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饥饿


文/乐州树


周国平先生在《朝圣的心路》一书中写到:一个精神贫乏,缺乏独特个性的人,当然不会遭受精神上危机的折磨。可是,对于一个精神需求很高的人来说,危机,即供求关系的某种脱节,却是不可避免的。他太挑剔了,世上不乏友谊、爱和事业,但不是他要的那一种,他的精神仍然感到饥饿。这样的人必须自己来为自己创造精神的食物。


人类的物质饥饿和精神饥饿同时出现于出生的那一刻。


呱呱坠地的婴儿,还没有睁开眼睛,就开始用头部和面部的触觉摸索着妈妈的乳房,这不仅仅是生存需求,更是情感需求。从这里婴儿除了获得食物,更多的是心灵的抚慰和安全情愫。这大概是每个人来到人间的最初始的精神需求。


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哭闹不安的婴儿,被众多人轮流哄抱,但无论是阳光的叔叔、慈祥的奶奶,还是温柔的阿姨、可爱的姐姐,都无法让他平静下来,最后却因为一个满嘴胡茬的大叔的搂抱,婴儿突然停止哭泣,转而慢慢露出天使的微笑……原来小宝宝的妈妈因为意外去世,而妈妈把心脏移植给了这位大叔。很多人的内心被这一幕深深触动。这是纯粹精神上的东西,和物质毫无关系,很多时候越纯粹的事物好像越能打动人心,人的精神世界就是这样高贵而离奇,在这个阶段除了物质需求,精神饥饿也会随时会出现。


小宝贝住在妈妈子宫里的时候,大概是听觉敏感期。妈妈的心跳声便是每天陪伴他的最美妙的乐曲,她在如此美妙的节奏里玩耍、睡觉,睡觉、玩耍,或许还有简单的思考。此刻他只有听到妈妈的心跳,才能找到精神慰藉,即使他不明白这种精神食粮的真正来源是在哪里。感受妈妈的心跳必定是他的精神需求能得到满足的重要方式之一。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婴儿的物质饥渴胜于精神饥渴,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某种意义上两者难分伯仲。接下来的时间里,婴儿会有更多层次的交流,来满足他的精神需求。伴随年龄的增长,人的精神需求向多样化和深层次发展。


但进入青少年时期后,人类对精神的需求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状态,他们一边完成自己的学业一边洞察和迷恋着周围的世界,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寻求精神食粮来满足自己本能的精神欲求。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物质几乎没有太大的欲望,除非父母过早地用满足物质欲来取代他们真正需要的精神欲求,而这样对其真正的发展反而非常不利。这个阶段的精神需求主要来自于各种媒体、书籍、手机,还有与同学、朋友的交流……从父母那里获得的情感需求逐渐减少。因为他们的思想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他们也已构建了自己的认知体系和感受体系,他们不希望别人轻易的打破他们的这种自我体系。在这种体系中,他们不断汲取精神养分以便于深化认知系统和构建影响未来生活的价值体系。


青少年时期对精神世界的极度渴求,对他们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临诸多选择,不知如何取舍,这时急需父母和老师的正确指导,以免他们的错误选择,让他们成为堕落者或偏激者,这会影响很长时间甚至终生。


对于成人而言,精神需求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成年人的精神需求往往受到物质需求的摆布。很多时候精神需求败倒在物质需求面前。当人们无限满足物质欲的时候,误以为满足了精神需求,其实精神之塔早已出现空洞。


大多数人进入成人阶段后,获得的快乐越来越少,大多时间里,他们不快乐或者说没有真正快乐过。成人的世界里表面上不乏琳琅满目的精神产品,但多数情况下他们的精神之舟早被搁浅在干涸的内心世界里,失去往日的生机,再也不会载着自己的灵魂自由流浪,所以一开始追求的精神彼岸成为永远的海市蜃楼,可望不可即。因此,比起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最缺失的便是快乐,很多步入成年人行列的人们发出“我不想长大”的感慨。


与其说成人失去的是快乐,还不如说失去的是精神饥饿感。


白岩松在《温饱与饥饿》的讲演中提到:如果你吃下一顿饭前半小时或者一个小时饿了,说明你上一顿吃对了,精神的东西也是如此。但这个时代与精神有关的产品,价格大范围下降,更多的时候是免费的。现在人人都有手机,相当多的精神产品,都是从手机上来的。但是以我对别人和对自己的观察,有一个强烈的感受: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因为它拿走了你的时间,却并不一定很快地提升你。你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却在原地踏步,此时此刻你会有饥饿感吗,会有精神层面的饥饿感吗?


在这个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极其丰富的时代,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尤为重要。如果我们对这些琳琅满目的精神产品无节制地享用,最后能带给我们的只有精神疳积。精神一旦失去饥饿感,就会缺失营养,最终人的精神世界面临垮塌,这并不亚于生理机体衰退后的结果。精神的死亡比肉体的死亡更令人惧怕。


所以,这个时代急需恢复精神的饥饿感,并学会为自己创造精神食物。


这句话说得不错:小时候快乐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精神的东西简单才显现它的真实和高贵。

下一篇        交往和孤独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神的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