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使命——《教育七律》读书笔记(一)

我恰好是一名老师,对于如何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师的使命,如何才能给孩子们更大的帮助,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教育七律》这本书不长,讲述的原理也很简单,但是确实总结的很精辟。

图片发自App

第一律  教师之律

教师必须熟识自己教授的内容。

这条定律是如此的毋庸讳言,但是真正做到的却并不多,以我自己来说,在教物理的这大半年,经常会遇到自己也不能理解的东西,所以很多时候教学生也是胆战心惊。

我们可以把对知识的理解分成一下几个阶段:

(1)有模糊的认识

(2)能自己回顾,或向他人大致描述

(3)能轻松的进行解释、证明、演示和应用

(4)有更深层和更广泛的认识,我们按照它来行事,行为被它所改进。

大部分学生属于第一个阶段,学霸可以达到第二个阶段;经验比较缺乏的老师属于第二阶段,而第三阶段就是我们认可的名师的高度了;至于第四个阶段,已经不光是教学能力的问题了,而是认知水平的问题。

在教师之律中,有几条最重要:

(1)每次备课都进行重新学习

备课是每一次上课之前都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因为知识在我们脑中也会遗忘,因为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法。但是真实情况是备课 越来越流于表面,或者干脆不备课。

书中提到老师会犯的错误中有一条:教师会因为学生的一无所知而疏于精心准备。我之前一直有一个看法:新课会比复习课更简单,因为学生什么都不知道,你说的所有东西对学生来说都是正确的,他也不会拿出难题让你为难。

这是多么错误的想法,正因为学生一无所知,所以要让他们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正确的观念、轻松的理解知识是多么重要和不容易。

(2)用更常见的事实和原理做类比

类比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一个好的类比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知识架构。所谓好的类比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和生活,特别是学生生活的贴近度;第二是和知识本身的练习强度。

大部分的教学本身有一些现成的类比模板,但是好老师会不断寻找更多的类比,两个类比就比一个类比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知识。

(3)对课程进行学习,直到可以用熟悉的语言来表述

我虽然会备课,但是几乎没有进行过提前练课,所以在课堂上表述的时候就会出现说不清楚的情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有必要提前把如何表述也仔细思考并练习一番。

(4)发现课程的自然顺序,从简单到复杂

学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但是老师本身的知识是完备的,所以如果不够小心,就会出现 超纲的问题,或者出现难度起伏不定的问题。

有时候为了掩饰自己对知识掌握的虚弱,老师会用更晦涩的、更高级的知识来轰炸学生,依次显示自己的专业性,然而这种方法对学生接收知识是有害无益的。

(5)把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相联系

没有生活基础的知识往往很难被学生理解,也很容易忘记。我是教物理的,高中物理有很多知识非常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如果老师不能让学生理解到这些抽象知识怎么在现实中运用的,那么学生学习的不过就是一堆公式而已,于他无益。

(6)通过书籍获得最出色的思想家们的帮助

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闭门造车是很难的,要和其他老师交流,特别是真正的教育大家,但是这种人我们基本不认识,但是别急,可以通过看书来解决。比如这本书,作者我是不认识的,但是读书的过程就是和作者交流的过程。

我现在读了几本和学习与教育有关的书,后面还计划读更多的内容。


这是“教育七律”中的第一律——教师之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熟识你的教学内容,功夫 在课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的使命——《教育七律》读书笔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