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参加《弟子规四十讲》读书会,其中有一个问题:什么是孝悌?为此,我专门在网页上查询,得到的结果是:孝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xiào tì。孝,指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悌,指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简言之:孝敬父母、尊重爱护兄弟姐妹。
在没有系统学习《孝经》等传统文化典籍之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学习了《孝经》《弟子规》等中华典籍之后,我才知道以上是狭义的解释,不足以表达孝悌的真正内涵。我们中华典籍里充满了辩证法的智慧。例如,五伦关系中的任何一伦,都是双向奔赴的。比如:父子有亲(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夫妇有别(夫义妇顺),君臣有义(君敬臣忠),朋友有信(你仁我义)。
父子有亲,对父子双方都有要求。即父慈子孝,做父母的要慈爱孩子,做孩子的要孝顺父母。这是最理想、家庭成员幸福指数最高的亲子关系相处模式。当然,亲子关系还有三种模式:父不慈子孝,父不慈子不孝,父慈子不孝。
父不慈子孝的代表是舜、闵子骞等(父母偏爱幼子要杀舜,舜依然孝顺父母,最后感化他们,和睦如初,舜用自己的加倍付出拉高了整个家庭的幸福指数;闵子骞“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感化后母,他用自己的宽容利他拉高了整个家庭的幸福指数)。他们是圣人贤人,他们的境界高于常人,他们用自己身体力行的孝道,弥补了父母的慈爱亏欠,从而整体上和睦的家庭,提高了家庭成员的幸福指数。
父不慈子不孝,父母和子女都不力行自己的道义,都在同一个低水准层面,这样的家庭整体上不和睦,家庭成员幸福指数不高,属于互相伤害型,代表就是相当一部分普通民众。
父慈子不孝,父母做好了自己的慈爱,而子女却不孝顺。这种子女没有人性,十恶不赦,大逆不道,按古代以孝治国,是要判刑的。不过这种亲子模式在现实中不多,没有人性的反社会人格的人毕竟少之又少。最有名的两个不肖子:一个是尧帝的儿子丹朱,一个是夏启的儿子太康。他俩都不得善终。
同理,长幼有序的四种相处模式:兄友弟恭,兄不友弟恭,兄不友弟不恭,兄友弟不恭。
夫妇有别的四种相处模式:夫义妇顺,夫不义妇顺,夫不义妇不顺,夫义妇不顺。
君臣有义的四种相处模式:君敬臣忠,君不敬臣忠,君不敬臣不忠,君敬臣不忠。
朋友有信的四种相处模式:你仁我义,你不仁我义,你不仁我不义,你仁我不义。
以上五伦的相处模式,最理想最幸福的是都是第一种以德报德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君敬臣忠,朋友有信(你仁我义)。每个人做好自己的道义和责任,务好自己的本分,个人得幸福,团体、家庭幸福最大化。
最崇高的是第二种相处模式以德报怨型,父不慈子孝,兄不友弟恭,夫不义妇顺,君不敬臣忠,朋友有信(你不仁我义)。但这里有一方要受到伤害且要付出数倍更多的爱,整体上团队家庭幸福指数尚可。
最不幸的是第三种相处模式以怨报怨型: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夫不义妇不顺,君不敬臣不忠,朋友有信(你不仁我不义)。这种模式相处下,个人不幸,团体、家庭整体上也不幸,彼此互相伤害,国将不国,家将不家,人将不人。
最极端最少数的是第四种相处模式以怨报德型:父慈子不孝,兄友弟不恭,夫义妇不顺,君敬臣不忠,朋友有信(你仁我不义)。这种模式相处下,付出爱的一方是有幸福的,以怨报德的一方,自己不幸福,又拉低了整个团队、家庭的幸福指数。
希望大家都能享用第一种相处模式以德报德,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分,即君子务本,即《大学》里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退而求其次,希望大家能想享用第二种相处模式,以德报怨。第三种以怨报怨,第四种以怨报德越少越好。
横向对比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我们讲夫妻恩爱,西方讲我爱你。夫妻恩爱是双方互相有恩,互相有爱。丈夫是有了妻子才能成为丈夫,是妻子把你做成了丈夫,没有妻子你还是丈夫吗?你不是。同理,妻子也是有了丈夫才能成为妻子,是丈夫把你做成了妻子,没有丈夫你还是妻子吗?你不是。你的身份是另一半给你的,没有另一半你就不是这个身份。所以双方要互相恩爱,才能对得起给你身份的人啊!而西方的我爱你,我是主体你是客体,现在我爱你,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可能爱你也可能不爱你。两相对比,充满辩证智慧的东方文化更胜一筹,难道不是吗?
当我们学会运用双向奔赴的辩证智慧思维时,以对方为自己的动力,每一个个人做好自己的本分,我们个人得幸福,团体幸福指数最大化。例如师生之间,老师为学生着想(有学生你才会是老师,没有学生你是哪门子老师),敬业爱岗,爱生如子,为了学生提高自己专业化,没有桃李休说教书育人;学生为老师着想(有老师才会是学生),尊师敬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亲其师信其道,以师志为己志,以师任为己任,必定青出于蓝胜于蓝!
比如婆媳之间,婆婆为儿媳妇着想(有儿媳妇你才会是婆婆,没有儿媳妇你是哪门子婆婆),待儿媳妇如己出,待儿媳妇不似闺女胜似闺女,做好自己的慈爱;儿媳妇要为婆婆着想(有婆婆才会有儿媳妇,没有婆婆哪来的儿媳妇),婆婆也是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吾老容易,对自己亲妈好容易。难的是以及人之老,难得是对婆婆公公好。一个人对婆婆好那才是真的好,真的境界高!运用双向奔赴的辩证思维处理婆媳关系,家庭还会不和睦吗?
越学习中华典籍,越能感受到祖先的智慧!今日收获双向奔赴的辩证智慧,明日还能收获更多其他的智慧!诸君,快来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