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项目整合管理
4.1制定项目章程
项目章程在项目执行组织与需求组织之间建立起伙伴关系。在执行外部项目时,通常需要用正式的合同来达成合作协议。这种情况下,可能仍要用项目章程来建立组织内部的合作关系,以确保正确交付合同内容。项目章程一旦被批准,就标志着项目的正式启动。在项目中,应尽早确认并任命项目经理,最好在制定项目章程时就任命,且总应在规划开始之前任命。项目章程可由发起人编制,或者由项目经理与发起机构合作编制。通过这种合作,项目经理可以更好地了解项目目的、目标和预期效益,以便更有效地向项目活动分配资源。项目章程授权项目经理规划、执行和控制项目。
项目由项目以外的机构来启动,如发起人、项目集或项目管理办公室(PMO)、项目组合治理委员会主席或其授权代表。项目启动者或发起人应该具有一定的职权,能为项目获取资金并提供资源。项目可能因内部经营需要或外部影响而启动,故通常需要编制需求分析、可行性研究、商业论证或有待项目处理的情况的描述。通过编制项目章程,来确认项目符合组织战略和日常运营的需要。不要把项目章程看作合同,因为其中未承诺报酬或金钱或用于交换的对价。
数据收集
可用于本过程的数据收集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1、头脑风暴
本技术用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创意,适用于团队环境,需要引导者进行引导。头脑风暴由两个部分构成:创意产生和创意分析。制定项目章程时可通过头脑风暴向相关方、主题专家和团队成员收集数据、解决方案或创意。
2、焦点小组
焦点小组召集相关方和主题专家讨论项目风险、成功标准和其他议题,比一对一访谈更有利于互动交流。
3、访谈
访谈是指通过与相关方直接交谈来了解高层级需求、假设条件、制约因素、审批标准以及其他信息。
假设日志
通常,在项目启动之前编制商业论证时,识别高层级的战略和运营假设条件与制约因素。这些假设条件与制约因素应纳入项目章程。较低层级的活动和任务假设条件在项目期间随着诸如定义技术规范、估算、进度和风险等活动的开展而生成。假设日志用于记录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
4.2 制定项目管理计划
核对单
很多组织基于自身经验制定了标准化的核对单,或者采用所在行业的核对单。核对单可以指导项目经理制定计划或帮助检查项目管理计划是否包含所需全部信息。
4.3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
纠正措施:
为使项目工作绩效重新与项目管理计划一致,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预防措施:
为确保项目工作的未来绩效符合项目管理计划,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缺陷补救:
为了修正不一致产品或产品组件的有目的的活动。
更新:
对正式受控的项目文件或计划等进行的变更,以反映修改或增加的意见或内容。
管理项目知识
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
可用于本过程的人际关系与团队技能包括(但不限于):
积极倾听
积极倾听有助于减少误解并促进沟通和知识分享。
引导
引导有助于有效指引团队成功地达成决定、解决方案或结论。
领导力
领导力可帮助沟通愿景并鼓舞项目团队关注合适的知识和知识目标。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促使项目相关方之间建立非正式的联系和关系,为显性和
隐性知识的分享创造条件。
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有助于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环境和组织的政治环境规划沟通。
4.5监控项目工作
备选方案分析:
备选方案分析用于在出现偏差时选择要执行的纠正措施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组合。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有助于在项目出现偏差时确定最节约成本的纠正措施。
挣值分析
挣值分析对范围、进度和成本绩效进行了综合分析。
根本原因分析
根本原因分析关注识别问题的主要原因,它可用于识别出现偏差的原因以及项目经理为达成项目目标应重点关注的领域。
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根据以往结果预测未来绩效,它可以预测项目的进度延误,提前让项目经理意识到,按照既定趋势发展,后期进度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在足够早的项目时间进行趋势分析,使项目团队有时间分析和纠正任何异常。可以根据趋势分析的结果,提出必要的预防措施建议。
偏差分析
偏差分析审查目标绩效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差异(或偏差),可涉及持续时间估算、成本估算、资源使用、资源费率、技术绩效和其他测量指标。可以在每个知识领域,针对特定变量,开展偏差分析。在监控项目工作过程中,通过偏差分析对成本、时间、技术和资源偏差进行综合分析,以了解项目的总体偏差情况。这样就便于采取合适的预防或纠正措施。
4.6实施整体变更控制
4.7 结束项目或阶段
第五章:项目范围管理
5.1规划范围管理
5.2收集需求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指设计一系列书面问题,向众多受访者快速收集信息。问卷调查方法非常适用于以下情况:受众多样化,需要快速完成调查,受访者地理位置分散,并且适合开展统计分析。
标杆对照见
标杆对照将实际或计划的产品、过程和实践,与其他可比组织的实践进行比较,以便识别最佳实践,形成改进意见,并为绩效考核提供依据。标杆对照所采用的可比组织可以是内部的,也可以是外部的。
5.3定义范围
5.4 创建 WBS
5.5 确认范围
5.6 控制范围
偏差分析
偏差分析用于将基准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偏差是否处于临界值区间内或是否有必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
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旨在审查项目绩效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判断绩效是正在改善还是正在恶化。
第六章:项目进度管理
6.1规划进度管理
项目章程中规定的总体里程碑进度计划会影响项目的进度管理。
专家判断:应征求具备专业知识或在以往类似项目中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个人或小组的意见
6.2定义活动
6.3活动排序
紧前关系绘图法(PDM)
是创建进度模型的一种技术,用节点表示活动,用一种或多种逻辑关系连接活动,以显示活动的实施顺序。
PDM 包括四种依赖关系或逻辑关系。紧前活动是在进度计划的逻辑路径中,排在非开始活动前面的活动。紧后活动是在进度计划的逻辑路径中,排在某个活动后面的活动。
完成到开始(FS)。只有紧前活动完成,紧后活动才能开始的逻辑关系。例如,只有完成装配
PC 硬件(紧前活动),才能开始在 PC 上安装操作系统(紧后活动)。
完成到完成(FF)。只有紧前活动完成,紧后活动才能完成的逻辑关系。例如,只有完成文件
的编写(紧前活动),才能完成文件的编辑(紧后活动)。
开始到开始(SS)。只有紧前活动开始,紧后活动才能开始的逻辑关系。例如,开始地基浇灌
(紧后活动)之后,才能开始混凝土的找平(紧前活动)。
开始到完成(SF)。只有紧前活动开始,紧后活动才能完成的逻辑关系。
提前量和滞后量
提前量是相对于紧前活动,紧后活动可以提前的时间量
滞后量是相对于紧前活动,紧后活动需要推迟的时间量
6.4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类比估算
类比估算是一种使用相似活动或项目的历史数据,来估算当前活动或项目的持续时间或成本的技术。类比估算以过去类似项目的参数值(如持续时间、预算、规模、重量和复杂性等)为基础,来估算未来项目的同类参数或指标。在估算持续时间时,类比估算技术以过去类似项目的实际持续时间为依据,来估算当前项目的持续时间。这是一种粗略的估算方法,有时需要根据项目复杂性方面的已知差异进行调整,在项目详细信息不足时,就经常使用类比估算来估算项目持续时间。
相对于其他估算技术,类比估算通常成本较低、耗时较少,但准确性也较低。类比估算可以针对整个项目或项目中的某个部分进行,或可以与其他估算方法联合使用。如果以往活动是本质上而不是表面上类似,并且从事估算的项目团队成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那么类比估算就最为可靠。
参数估算
参数估算是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和项目参数,使用某种算法来计算成本或持续时间的估算技术。
它是指利用历史数据之间的统计关系和其他变量(如建筑施工中的平方英尺),来估算诸如成本、预算和持续时间等活动参数。
把需要实施的工作量乘以完成单位工作量所需的工时,即可计算出持续时间。例如,对于设计项目,将图纸的张数乘以每张图纸所需的工时;或者对于电缆铺设项目,将电缆的长度乘以铺设每米电缆所需的工时。如果所用的资源每小时能够铺设 25 米电缆,那么铺设 1000 米电缆的持续时间是40 小时(1000 米除以 25 米/小时)。
参数估算的准确性取决于参数模型的成熟度和基础数据的可靠性。且参数进度估算可以针对整个项目或项目中的某个部分,并可以与其他估算方法联合使用。
三点估算
通过考虑估算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可以提高持续时间估算的准确性。使用三点估算有助于界定活动持续时间的近似区间:
最可能时间 (tM)。基于最可能获得的资源、最可能取得的资源生产率、对资源可用时间的现实
预计、资源对其他参与者的可能依赖关系及可能发生的各种干扰等,所估算的活动持续时间。
最乐观时间 (tO)。基于活动的最好情况所估算的活动持续时间。
最悲观时间 (tP)。基于活动的最差情况所估算的持续时间。
基于持续时间在三种估算值区间内的假定分布情况,可计算期望持续时间 tE。一个常用公式为三角分布:
tE = (tO + tM + tP) / 3.
历史数据不充分或使用判断数据时,使用三角分布,基于三点的假定分布估算出期望持续时间,并说明期望持续时间的不确定区间。
自下而上估算
自下而上估算是一种估算项目持续时间或成本的方法,通过从下到上逐层汇总 WBS 组成部分的估算而得到项目估算。如果无法以合理的可信度对活动持续时间进行估算,则应将活动中的工作进一步细化,然后估算具体的持续时间,接着再汇总这些资源需求估算,得到每个活动的持续时间。活动之间可能存在或不存在会影响资源利用的依赖关系;如果存在,就应该对相应的资源使用方式加以说明,并记录在活动资源需求中。
6.5制定进度计划
关键路径法
关键路径法用于在进度模型中估算项目最短工期,确定逻辑网络路径的进度灵活性大小。这种进度网络分析技术在不考虑任何资源限制的情况下,沿进度网络路径使用顺推与逆推法,计算出所有活动的最早开始、最早结束、最晚开始和最晚法完成日期。
资源优化
资源优化用于调整活动的开始和完成日期,以调整计划使用的资源,使其等于或少于可用的资
源。资源优化技术是根据资源供需情况,来调整进度模型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1、资源平衡:
为了在资源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取得平衡,根据资源制约因素对开始日期和完成日期进行调整的一种技术。如果共享资源或关键资源只在特定时间可用,数量有限,或被过度分配,如一个资源在同一时段内被分配至两个或多个活动(见图 6-17),就需要进行资源平衡。也可以为保持资源使用量处于均衡水平而进行资源平衡。资源平衡往往导致关键路径改变。而可以用浮动时间平衡资源。因此,在项目进度计划期间,关键路径可能发生变化。
2、资源平滑:
对进度模型中的活动进行调整,从而使项目资源需求不超过预定的资源限制的一种技术。相对于资源平衡而言,资源平滑不会改变项目关键路径,完工日期也不会延迟。也就是说,活动只在其自由和总浮动时间内延迟,但资源平滑技术可能无法实现所有资源的优化。
蒙特卡罗分析
它利用风险和其他不确定资源计算整个项目可能的进度结果。模拟包括基于多种不同的活动假设、制约因素、风险、问题或情景,使用概率分布和不确定性的其他表现形式,来计算出多种可能的工作包持续时间。
提前量和滞后量
提前量和滞后量是网络分析中使用的一种调整方法,通过调整紧后活动的开始时间来编制一份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提前量用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提早开始紧后活动;而滞后量是在某些限制条件下,在紧前和紧后活动之间增加一段不需工作或资源的自然时间。
进度压缩
进度压缩技术是指在不缩减项目范围的前提下,缩短或加快进度工期,以满足进度制约因素、
强制日期或其他进度目标。负值浮动时间分析是一种有用的技术。关键路径是浮动时间最少的
方法。在违反制约因素或强制日期时,总浮动时间可能变成负值。图 6-19 比较了多个进度压缩
技术,包括:
1、赶工:
通过增加资源,以最小的成本代价来压缩进度工期的一种技术。赶工的例子包括:批准加班、增加额外资源或支付加急费用,来加快关键路径上的活动。赶工只适用于那些通过增加资源就能缩短持续时间的,且位于关键路径上的活动。但赶工并非总是切实可行的,因它可能导致风险和/或成本的增加。
2、快速跟进:
一种进度压缩技术,将正常情况下按顺序进行的活动或阶段改为至少是部分并行开展。例如,在大楼的建筑图纸尚未全部完成前就开始建地基。快速跟进可能造成返工和风险增加,所以它只适用于能够通过并行活动来缩短关键路径上的项目工期的情况。以防进度加快而使用提前量通常增加相关活动之间的协调工作,并增加质量风险。快速跟进还有可能增加项目成本。
横道图--“甘特图”
是展示进度信息的一种图表方式。在横道图中,纵向列示活动,横向列示日期,用横条表示活动自开始日期至完成日期的持续时间。横道图相对易读,比较常用。它可能会包括浮动时间,也可能不包括,具体取决于受众。为了便于控制,以及与管理层进行沟通,可在里程碑或横跨多个相关联的工作包之间,列出内容更广、更综合的概括性活动,并在横道图报告中显示。见图 6-21 中的“概括性进度计划”部分,它按 WBS 的结构罗列相关活动。
里程碑图。
与横道图类似,但仅标示出主要可交付成果和关键外部接口的计划开始或完成日
期,见图 6-21 的“里程碑进度计划”部分。
项目进度网络图。
这些图形通常用活动节点法绘制,没有时间刻度,纯粹显示活动及其相互关系,有时也称为“纯逻辑图”,如图 6-11 所示。项目进度网络图也可以是包含时间刻度的进度网络图,有时称为“逻辑横道图”,如图 6-21 中的详细进度计划所示。这些图形中有活动日期,通常会同时展示项目网络逻辑和项目关键路径活动等信息。本例子也显示了如何通过一系列相关活动来对每个工作包进行规划。项目进度网络图的另一种呈现形式是“时标逻辑图”,其中包含时间刻度和表示活动持续时间的横条,以及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们用于优化展现活动之间的关系,许多活动都可以按顺序出现在图的同一行中。
6.6控制进度
挣值分析
进度绩效测量指标(如进度偏差(SV)和进度绩效指数(SPI))用于评价偏离初始进度基准的程度。
迭代燃尽图
这类图用于追踪迭代未完项中尚待完成的工作。它基于迭代规划(见 6.4.2.8 节)中确定的工作,分析与理想燃尽图的偏差。可使用预测趋势线来预测迭代结束时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在迭代期间应该采取的合理行动。在燃尽图中,先用对角线表示理想的燃尽情况,再每天画出实际剩余工作,最后基于剩余工作计算出趋势线以预测完成情况。图 6-24 是迭代燃尽图的一个例子。
绩效审查
绩效审查是指根据进度基准,测量、对比和分析进度绩效,如实际开始和完成日期、已完成百分比,以及当前工作的剩余持续时间。
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检查项目绩效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确定绩效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图形分析技术有助于理解截至目前的绩效,并与未来的绩效目标(表示为完工日期)进行对比。
偏差分析
偏差分析关注实际开始和完成日期与计划的偏离,实际持续时间与计划的差异,以及浮动时间的偏差。它包括确定偏离进度基准(见 6.5.3.1 节)的原因与程度,评估这些偏差对未来工作的影响,以及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例如,非关键路径上的某个活动发生较长时间的延误,可能不会对整体项目进度产生影响;而某个关键或次关键活动的稍许延误,却可能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假设情景分析
假设情景分析基于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的输出,对各种不同的情景进行评估,促使进度模型符合项目管理计划和批准的基准。
第七章:项目成本管理
7.1规划成本管理
7.2估算成本
三点估算
通过考虑估算中的不确定性与风险,使用三种估算值来界定活动成本的近似区间,可以提高单点成本估算的准确性:
最可能成本(cM)。对所需进行的工作和相关费用进行比较现实的估算,所得到的活动成本。
最乐观成本(cO)。基于活动的最好情况所得到的成本。
最悲观成本(cP)。基于活动的最差情况所得到的成本。
基于活动成本在三种估算值区间内的假定分布情况,使用公式来计算预期成本(cE)。两种常用的公式是三角分布和贝塔分布,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三角分布。cE = (cO + cM + cP) / 3
贝塔分布。cE = (cO + 4cM + cP) / 6
基于三点的假定分布计算出期望成本,并说明期望成本的不确定区间。
7.3 制定预算
7.4 控制成本
挣值分析 (EVA)
挣值分析将实际进度和成本绩效与绩效测量基准进行比较。EVM把范围基准、成本基准和进度基准整合起来,形成绩效测量基准。它针对每个工作包和控制账户,计算并监测以下三个关键指标:
1、计划价值。
计划价值(PV)是为计划工作分配的经批准的预算,它是为完成某活动或工作分解结构 (WBS) 组成部分而准备的一份经批准的预算,不包括管理储备。应该把该预算分配至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在某个给定的时间点,计划价值代表着应该已经完成的工作。PV的总和有时被称为绩效测量基准(PMB),项目的总计划价值又被称为完工预算(BAC)。
2、挣值。
挣值(EV)是对已完成工作的测量值,用该工作的批准预算来表示,是已完成工作的经批准的预算。EV 的计算应该与 PMB 相对应,且所得的 EV 值不得大于相应组件的 PV 总预算。EV 常用于计算项目的完成百分比,应该为每个 WBS 组件规定进展测量准则,用于考核正在实施的工作。项目经理既要监测 EV 的增量,以判断当前的状态,又要监测 EV 的累计值,以判断长期的绩效趋势。
3、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AC)是在给定时段内,执行某活动而实际发生的成本,是为完成与 EV相对应的工作而发生的总成本。AC 的计算方法必须与 PV 和 EV 的计算方法保持一致(例如,都只计算直接小时数,都只计算直接成本,或都计算包含间接成本在内的全部成本)。AC 没有上限,为实现 EV 所花费的任何成本都要计算进去。
偏差分析
在 EVM 中,偏差分析用以解释成本偏差(CV = EV – AC)、进度偏差(SV = EV – PV)和完工偏差(VAC = BAC – EAC)的原因、影响和纠正措施。成本和进度偏差是最需要分析的两种偏差。对于不使用正规挣值分析的项目,可开展类似的偏差分析,通过比较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来识别成本基准与实际项目绩效之间的差异;然后可以实施进一步的分析,以判定偏离进度基准的原因和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可通过成本绩效测量来评价偏离原始成本基准的程度。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工作包括:判定偏离成本基准(见 7.3.3.1 节)的原因和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随着项目工作的逐步完成,偏差的可接受范围(常用百分比表示)将逐步缩小。偏差分析包括(但不限于):
进度偏差。
进度偏差(SV)是测量进度绩效的一种指标,表示为挣值与计划价值之差。它是指在某个给定的时点,项目提前或落后的进度,它是测量项目进度绩效的一种指标,等于挣值(EV)减去计划价值(PV)。EVA 进度偏差是一种有用的指标,可表明项目进度是落后还是提前于进度基准。当项目完工时,全部的计划价值都将实现(即成为挣值),所以 EVA 进度偏差最终将等于零。最好把进度偏差与关键路径法 (CPM) 和风险管理一起使用。公式:SV = EV – PV。
成本偏差。
成本偏差(CV)是在某个给定时点的预算亏空或盈余量,表示为挣值与实际成本之差。它是测量项目成本绩效的一种指标,等于挣值(EV)减去实际成本(AC)。项目结束时的成本偏差,就是完工预算(BAC)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值。由于成本偏差指明了实际绩效与成本支出之间的关系,所以非常重要。负的 CV 一般都是不可挽回的。公式:CV = EV – AC。
进度绩效指数。
进度绩效指数(SPI)是测量进度效率的一种指标,表示为挣值与计划价值之比,反映了项目团队完成工作的效率。有时与成本绩效指数(CPI)一起使用,以预测项目的最终完工估算。当 SPI 小于 1.0 时,说明已完成的工作量未达到计划要求;当 SPI 大于1.0 时,则说明已完成的工作量超过计划。由于 SPI 测量的是项目的总工作量,所以还需要对关键路径上的绩效进行单独分析,以确认项目是否将比计划完成日期提前或推迟完工。SPI等于 EV 与 PV 的比值。公式:SPI = EV/PV。
成本绩效指数。
成本绩效指数(CPI)是测量预算资源的成本效率的一种指标,表示为挣值与实际成本之比。它是最关键的 EVA 指标,用来测量已完成工作的成本效率。当 CPI 小于 1.0时,说明已完成工作的成本超支;当 CPI 大于 1.0 时,则说明到目前为止成本有结余。CPI 等于 EV 与 AC 的比值。公式:CPI = EV/AC。
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旨在审查项目绩效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判断绩效是正在改善还是正在恶化。图形分析技术有助于了解截至目前的绩效情况,并把发展趋势与未来的绩效目标进行比较,如 BAC 与EAC、预测完工日期与计划完工日期的比较。趋势分析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图表。在挣值分析中,对计划价值、挣值和实际成本这三个参数,既可以分阶段(通常以周或月为单位)进行监督和报告,也可以针对累计值进行监督和报告。图 7-12 以 S 曲线展
示了某个项目的 EV 数据,该项目预算超支且进度落后。
预测
随着项目进展,项目团队可根据项目绩效,对完工估算(EAC)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可能与完工预算(BAC)存在差异。如果 BAC 已明显不再可行,则项目经理应考虑对EAC进行预测。预测EAC是根据当前掌握的绩效信息和其他知识,预计项目未来的情况和事件。预测要根据项目执行过程中所提供的工作绩效数据(见 4.3.3.2 节)来产生、更新和重新发布。工作绩效信息包含项目过去的绩效,以及可能在未来对项目产生影响的任何信息。在计算 EAC 时,通常用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加上剩余工作的完工尚需估算(ETC)。项目团队要根据已有的经验,考虑实施 ETC 工作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把挣值分析与手工预测 EAC 方法联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佳。由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手工进行的自下而上汇总方法,就是一种最普通的 EAC 预测方法。项目经理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 EAC 估算,就是以已完成工作的实际成本为基础,并根据已积累的经验来为剩余项目工作编制一个新估算。公式:EAC = AC + 自下而上的 ETC。
可以很方便地把项目经理手工估算的 EAC 与计算得出的一系列 EAC 作比较,这些计算得出的
EAC 代表了不同的风险情景。在计算 EAC 值时,经常会使用累计 CPI 和累计 SPI 值。尽管可以用许多方法来计算基于 EVM 数据的 EAC 值,但下面只介绍最常用的三种方法:
1、假设将按预算单价完成 ETC 工作。 这种方法承认以实际成本表示的累计实际项目绩效(不论好坏),并预计未来的全部 ETC 工作都将按预算单价完成。如果目前的实际绩效不好,则只有在进行项目风险分析并取得有力证据后,才能做出“未来绩效将会改进”的假设。
公式:EAC = AC +(BAC – EV)。
2、假设以当前 CPI 完成 ETC 工作。 这种方法假设项目将按截至目前的情况继续进行,即 ETC工作将按项目截至目前的累计成本绩效指数(CPI)实施。公式:EAC = BAC/CPI。
3、假设 SPI 与 CPI 将同时影响 ETC 工作。 在这种预测中,需要计算一个由成本绩效指数与进度绩效指数综合决定的效率指标,并假设 ETC 工作将按该效率指标完成。如果项目进度对ETC 有重要影响,这种方法最有效。使用这种方法时,还可以根据项目经理的判断,分别给 CPI 和 SPI 赋予不同的
储备分析
在控制成本过程中,可以采用储备分析来监督项目中应急储备和管理储备的使用情况,从而判断是否还需要这些储备,或者是否需要增加额外的储备。随着项目工作的进展,这些储备可能已按计划用于支付风险或其他应急情况的成本;反之,如果抓住机会节约了成本,节约下来的资金可能会增加到应急储备中,或作为盈利/利润从项目中剥离。
如果已识别的风险没有发生,就可能要从项目预算中扣除未使用的应急储备,为其他项目或运营腾出资源。同时,在项目中开展进一步风险分析,可能会发现需要为项目预算申请额外的储备。
第八章:项目质量管理
8.1 规划质量管理
流程图。
流程图,也称过程图,用来显示在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成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它通过映射水平价值链的过程细节来显示活动、决策点、分支循环、并行路径及整体处理顺序。图 8-6 展示了其中一个版本的价值链,即 SIPOC(供应商、输入、过程、输出和客户)模型。流程图可能有助于了解和估算一个过程的质量成本。通过工作流的逻辑分支及其相对频率来估算质量成本。这些逻辑分支细分为完成符合要求的输出而需要开展的一致性工作和非一致性工作。用于展示过程步骤时,流程图有时又被称为“过程流程图”或“过程流向图”,可帮助改进过程并识别可能出现质量缺陷或可以纳入质量检查的地方。
逻辑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把组织数据可视化,以商业语言加以描述,不依赖任何特定技术。逻辑数据模型可用于识别会出现数据完整性或其他质量问题的地方。
矩阵图。
矩阵图在行列交叉的位置展示因素、原因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强弱。根据可用来比较因素的数量,项目经理可使用不同形状的矩阵图,如 L 型、T 型、Y 型、X 型、C 型和屋顶型矩阵。在本过程中,它们有助于识别对项目成功至关重要的质量测量指标。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于可视化组织信息的绘图法。质量思维导图通常是基于单个质量概念创建的,是绘制在空白的页面中央的图像,之后再增加以图像、词汇或词条形式表现的想法。思维导图技术可以有助于快速收集项目质量要求、制约因素、依赖关系和联系。
8.2质量管理
8.3 控制质量
第九章:项目资源管理
9.1 规划资源管理
9.2 估算活动资源
9.3 获取资源
9.4 建设团队
9.5 管理团队
9.6 控制资源
第十章:项目沟通管理
10.1 规划沟通管理
10.2 管理沟通
10.3 监督沟通
第十一章:项目风险管理
11.1 规划风险管理
11.2 识别风险
11.3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是通过评估单个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以及其他特征,对风险进行优先
级排序,从而为后续分析或行动提供基础的过程。
11.4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是就已识别的单个项目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其他来源对整体项目目标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量化整体项目风险敞口,并提供额外的定量风险信息,以支持风险应对规划。
11.5 规划风险应对
11.6 实施风险应对
实施风险应对是执行商定的风险应对计划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确保按计划执行商定的风险应对措施,来管理整体项目风险敞口、最小化单个项目威胁,以及最大化单个项目会。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11.7 监督风险
监督风险是在整个项目期间,监督商定的风险应对计划的实施、跟踪已识别风险、识别和分析新风险,以及评估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项目决策都基于关于整体项目风险敞口和单个项目风险的当前信息。
第十二章:项目采购管理
12.1 规划采购管理
规划采购管理是记录项目采购决策、明确采购方法,及识别潜在卖方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确定是否从项目外部获取货物和服务,如果是,则还要确定将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获取什么货物和服务。货物和服务可从执行组织的其他部门采购,或者从外部渠道采购。本过程仅开展一次或仅在项目的预定义点开展。
12.2 实施采购
实施采购是获取卖方应答、选择卖方并授予合同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选定合格卖方并签署关于货物或服务交付的法律协议。本过程的最后成果是签订的协议,包括正式合同。本过程应根据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定期开展。
12.3 控制采购
控制采购是管理采购关系,监督合同绩效,实施必要的变更和纠偏,以及关闭合同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确保买卖双方履行法律协议,满足项目需求。本过程应根据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第十三章:相关方管理
13.1 识别相关方
识别相关方是定期识别项目相关方,分析和记录他们的利益、参与度、相互依赖性、影响力和对项目成功的潜在影响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使项目团队能够建立对每个相关方或相关方群体的适度关注。本过程应根据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定期开展。
13.2 规划相关方参与
规划相关方参与是根据相关方的需求、期望、利益和对项目的潜在影响,制定项目相关方参与项目的方法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与相关方进行有效互动的可行计划。本过程应根据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定期开展。
13.3 管理相关方参与
管理相关方参与是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作以满足其需求与期望、处理问题,并促进相关方合理参与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让项目经理能够提高相关方的支持,并尽可能降低相关方的抵制。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13.4 监督相关方参与
监督相关方参与是监督项目相关方关系,并通过修订参与策略和计划来引导相关方合理参与项目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随着项目进展和环境变化,维持或提升相关方参与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本过程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