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明白》的期待模式

这本书在阅读时很流畅,每一个案例都能在身边或者自己身上找到类似的需求。
关上书,让我最为想聊一下的是关于期待的故事。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对他人有所期待,特别是对于关系亲密的人。
书中有一个案例是关于74岁中科院院士与他96岁母亲的故事。
老人事业有成,更加高龄的母亲却不肯和子女住在一起。于是放心不下的他每月回老家看望照顾母亲。
但是每次回家他都十分痛苦,因为总是到家后的不久就会迎来母亲的骂街。那些话用普通话来说不堪入耳。他不会反驳母亲,但是让他每次回家都十分的纠结,甚至寝食难安。
当问及儿子的期待时,不过是回家之后,与母亲能好好聊天,有任何的事情,大家都可以商量。
本着谁痛苦,谁改变的原则。咨询师与老人家一起做了一个合理想象。让老人家放松后想象又一次回家后,妈妈拉着自己的手嘘寒问暖的场景…
到这时,老人家突然就醒了。泪眼婆娑的说:“不可能,一个人一个秉性,老太太没有读过多少书,并且认一些自己的死理。她的观念就是父母拉扯我们长大,父母的话必须听着,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怎么期望她改变呢?”

老人家一直期望着自己的母亲,要她给与她做不到的事情。那怎样会不痛苦?

每个人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都不一样,我们有时会说我理解这种差异,但依旧让自己很痛苦。在理解的同时我们可能没有察觉到,我们的期待别人是达不到的。于是越是理解,则越对自己无力改变这种现状而备受伤害。

降低对他人的期待,找到一个让双方能舒适相处的位置与模式。

对于期待,有些时候我们又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对他人期待过低,或者剥夺自己对他人的合理期待。

案例中有一个案例,是一个母亲抱怨自己的老公不管自己的家庭,并且有了第三者。
当询问到家庭的相处模式时,发现这是一个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能干且强势的女士。
当她尝试让自己的老公来做一些家庭的事情时,初次应对的老公处理的很糟糕。于是她剥夺了这份期待,选择以后都自己来处理。
久而久之,这位老公在家里不被人需要,于是便将这份被需要的期望转嫁到了别人身上。

对他人期待过低可能是很多独立的人的一个通病,过去在自我剖析的过程中。我也觉察到自我的习惯性想法是我可以独自做好这件事情。
直到察觉了之后才会开始注意与表达自己的需要。向朋友或者亲密关系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是都自我消化。

对于他人的期待,向他人提出自我需要,也只索取他人有能力提供的内容。

这篇文章在看完书的时候就起了开头,但是一直都没有继续写下去。
直到昨天,想将这个笔记送给一个朋友,希望你在与父母的交流过程中可以不那么痛苦。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得明白》的期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