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中的断舍离 ——徐如明(光合佳年 医生)
推荐序中,张德芬说想要幸福,具体有三步:
断:停止负面的思考模式。
舍:顺从自己的心,割舍既有。
离:打消“多就是好”的念头。
断舍离中,最重要的是断,而断的能力在于观。行立坐卧,语默动静,都需要我们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民以食为天,我们有没有觉察过我们的一日三餐呢?请问大家,我们吃饭的时间取决于什么?是不是根据我们的上下班时间?是不是根据孩子的上学放学时间?吃饭时间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例如8点早餐,12点午餐,18点晚餐。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中午到饭点了,但是自己却不饿,那么此时此刻,吃不吃呢?再问大家一个问题,由于西方营养学的兴起,让我们对食物的选择多了一个参考标准,就是会追求各种营养素,例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等。食物成了主角,讲究营养不营养,健康不健康。但却忽略了我们最重要的身体功能状态,就是大家有没有考虑食物进入人体后的吸收转换率?
书中讲到断舍离中舍的秘诀是以自我为轴心,把时间轴放在当下。对于我们的一日三餐,我们同样需要以身体觉知为轴心,把身体内在的生物钟放在当下。
饥与饿的辩证关系
我用饥饿这两个字来具体展开讲讲:“饥”描述的是客观存在,也就是肚子里没有粮食。“饿”字的右边是一个我,描述的是一种主观感觉,也就是想吃东西的欲望,后来也被引申为好奇心、求知欲。
饥的人未必饿,饿的人未必饥。我们先来讲讲又饥又饿的状态,又饥又饿是身心的双重折磨,以前是贫穷人的无奈,现在成了有钱人的专利。
很多人为了减肥,采取不吃饭或不吃主食,最后身体出现很多问题,我身边的女同事就有类似情况,不是生理期疼痛,就是生理期推迟,有的甚至闭经。大家都知道饿过劲儿就不饿了,这其实是身体开始透支储存的能量,最终会丧失食欲,导致厌食。
其次是不饥不饿的状态,不饥不饿是现代社会的通病。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被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个大人喂养,肚子里面塞满了各种食物,这些孩子的胃肠总是相对饱满,以至于咽喉反复发炎、腹胀、便秘、晚上睡觉爱蹬被子,磨牙、流口水。有的出现挑食、厌食,不长身体,有的出现多动、烦躁。
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不是说要饿着孩子,而是说让他总是吃七八分饱,保持胃肠消化排空能力,以利于长期的消化吸收。旧社会糕饼店的老板担心新来的伙计偷吃东西,总是在头一天让伙计敞开肚皮吃。直到吃撑吃伤,害得伙计们以后看到糕饼就恶心。现在的家长们出发点很好,总想给孩子最好的,总想让孩子多吃点,总想让孩子吃的花样越多越好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
有句老话叫:一顿吃伤,十顿喝汤。我身边的两位前辈就是在小的时候,偶然的一次机会就把自己吃伤了,导致从此以后再也吃不了任何的红肉。所以我们的家长要心中有数,要把握好度。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不饥却饿的状态:不饥却饿是现在肥胖病人的常见症状,这些人吃得很多很饱,却总是感觉饿。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对长期饥饿的人来讲,
突然进食,一定要控制,少量慢给,否则病人虽然吃得很饱,但是仍觉得饿,
不停进食,直到撑死。这些人主要由于心火过旺,原因在于情绪和情感上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内心存在深刻的不安全感,以至于出现了食欲的亢进。针对食物,我们如何选择呢。对食物的选择最低要求是充饥,不论什么,塞满肚子就行。解馋和过瘾是饮食的更高境界。这就要求搭配的食物要非常合理,才能吃得舒服吃得美。否则饿和馋的感觉就永远消除不了。
那么有人会问,吃什么有益于健康?其实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才是关键。
第一种情况:不饥不饿的时候不吃,哪怕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外界的时钟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生物钟。很多人在规劝人们要吃早饭,没有人关心早晨起来,当事人是不是饥,是不是饿。头天晚上的饭还在胃里没消化,一点食欲都没有的人,却又要塞进去一堆鸡蛋、牛奶,最后也许会积食!
第二种情况:饿而不饥的时候应该吃点儿点心,三口就行。
第三种情况:饥而不饿的时候就要去看医生,不光要调理身体的各项功能。还要调节个人的情绪性格心理。
第四种情况:又饥又饿的时候要慢慢进食,细嚼慢咽,吃到七八分饱就打住。
道家认为,人这一辈子吃的饭是有定量的,你在吃饭的时候,饭也在吃你。少吃几口,多吃几年。
总结,饥指的是客观的生理性的,饿指的是主观的内心感受。我再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例如工作日下午下班前突然被告知要加班,其实中午就没吃饱,想者留着肚子晚上回家吃爱人美味可口的家常菜,本来就已经饥了,注意,饥指的是客观的现实情况,就是肚子里空空如也。同时也饿了,饿指的是主观感觉,就是心理想吃,一想到家里的菜就流口水,有很强的食欲。这个时候,老板叫来了肯德基,没办法,虽然不爱吃,但是肚子都咕咕叫了,就一口气很快吃了2个汉堡包。随后还打饱嗝了,但是心理感觉还是饿。加班结束回到家之后,又吃了爱人的饭菜后才觉得心满意足,但是晚上却难以入睡了,因为肚子撑的不行,无法平躺,第二天还是没有消化完,早饭什么也不想吃了,直到中午才勉强喝点粥。这样大家就可以理解饥与饿的关系了。
实际案例说明
接下来举两个小小的例子:例一,我身边不少同事的孩子发烧,基本上舌苔都很厚,颜色有的偏黄,有的偏白;偏黄说明偏热,偏白说明偏寒。我就建议,停掉所有肉类海鲜及水果。清淡饮食起码一周,具体看孩子的舌苔是不是恢复正常,恢复正常后也不要着急进补,要循序渐进,刚开始流食为主,就是各种粥和面条,慢慢过度到正常的饮食习惯。为什么不提倡吃太多水果?因为《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
“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水果仅仅是帮助一下,蔬菜也是一种补充,肉类是有益的,最有营养的是五谷杂粮。因为五谷杂粮都是种子,种子是孕育生命的,所以最有营养、最养人。
第二个例子也是亲身经历的,我的家人前几年也生过病,有幸遇到一位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的再传弟子.他经常给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调理身体,口碑很好,效果也很不错.他认为,“进补不能尽补”。很多患者总认为康复期身体虚弱,需要进补才行,于是乎冬虫夏草,鲍鱼海参,人参鹿茸,牛奶鸡蛋,大鱼大肉,但基本上事与愿违,这位大夫总是劝大家:家常便饭,粗茶淡饭,萝卜青菜,小米粥等等。这些看似非常普通的食物却非常有利于身体的康复。道理在哪里呢?就是当人体处于虚弱的时候,本身气血就不足,那些高营养的东西往往都是难以消化的,所以反而增加了负担,用数学做比喻,就是100%的高营养,吸收率却只有20%。那些认为是低营养的东西往往都是易于消化的,虽然本身只有50%的营养,但是吸收率却达到40%。所以,如果身体虚弱,一定要先护住脾胃,不能增加脾胃的负担,尽可能以易于消化吸收的食材为主。
这两个小小的例子,按照中医的专业描述称为:上焦火、下焦寒,根本原因在于中焦不通。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指的就是中焦,如何解决中焦不通?我个人比较喜欢自然疗法,或者叫非药物疗法:首选揉腹,不仅安全有效,还非常简单易学。揉腹手法非常多,大家可自行上网搜索,抽空自我学习。要点也大概提一提:时间点选择睡前或者起床前,平卧,手接触皮肤。常规保健,无论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便秘的时候顺时针为主,拉肚子初期也是顺时针为主,力量以舒适为宜,揉腹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力过猛,切记不要碰到我们的肋骨。要是能做到用意不用力就再好不过了。
再分享一个瘦人能胖,胖人能瘦的用餐小妙招,也是呵护脾胃非常有效的方法。很简单,细嚼慢咽
具体怎么操作呢?每口饭稍微多些,我一般把嘴巴的4/5或者3/4装满食物。然后心里默数,嚼21下,直到嚼烂为止,有何好处?便于口腔内的各种酶与食物充分融合,食物也竟可能的通过咀嚼磨细
这样就减轻了胃肠的负担,瘦的人能充分吸收转换,就会胖起来。有些胖的人胡吃海塞,狼吞虎咽的方式绝对会越来越胖。通过这样的细嚼慢咽,最后发现你只吃到原来的2/3就发现已经饱了。
《华佗食论》说:“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二口化,细嚼也;三腹化,入胃自化也。要想脾舒胃和身体好,三化不如前两化。腹化就是胃肠的消化吸收,口化就是细嚼慢咽,火化就是食材的烹饪加工,例如肉类最好能做到入口即化的状态就是最有利于吸收的。要想脾舒胃和身体好,腹化不如口化和火化,如果要想减肥,那么在吃饭之前,再空嚼200下或者空嚼5分钟。效果或放大一倍。这个根据脑科学的理论来解释的其实大脑某方面会很容易被欺骗,只要牙齿咀嚼,大脑就认为开始吃饭了,所以饭前空嚼就是让自己少吃5分钟的食物,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实用,你会发现比以前饭量减少很多。
三、一日三餐中的断舍离
书中将破烂儿分为三类:不用的东西、还在用的东西、充满回忆的东西。
美食也可以分为三类:充饥的东西、解饿除馋的东西、过瘾的东西。
所以,要吃就吃好的!那么什么才是好的呢?书中讲到断舍离的机制是将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换成需要、合适、舒服。同样,对于我们的一日三餐也要将不需要垃圾食品、不适合自我体质的食物、让内心感受不舒服的食材换成当下我们身体需要的、合适的、舒服的美食。
总结一下,当季的食材、适合自己体质的、能够解馋过瘾的、好七八分饱的状态,就是最好的。
如今这个时代,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特性,想要的太多,真正需要的很少,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有哪些?
还是我们的心理,情绪,性格。例如焦虑,不安全感,贪小便宜等等。这样的时代,方方面面都需要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