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曾经走过的地方,好想告诉你们,在那个年纪,我拜访你们时的所思所想。
我大步迈开探索世界的步伐,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从20岁那年开始的。那种感觉怎么描述呢?就像海洛因,或者说就像地心引力,当我向外面的世界迈出第一步后,就再也无法抗拒那未知世界向我抛过来的诱惑和吸引力。
抱着地球仪数了数,从20岁到26岁,我认真拜访了16个国家,70多座城市,不算多,但足以让我惊叹于这个世界多元的美,沉醉于行走在路上的震撼,着迷于在旅行中发现另一个鲜活、狂野、燃烧的自己。
6年间,我从一个学生逐步走入社会,身份的转变和年龄的增长也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在旅行中的所思所感。那些我曾经走过的地方,好想告诉你们,在那个年纪,我拜访你们时的所思所想。
20岁,荷兰。就想在这儿安个家
荷兰,是我人生中第一个走出国门迎接我的国度。很有幸,我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荷兰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好想在这儿安个家。
荷兰是个比较小众的地方,去那里旅游的中国人不算多,比起英国、法国、意大利,它可真算不上是个热门的旅行地。那里没有什么举世闻名的建筑,没有悠久璀璨的历史,也没有摩天高楼、纸醉金迷。
在那个小小的国度里,在20岁出头略带稚嫩的眼中,我看到的是一种非常向往的生活状态。
那里有大片大片看不到边的草地、朦朦胧胧稀稀疏疏的雾气和悠闲漫步谈情说爱的奶牛;那里有郁金香绘成的海洋,有喷气式飞机作画的蓝天,有比停车场还广阔的自行车停放场;那里有童话般小巧可爱的建筑,有水网纵横的河道,还有那种静谧到在大白天的道路旁都可以打盹做梦的大环境。
荷兰人爱花是爱到骨子里的,小别墅的庭院里,家家户户都栽种着精美的花;楼房的窗户前,每家每户都摆放着缤纷热情的窗台花;或古香古色或小巧玲珑的道路旁,沿河道、沿路灯、沿餐馆,到处都有花,而且都是精致的、是典雅的、是艺术唯美的。
在荷兰生活的那段时间,我的感受是:空气是夹带着花香的,牛奶本味是自带清甜的,蔬菜水果是不用洗的,单纯日常超市选购奶酪是可以出本厚厚的指南的,红灯街原来也是我们这种小姑娘购物后可以去随意逛逛的......
我很爱花,也很痴迷于那种精致唯美的田园意境,那时候最想要的就是:在荷兰安个家,在温暖和煦的午后,一壶茶、一本书、一碟火红的车厘子、一片浓郁的焦糖华夫饼,在自家阳台上,闻着花香读书打盹,浮生半日......
20岁,罗马。断壁残垣里,我们疯得肆无忌惮
去意大利的时候,是圣诞节,我记得街上人很少,天气非常好。这趟旅行,我们有将近10个朋友一起去。罗马这座城市经历过血雨腥风的过去,这一点,就算完全不通晓它的历史,从它遗留的断壁残垣里也可以窥见一二。
罗马给我留下最深刻映像的是它的落日。那是一种接近极致的苍凉壮阔的美。血红的天际慢慢压低,苍茫地笼罩着恢弘壮丽却又断壁残垣的遗迹,高大挺拔的笠松静静地守卫着整座古城,渐渐从深绿色变成黑色,就像一个个威武的战士。抬头,血色苍茫的天空中盘旋着成千上万的“欧洲椋鸟”(这个名字是我后来专门去查到的,当时还以为是燕子或者秃鹫啥的),天地间融汇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沧桑。
如果是现在的我,再去到这样的城市,肯定会或多或少多愁善感地感慨一番。可那时,一群20岁上下的我们,在断壁残垣里,在血色苍茫中,疯得那么肆无忌惮、笑得那么没心没肺。哪有什么烦恼、哪有什么感慨,最年轻的笑颜映着一城的沧凉,现在回想起来,是那么美丽的画面。
21岁,巴黎。它诠释了我心中女人最完美的样子
我大胆猜测,对巴黎有抵抗力的女人大概不多吧。不管是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塞纳河还是巴黎圣母院,或者是香奈儿、LV还是老佛爷,再或者是歌剧院、咖啡厅还是博物馆和书店,巴黎都能满足你的游客心、购物欲和艺术情。
我在21岁时去过巴黎两次,一次是初春的四月,小雨绵绵;另一次是初秋的十月,风光无限。我去了埃菲尔、凯旋门、卢浮宫和迪士尼......基本作为观光客该去的著名景点我都一一拜访了;我逛了香街、LV和香奈儿专卖店还有老佛爷,但我不是时尚教主又是个穷学生,奢侈品这东西饱饱眼福就很知足啦。至于歌剧院和博物馆,就被肤浅的我匆匆略过了。
巴黎最吸引我的,是“她”的气质,那种浪漫的、艺术的、高贵的、时尚的、优雅的、童趣的、性感的甚至于是可以描述为“傲慢”的气质。
逛完景点和名店,我最亟不可待去做的事,就是在巴黎城里漫无目的地游荡。因为“她”太美了。青石的街道很美、淡黄色奥斯曼式风格的建筑群很美,悠扬的塞纳河很美、路边的咖啡馆很美、法餐很美、年轻的女郎很美、化着红唇穿着时装坐在轮椅上老太也很美,融汇在空气中的那种自信傲慢独立自由的气息更美。
在21岁的我看来,巴黎这座城诠释了我心目中女人最完美的样子。红唇里的高贵、高跟鞋上的我行我素、丝巾下的妖娆、眼神里的自信、举手投足间的独立,还有住在内心里那份迪士尼情怀的童真。
讲真,当时我真心希望不久的未来我可以成长为这样的女子,虽然现在我一边打字一边流下大滴大滴的汗,哈哈(默默苦笑)......
22岁,马耳他。等我找到另一半,定要带他再来一次
22岁那年,我深度拜访了一个地中海中央的小岛国——马耳他。它很小众,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我和好友在那里深度游了整整一周,很少碰见亚洲人。
它非常美,是那种异域的美、跨越千年时空的美。不知道是不是与埃及隔海相望的原因,我在岛上发现很多古埃及元素,甚至还有商贩在卖古埃及粘土板式样的旅游纪念品。
地中海的蓝是那种深邃的蓝、动人心魄的蓝,是深蓝。身处岛上,深蓝的地中海围绕着土黄色的古城,放眼望去,每一条道路的尽头就是无尽的深蓝。天空的蔚蓝连着地中海的深蓝,共同包裹着黄金一般的小岛。
在马耳他的那一周,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快乐。每天吃吃喝喝、赞叹这里、惊叹那里,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激情,我和好友两个人绝大部分是用徒步的方式,迎接着那片土地带给我们的惊艳。
当时我就想,不来这里度蜜月简直可惜啊,等我找到另一半,定要带他再来一次。
24岁,曼谷。真像我那年的生活
24岁过半的时候,我去了泰国。曼谷作为泰国首都,应该是大多数人都去过的。我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度怎么样,我的感受是,有点蒙。
被誉为“天使之城”的曼谷,的确是个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市中心高楼林立、商圈高档繁华、奢侈品专卖店琳琅满目。
可一踏出Shopping Mall的大门,小商小贩喧喧嚷嚷,突突车嘈杂喧嚣、高峰期的交通状况更加不是闹着玩的。路边小吃摊和水果摊的口味大多一流,可千万别要求用餐环境。反而,我去尝试了几家装潢还不错的饭店,菜品和口味有些还赶不上路边小摊的美味。我乘船游览了湄南河,河的这一边是繁华的都市,河的那一边是萧瑟的贫房,有些河段,垃圾漂浮。
我可没有不喜欢曼谷噢,虽然有点蒙圈,可是我玩得挺开心的。只是感觉曼谷这座城市像极了我那年的生活。刚刚步入社会一年,一脚深一脚浅地走,一个坑一个坑地栽,着实体会了什么叫“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行走在曼谷这个既丰富又矛盾,既繁华又市井的城市,我一边蒙圈,一边明白了:这就是生活。
26岁,菲律宾。邂逅了一场“人鱼的童话”
26岁快结束的时候,我拜访了菲律宾,迎接了那场大海的盛宴。去菲律宾旅游,城市似乎没有什么亮点,主要就是玩海。我去追了海豚、看了鲸鲨、逗了海龟和小丑鱼,还有幸邂逅了那场“人鱼的童话”。
在菲律宾的墨宝,我和成万上亿条沙丁鱼群相遇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沙丁鱼风暴。非常壮观和震撼,亿万条沙丁鱼就在我的脚下一会儿聚成圆形,一会散成一条绸带,行动迅速,鱼鳞闪亮,像亿万条闪电有序地聚集起来一般。
那天非常幸运,除了沙丁鱼风暴,我正巧碰到了一个拍摄团队。他们都是潜水的高手,修长的身体上穿着紧身的潜水服,脚上套着很长的脚蹼,我看着他们一会儿从沙丁鱼群中间穿过,潜入更深的海里;一会儿又慢慢地从沙丁鱼中间升起来,优雅神秘、美轮美奂。那时,我有一种看到了“美人鱼”的幻觉。
几个资深潜水员和亿万条沙丁鱼共同上演着一场“人鱼的童话”,美得让人窒息。
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小小的念头,“连童话都能兑现,更何况是梦想呢”。
说起我的梦想,小女子胸无大志,惟愿:择一业安生、寻一人终老。品酒赏花、吃肉撒娇,一起走天涯、逛海角。
携最爱的人和这个最美妙的世界撞个满怀,才不负此生吧。
(想来想去,虽然网上有很多精美的照片,但还是用了自己旅程中的照片,感觉这样更加真实。但是小女子照相水平不高,图片大多未经加工,都是原图,画质不好,请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