

根据格拉德威尔在书中对于引爆点的描述,流行有三大要素: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

个别人物法则

个别人物法则告诉我们,想要流行必须有几个关键的人物:提供信息的“内行人”(Mavens)、传播信息的“联系员”(Connectors)、说服别人的“推销者”(Salesmen)。

内行人相当于现在的意见领袖,无需赘述,群众总是喜欢听从专业的意见。

关于联系员,文中提到这么一个故事——

1775年4月18号的下午,一个在马房干活的小伙子无意听到两名英国军官说了“要教训美国人”之类的话,他赶紧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了当地有影响力的爱国人士,也就是银匠里维尔。当天晚上,里维尔就果断决定:夜行去列克星敦镇挨家挨户通风报信。他用两个小时跑完了13公里的路程,第二天早上,当英国人在向列克星敦进发时,一进入乡村就遭到了有组织的反击,被打的落花流水,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列克星敦枪声”,引爆了美国独立战争。

可是为什么里维尔能够传话成功呢?想想看,那可是在漆黑的夜晚,夜深人静的乡村,为什么大家会信服他的话并有秩序的传递下去?这与里维尔的性格和交际能力有很大关系。那时候当地一共有7个革命小组,光他参加的就有5个。这样一来,里维尔不但认识的人多,而且这些人都是一些革命的关键人物。所以,他能够准确的在途径的小镇中,找到像他一样说话有分量的联系员,把消息扩散下去,这就是典型的联系员的威力,他们是人际沟通的专家,也是流行的一个关键点。

可见联系员是深度参与到群体内部的人,他们还认识多个与他相同的人,他们之间的传递关系如下图:

实际可能会更多,因为每个联系员都如第一个人可以发散传递,他们联合起来会织出一张庞大的关系网,让信息迅速传递。

推销员则是现在的销售人员,虽然专业程度和关系网可能不够全面,但特别善于说服他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当然,三种特征也有可能集于一人身上体现,但鉴于每种特质都需要长期的积累,个人的时间有限,能做到三者兼备的只能是凤毛麟角之人。

附着力法则

在商业信息泛滥的社会,受众天生会对新信息产生抗拒,人们往往想尽办法地将信息传播出去,但怎样让用户不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涉及到了信息的附着力。

附着力法则讲究提高信息的有效性,降低用户的戒备心理。此法则要求要有意识地引导用户去理解一个新事物,通过各种形式让用户记住你想让他们记住的要点,通俗来说就是“洗脑”。

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是每隔段时间就会出现某个“洗脑”神曲、“洗脑”视频,甚至某个魔性的广告在一段时间内多次被人们无意中提起,这就是信息附着力的体现,通过在信息的措辞和表达上稍作修改,竟然使信息具有了“传染性”,从而得到非同凡响的影响力效果。

本质上说,附着力法则就是通过分析用户心理,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什么样的信息才能让自己乐于接受并传播这份“感染”。

一份好的信息附着力方案设计,价值连城,甚至能有起死回生的效用。

环境威力法则

环境即表示我们在做事时所有可能影响我们的因素,如经济趋势如何、政策变动等大环境,或影响个人的生活周边小环境。

格拉德威尔从两个方面为我们阐述了环境的威力。第一个方面,外部环境会影响我们的内心状态。文中针对小环境的细微变化他提到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美国纽约,地铁犯罪事件突然减少了75%。这一突如其来的转变令许多人不解。有人认为那是加大警力、加大治理力度的原因,但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犯罪率大幅度降低的这一年,警局有特殊的整治计划。而且,这个时间段的纽约,没有经历成规模的人口迁移,也没有更多人去教育和改变有犯罪倾向的人。

那么,地铁站里犯罪率降低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揭示的答案令人大吃一惊,居然是新上任的警察局长清除了地铁站和地铁上的肮脏的涂鸦,整治了恶劣的环境。在这个例子里,警察局长改变了环境,就制止了犯罪的流行。

小环境的细微改变就如此大的威力,大环境的变动也可想而知。对于有些大环境我们可能无法直接改变,但如上面的例子这种小环境的改变,是可以做到的,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自己的小环境,为了营造好的心理暗示,不妨动手去改变一下那些不好的小环境。

第二方面是从社会环境角度的人际关系视角出发的。

作者提到了一个实验: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通过科学研究,发明了一种方程式来测算动物们所能拥有的群体活动最大值,现代人类的数值是147.8,约等于150。超过这个数值,人们交际的效率就会降低,而且会出现很多差错。

所以格拉德威尔提出150环境法则,想要引发流行,先要保持一个小规模的狂热分子,而且规模不能超过150人的极限值,这些人最好彼此相熟,从而确保交际的效率。


上述文字,就是《引爆点》一文的观点所在。

当我们看完整书就会发现,所谓的引爆点,不仅仅只是一个“点”的问题,而是要做好大量的工作,通过“点线面体”的整体思维去布局,才可能达到流行这个point。

所谓大道相通,其实格拉德威尔提到的流行三要素与我们传统的“点线面体”思维是一致的。个别人物法则为“线”,找到几个关键的人物或事件,从而把孤立的点建立起联系;附着力法则为“面”,通过提升平台的实力(信息附着力体现为品牌效应),让“线”的传播变得更有效;环境法则为“体”,要记住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在一个大的生态体系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要改变可以变好的小环境,看清不能改变的大环境,顺势而为。

至于“点”,则是在一个大计划中的每一小步,偶尔走错两步只要不影响大局也没关系,而如果在“体”上出现错误,是“点”如何努力也于事无补的。

可见标题虽称引爆点,但引爆前还是需要系统性的思维和实践,在人尽皆知的爆点事件背后,则是需要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布局功夫。

你可能感兴趣的:(引爆点:你以为引爆真的只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