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想,那颗休眠了多年的种子,竟然开始暴力生长

记得几年前,我还是公司里的一个小职员,对工作充满了迷茫。有一天在公交站等车,无意间刷到了罗胖的节目《逻辑思维》,我记得他说这是自媒体的时代。后来,开始听他的跨年演讲,也开始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记得那时候我最喜欢曹将,现在也依然喜欢,我很羡慕他们能够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别人。那时候,我开始知道,有一个产业,叫做知识产业。我默默地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以后要进入知识产业。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渐渐地把这件事给忘了。

直到去年我离职后,开始了自由职业的摸索。我开始学习之前感兴趣却一直没开始学的东西,然而知识产业对我始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5月的某一天,我在找一个写作的训练营,无意中发现了小冰老师的读书写作营,“教你如何把读过的书变成钱”,我一想,反正现在缺钱,没准以后可以写个听书稿多一个收入来源,那就报名试试吧,反正学费也不贵。我从没想过这个训练营可以带给我这么多的收获,重新让我找到了对于读书和写作的热情,迫不及待想要输出点什么。

说实话,前面几节课的时候就有同学在作业中“表白”,说参加小冰老师的训练营是今年最值得的投资,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参加过的训练营也不少,每次看到这样的表白都觉得很夸张。没想到,终于有一天,我也在作业中表白了,有种高冷人设崩塌的感觉,哈哈。

今年参加这么多训练营,能让我真正坚持下来的不多,这个训练营便是其中之一。之前参加的训练营比这个更贵,而且社群活跃度也很高,然而,要么是因为任务过多,压力太大,让我难以完成,要么就是发现自己兴趣不足,一次作业都没交过。没想到这个训练营,竟然能够让我天天打卡,熬夜也要完成打卡。

我发现,这个训练营真正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有“术”,而且比起“术”,更注重“道”。课程中无数次的提到底层逻辑,无数次的提到人的本质=信息+模式,提到“积微者速成”,“高频回顾”。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冰老师竟然在答疑课中多次提到:“同学们,不要再问我这个行业是不是饱和了,很多问题在课程中都有,要好好的复盘课程内容。”“不要总想学了课程能怎么样,要想一下你凭什么,这些都是要通过训练得来的。”这样耿直的老师还真是不多见。比起那些告诉你28天学完就能速成的课程,这时候突然有人跑出来告诉你,要慢慢来反而比较快,要一点一点的积累,你才发现,其实,这才是学习和成长的本质。在现在的“速食文化”中,这样的课程真是一股清流。

现在回想起来,课程能够让我坚持下来,也得益于课程的设计。课程的开始,就为我们描绘了“读书人”这个职业的成长蓝图,从一名书籍撰稿人,到职业读书人,再到读书产品经理,这三个阶段做的事情越来越复杂,需要的能力也更加的综合。所以,整个课程的安排也按照这样的顺序,从最简单的读书板块开始,再到文章的写作,再到读书产品的创造,带领学员一步一步地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这样的课程安排,非常符合我们的学习规律。

这次的训练营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我没想到自己能够坚持每天打卡,写作业到12点;没想到重新燃起了对于阅读和写作的热情;就连我觉得离我很遥远的读书产品、项目,我竟然在作业的过程中,找到了和我未来发展方向的紧密联系,就在今天,我满怀热情的写下了下半年最想做的两件事。在这里,我收获了太多。

一、提升阅读速度,养成阅读习惯

在训练营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曾经,看到“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句话,我觉得用来形容我再合适不过了。我每年都给自己列书单,结果到头来,一年看的书也就10本左右。而参加训练营的这30天,我竟然看了5本书。除了养成每天阅读习惯外,掌握阅读方法确实大大提高了我的阅读效率。

阅读速度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提升的。我之前每分钟阅读速度不超过300字,经过倍速阅读法的训练,每分钟可以阅读600字左右,当然,我还需要更多的刻意练习,经过训练的阅读速度可以在800-1200字/分钟,这就是倍速阅读法的效果。那么什么是倍速阅读法呢?不知道你平时阅读时会不会和我有一样的习惯,看书时会在心里默念,有时念过一遍也不知道自己看了点啥。其实正是这种心里的声音降低了我们的阅读速度。我们在阅读时,将文字转化为语音,最终进入大脑。而倍速阅读,就是将文字转化为语音的结果去掉,直接进入大脑。经过训练的人,在阅读时,眼睛就像拍了一张照片,直接将文字存储进大脑进行理解。在训练时,我们首先要将心里的声音去掉,可以用手指的移动作为辅助,眼睛快速扫过一行文字进入下一行,同时减少眼球移动的频率,眼睛一次看一行肯定比从左到右扫过一遍要快。可以把书想象成一幅画,在这幅画中寻找信息,所以,我们也需要训练寻找关键字的能力,关键字一般是动词或名词。

通过苹果阅读法,可以在1小时内,快速获得书中关键信息。你可能会想,1小时快速翻过,能读得明白吗?其实我们可以把一本书想象为一颗苹果树,树上可能有很多苹果,我们一次只摘一颗。在这一个小时内,我们带着一个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可以再进行一轮苹果阅读周期。一本书用5个小时度5遍肯定要比5个小时读1遍的效果好。读完之后,再把这本书复述一遍,就可以检验到自己是否真正的理解了。不过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读非虚构类的书籍,文学作品就不太适用了。

在这个训练营中,我开始尝试手绘笔记,下面的笔记就是苹果阅读法的操作过程。


苹果阅读法
康奈尔 苹果阅读法

既然我们能够读更多的书,肯定也想把书中的内容为我所用,这时卡片阅读法就上场了。卡片阅读法是很多文学大家包括纳博科夫、钱钟书在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把读过的书和我们的思想、生活经验链接起来,成为我们未来写作的素材。


用卡片阅读法积累素材

二、提高选书能力

选书,是成为一名职业读书人的必备技能,优质的输出离不开优质的输入。选书,有务虚和务实两个维度。务虚,指的是那些贯穿一生的好书,也可能是别人口中的“无用的书”。务实,指的是从产品经理、经销商的角度来选书。

在成为职业读书人之前,我们要先成为一名读书人,所以,读一些“无用之书”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我们该如何选择好书呢?可以看一些文学经典、人物传记、还有一些蕴含人生哲理的解码书,也包括比较有口碑的杂志。

从务实的角度,如果我们要向平台投稿,该如何进行选题呢?首先,我们可以参考第三方数据,看看一本书的评价如何,也要了解一下投稿平台的风格喜好,可以更有针对性。同时,可以先聚焦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从自己感兴趣的、愿意深度挖掘的领域入手。如果没有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领域,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作为投稿选题的参考。

三、回归写作初心,开始创作

训练营有一课的作业是寻找写作初心,这节课让我特别有写作业的欲望。听了课程,有很多感慨,想到了曾经自己对于写作的热爱。

其实我在学生时代最不喜欢写的就是议论文,我特别喜欢写散文,那时候最喜欢朱自清和鲁迅,买了他们的文集,爱不释手。

课程中小冰老师讲到,“如实写自己,我手写我心,就是最有力量的文字”,写自己的感受,写自己的看法,对于这点,深有感触。曾经的我(包括现在的我)对华丽的词藻没有太大的感觉,作文中老师的评语是“平实朴素”,但我的作文又多次被作为范文。总结下来,写得最好的几次都是我特别有感触的时候,描述我的观察和感受。

记得有一次要交一篇小作文,怎么都写不出来,恰好外面在下雨,我就站在阳台上,听着雨声,想要放松一下,找找感觉。谁知,看着昏黄的灯光下断线般的雨,听着雨滴落在树叶上的声音,突然找到了感觉,迅速回到写字台前,在10分钟之内完成了这篇小作。结果自然是相当满意。

还有一次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下雪,看到了一个暗恋的男孩子,瞬间就想写一篇小小说,雪落在身上的那种感觉,让我联想起之前看过的小说中的文字,眼前也出现了很多画面,对于文字的创造力简直达到了井喷的状态。后来把这篇小小说发布在学校的BBS论坛上,还有不少人留言呢。

记得高三时,学习压力比较大,我和同桌的姑娘经常会写一些短篇的文字(多数是比较灰色的),交换着看。这些文字,也成了我们那时的小秘密。真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啊。

没想到,今天的作业竟然勾起了我如此多的美好回忆,有点无法自拔了。原来,对于写作的热爱很早就在,只是这些年被其他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写得少了。

前段时间,和一些朋友谈起过以后想要发展的自由职业中可能会包括写作。那时,有个朋友问我为什么喜欢写作。当时,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喜欢写作需要原因吗?因为我写作的时候很开心呀,看到写出来的文章有人喜欢就更开心了。

后来,慢慢的我才想明白,写作是我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在生活中,我喜欢观察美好的事物,我也喜欢深入的思考。我是一个不太喜欢也不太擅长口头表达的人,而文字却能够把我的观察和思考表达出来。而且,通过写作,我的思路也会变得越来越清晰。

写作的时候,也是我和自己相处的最好时刻。虽然有时会有各种借口迟迟不肯动笔,但一旦开始,就有点停不下来。写作时会进入一种心流状态,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安静,平和。写作,创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就像小说家在写作时,也是在创造一个独立的世界。

四、学习科学的创作方法,越写越开心

在创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灵感枯竭,没有写作素材,或者遇到写作瓶颈无法突破。而创作者遇到的这一切问题,根本在于我们的思维世界。我们写作的过程,就是对思维的表达过程。如果我们的思维世界像个迷宫,又如何能够写出让读者明白和喜欢的内容呢?同时,创造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就像费曼所说:“凡我不能创造的,我就不能理解。”输出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内化,就像教是为了更好的学。

那么如何优化我们的思维模式呢?因为人的本质=信息+模式。所以,优化我们的思维模式,必然要优化信息以及优化模式。优化信息需要我们更多的搜集信息、吸收知识。优化模式需要我们去优化思考模式以及行为模式,包括打卡以及各种形式的输出。

另外,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只有想法是没有价值的,还需要有算法。算法是我们对因果的预测,有了算法,我们就可以在做的过程中对算法进行验证、修正以及迭代。那如何升级算法呢?这就要用到核聚老师提到的概念“进步回路”。进步回路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学会一个最小单元的知识点,比如学会一个英文单词,看懂书籍中的一句话。然后,找到让自己学会的原理/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说,弄明白我是怎么学会这个知识的。比如,学习一个英文单词,我是通过了几遍的书写,还是通过发现英文单词的规律来学会的。再比如,我曾经在做高等数学题时,就喜欢思考别人的解题思路,我总是喜欢问自己,他是怎么想到的。这其实就是我的一个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我喜欢去弄清楚题目或者知识背后的逻辑。嗯,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么喜欢小冰老师课程的原因。第三步,通过回顾,类推,以及应用,让自己不要忘记了。进步回路和费曼阅读法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迁移到创作,卡片就是那个最小单元。卡片不是一张简单的卡片,它可以在后面的写作中反复应用,并且我们要不断的去扩大范围。几张卡片就可以形成一篇文章,就如同纳博科夫写小说的过程。小冰老师也是在积累了100张卡片,大约2w字左右时,有了飞跃和突破。

其实,这个进步回路就是我第一遍听完课后唯一能复述出的内容。所以,课程复盘是个好东西,尝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就能发现哪些学到了哪些已经忘记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学习模式以及我的一些变化。其实我在听课的时候,就在对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解码,并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去理解,并重新编码了。而我的笔记也从之前的抄写课程重点,变成了边听边记录自己的思考。

小冰老师说,若想极速前进,必须高频回顾。

很多时候,我们的学习就像一壶烧不开的水,用尽无穷无尽的时间和能源,却烧不开一壶水。

“缓慢地精细加工是高效能的必经之路。”这不就是匠人精神的精髓所在吗?很多时候,我们在生活中急于求成,反而给自己造成了焦虑。愿我们都能慢下来,精细加工,最终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还有一个工具,叫做写作轮盘。写作轮盘的创作流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回顾了一遍最近一次写作的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

写作轮盘将创作分为6个步骤,分别是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写初稿和修改。

写作时,可以从任何一个步骤开始,也不需要按照任何的特定顺序进行,只要在每个环节上花的时间和精力都差不多就行。

回顾我近期的写作习惯,我喜欢从“头脑风暴”开始,并且各个环节穿插进行,也会重复某些环节。通常我在经历了某件事,或看到了某个观点时,大脑就开始飞速运转,产生很多想法。这时,我会在印象笔记中,记录下我的各种观点,以及文章写作的思路。如果我有一个清晰的主题想要表达,就会记录下主题,然后写下支撑这个主题观点的子观点。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就记下各种子观点,甚至有些在头脑中冒出来的句子,我也会记录下来。所有这些在形成初稿之前的散乱的文字,我都会记录在印象笔记中。

然后,我会打开另一个文档,开始初稿的写作。边写边把这些子观点、零散的文字段落融入进来。有时,也会先把子观点大致分个类,这样就对文章的结构心中有个数。

初稿写完,再根据文章的内容,拆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加上小标题。

之后,就是修改,去掉一些没用的信息、段落,修改文字,特别是那些啰嗦的语句。放上一两天再修改的效果真的特别好,这个时候就不会陷在原来的写作逻辑中,能够更客观的看待自己的文章,也更容易看出问题来。如果时间允许,我觉得能多修改几遍更好。

所以,我在写作时,头脑风暴、目标、组织、写初稿是穿插进行的。

回顾之后,我就发现一个问题,我没有特别去思考过“读者”。我只是想把自己的观点、经历分享给他人,但是没有想过我的读者想要什么。我不确定在一些观点或经历分享文章的写作中,这点是不是有什么样的问题。还是说,在文章组织的过程中,我已经考虑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他们能从我的文章中收获些什么。如果是干货、知识类的文章,我会在一开始先考虑读者群体。

好吧,这可能充分说明这6个步骤不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来进行。

纳博科夫曾谈到他对创作的看法:“风格和结构是精华,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我曾经那么崇尚的伟大思想,在被风格和结构面前,竟然变得一文不值?

那么,风格到底是什么呢?它有这么重要吗?

根据史蒂芬·平克在《风格感觉》一书中的描述,风格是指有效运用词语来吸引读者深层地的关注。

那风格到底有什么用呢?就如同我们创作一篇文章,首先是能够清楚地传达信息,让对方能读懂,然后是能赢得读者的信任,还能给世界增加美。

既然风格有这么多好处,什么样的风格才是好的风格呢?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好的风格。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可以练习,去学习大师的写作风格。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要“走火入魔”。通俗点说,就是在学习区练习,建立自己能够理解和消化的写作风格,一步一步来。

课程建议我们先从古典风格开始练起。

那古典风格又是啥?

古典风格就是用清楚、简洁的语言呈现不偏不倚的事实。是不是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足以甩掉一大批人了。

来看看我们平时写作中的一些常见误区吧。

课程中讲了七点误区,我大致分了两类:

一类是,没有以读者为中心。包括不关心读者,自嗨型的;滥用元话语,有很多标记语言,例如清单体,没能吸引读者注意;大谈专业,无聊乏味;用了很多抽象名词,读者完全不感兴趣。那怎么办呢?那就是要有“用户思维”,就是“与你有关,对你有用”。想想读者关心什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通俗的语言以及一些小故事来引起读者的兴趣,毕竟我们写作的目的是要让人看得懂,如果看不懂,那不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了吗?(伟大的哲学思想和高深的专业理论书籍除外)

另一类是语言的使用。包括用词模糊,用了太多模棱两可的词语,会让读者觉得无法信任;陈词烂调,也让读者觉得无趣,可以多用一些新鲜、言简意赅的词;使用僵尸名词,可以尽量多用动词,会更生动。

现在我终于明白纳博科夫的那句话了。创作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读懂我们的思想,创作是为了和更多的思想碰撞,产生交流,否则,在伟大的思想,如果没有人能读懂你在说什么,又有什么意义呢?毕竟,伟大的思想有很多,能把伟大的思想表达出来,并引起共鸣的人又有多少呢?

五、创作读书产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其实产品思维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用得上。比如,我之前在企业内做培训管理,要想让员工能够真正从培训中有所收获,就需要用产品的思维来规划,产品是我们的培训项目,包括内容和服务;再比如,我做销售,我的整个销售过程其实就是我的产品;比如,我做coach,那我的整个coach的服务就是我的产品,甚至包括我的个人品牌也是产品的一部分;比如,做一名家长,对于孩子来说,你的产品可能是父爱或母爱,你如何能够让孩子能够有好的产品体验?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一些,不一定恰当。

这部分讲到人的本质,这一点在课程中已经反复出现,就不再提了。同时,也讲到了教育的本质。“这世上只有一种教育,就是符合人天性的教育。”对于这点,完全赞同。反人性的教育最终将使人走向分裂。而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增加对人性尤其是对自己的认知,并合理的运用人性的特点,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写完这句话,我觉得,对于我自己的使命也更深入了。

课程中讲到,课程类产品经理的成长蓝图分为4步。其实,我认为这不只是读书类产品经理的成长蓝图,对于任何一个产品都适用,包括打造“自己”这个产品,即不仅适用于产品经理的成长,也适用于我们的人生。

第一步,是定义使命。这里用到了认知层次理论,下面的每一层都会受上一层的影响和决定,使命位于金字塔的顶端。那么我的使命是什么呢?也许我想做的不只是一个读书类的产品,或者说,读书类的产品是我的期中一个品类。就像费曼说的“解决一切已经解决的问题”,这句话我听了好几遍,也听了小冰老师的例子,突然悟到,作为一名教练,我曾经谈过自己的使命,我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做自己,因为,我在学习教练的过程中,解决了(至少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我验证过这是可行的,也尝到了甜头,所以我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体验到。经过不断的思索,以及今天的课程,这个使命也在不断的改进。所以我的产品也都会围绕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这样的主题。

第二步是升级,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以及经过知识储备、经验和技能的积累,等待可以技术爆炸的机会。其实这两点就能卡住绝大部分人。

第三步是悟道,好产品是强势文化,即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运行,自强不息。而弱势文化是等、靠、要,是将寄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强势文化是道,所以称为秘笈,二弱势文化因为更容易,所以称为了流程品种。其实人生不就是这样吗。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必止于术。所以,现在的我更喜欢去寻找事物底层逻辑。

第四步是造物,造物的方法是进步回路和高频回顾。善于自我觉察以及复盘的人会比其他人进步更快。造物时,优先选择你比较理解的,有过创造的品类。对我来说可能目前做一些关于自我探寻、个人成长的分享、挖掘以及写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可能是我比较理解的。读书类的产品也在理解中,会尝试进行创造。对于选题,选题通常和内容时同时涌现的,是内容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涌现出来的。选题要很垂直,内容要很丰富。选题非常的关键,要么是在这个领域内基数非常大,有很大的市场空间。要么就要对行业有足够的了解,可以作出不同。要么更好,要么不同。

目前,市场上的读书产品有书评、听书稿、拆书稿、书单课等等。那么,这些读书产品都有什么特点呢?

从对于书籍内容的浓缩程度来讲,书单应该是最为浓缩的,其次是书评、听书稿/书单课,最后是拆书稿。

书单,是针对某一个特定主题,向读者推荐图书。书单的写作中,对于所推荐书籍内容介绍是高度浓缩的,通常用几句话来浓缩书中的精华,目的是引起读者兴趣,购买和阅读。读者可以通过一份书单,开启自己的主题阅读,通常也会根据书单的描述,作为参考,来缩小自己选书的范围。

书评,是读书人对于一本书籍的评论,就像影评,带有更多的主观色彩。书评对于书中的内容总结会比书单更详细一些。书评不是对书籍内容的复述,而是根据书籍的内容,结合作者自己的经验、知识,输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对原创性要求较高。

听书稿是对于书籍主要内容的讲解,除了文字的内容,还会添加音频,能够帮助我们增加“重叠时间”。相较于书评,听书稿更加忠于原著,由讲书人将一本书的精华内容讲解给听众。在创作时,使用自然语言,并结合一些自己的理解、经验,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易懂。我们的使命就是把复杂的、深奥的内容简单化、形象化,让更多的人能听懂。

拆书稿,在听书稿的基础上,对于书籍的内容讲解更加详细。听书稿是用一篇文章一个音频讲解一本书,而拆书稿会将一本书拆解成5-10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有一个小主题,单独成文。拆书稿已经可以做成一个读书项目了,可以在社群中带领读者共同进行场景化的学习,或者每本书做一个小型的读书会。

书单、书评、听书稿和拆书稿可以依托平台,也可以使用自己的媒介完成,比如自己的公众号、,都可以发布,并且通过发布连载的拆书稿还可以增加用户粘性。还可以自己组织一个付费的读书社群,每周共读一本书,也可以做线下读书会,共同学习。或是向平台投稿。

而书单课相对更复杂一些,虽然也有“书单”二字,但是和“书单”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书单课是基于某个主题的听书稿的合集,是一个规模相对较大读书产品。涉及到产品定位、课程策划、商务对接、列书单、平台签约、招募合作伙伴等。这时你会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所以,要学会链接。

和老师、同学、班委链接,增加自己的曝光值,也许他们就是未来的合作伙伴;和自己、和课程链接,吸收、理解课程内容,持续进步;和他人链接,通过自己学习的内容来影响身边的人。

这是我的功课,确实和他人的链接较少。

当然,要想创作出以上这些读书产品,都离不开基本功的练习,那就是阅读和写作。

最后,是成立一个读书会。本来觉得读书会这个产品距离我有些远,有点没动力,但是突然发现读书会可以作为我未来想做的事情或者说一个体系的一部分时,突然有了动力。

我希望未来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绽放自己。做教练,是为了这个目标,我想过通过写作来分享,也可以做一些小型沙龙,而现在,我发现读书会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我希望这个读书会能服务于一群想要生活得更加自在的人、想要不断突破自我的人、想要过上自己理想生活人。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的理念,生命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现实,可以在阳光中甚至是风雨中绽放。

想想就觉得充满了希望。

By the way,今天这篇文章就是运用纳博科夫卡片法创作出来的,在最近的练习中,确实开始领会到这个方法的精髓和优势了。

如果你和我一样,有一个想要进入知识产业的梦想,不妨和我一起种下一颗种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曾想,那颗休眠了多年的种子,竟然开始暴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