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件事在科技数码圈里闹得沸沸扬扬。
起因是一位知乎用户在“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智商被侮辱?”的问题下,回答了小米手环3能给卫生纸测出86bpm的心率。难不成我们经常用的卫生纸还有生命?
针对这个问题,广大网友都拿自己的手环去测了一下,结果是都能测出来心率,不只是卫生纸,水杯、布娃娃等,只要能被手环套起来物体,就能测出来心率。结合以上情况,于是就来了一个问题,手环测心率到底可靠不可靠。
毕竟心率这一项指数,只要在安全的范围内(60-100),就没有太大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手环随机给出80左右的心率,你是没有办法知道这个手环到底有没有在真正的测试心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卫生纸能测出心率就恰好验证了这一点,就是手环测心率给的随机数,它侮辱了你的智商,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
我拿身边的小米手环3测了一下:
1、测卫生纸、玩具等物体的心率
把小米手环3套在卫生纸上,平放在桌面上,打开心率测试功能,结果显示的是x,意思是无法检测。同样的条件下,经过10次测试都没有数据。也就是说在物体静止的状态下,没有办法检测出心率。
考虑到手环测心率的原理,试着将物体整体保持一个非静止的状态。
2、测非静止物体的心率
不过在晃动整体物体的条件下,测试结果依然是没有显示心率。
所以还是要影响到传感器周围的物体表面。
3、有规律的晃动测试表面
在测试的过程中,有规律的抽动卫生纸被检测的表面,这回小米手环3就能检测出心率了。
如果抽动的频率很快,心率显示就高,如果抽动的频率慢,那么测试出来的心率也就低。
经过上面的多次尝试,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小米手环3确实能够检测出卫生纸的心率。其实不只是小米手环3,价格更高的Apple Watch也能够测试卫生纸的心率,并且Apple Watch传感器更加灵敏。有网友测试的华为、三星等品牌的手环也能检测出。
那么问题来了,手环的心率检测功能是在侮辱我们的智商吗?
其实这可以从手环的心率检测原理开始说,因为手环的体积限制,市面上常见的智能穿戴设备使用的心率检测都是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高端,其实就是利用光测量脉搏的一种技术。注意这里说的是脉搏。
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光照透过皮肤组织,然后再反射到光敏传感器,这时在血液的流动下光照会有一定的衰减,然后传感器就会收集这些不同反射量的光,继而转为数字信号,最后经过算法输出心率值。
所以只要传感器接受到的反射光有变化,就能被检测出来心率。并没有活体检测这一项,而有一种更专业的检测技术ECG(心电图),这种采用生物电来测量的心率,才真正测量心率和心脏的活动。
这么一来就都说得通了。静止的卫生纸无法被检测出心率,是因为传感器没有收到不同反射光量的信号。相反,有规律的抽动卫生纸表面,传感器就能接收到这种发射光的改变,进而通过算法测试出心率数值。
不过也有极少的情况表明,在测试物体静止的情况下,偶尔也能测出来心率,这种情况可能就跟手环的算法有关了。
不过,手环能检测出卫生纸心率这件事并不能说明什么,不能说明科技是不严谨的,不能说明手环都是在作假,更不是在侮辱谁的智商。只是一直在拿手环能测出卫生纸心率这件事来揭黑质疑,不亚于当年拿茶水去做尿检这件事的荒诞。
换一个思路想,卫生纸是在人为的干扰下才会动,那么不知道真相的手环,就是认为这个卫生纸是它自己在活动,它也是有“生命”的,能测出脉搏。同样,拿着茶水去做尿检,也是人为干扰的,检测仪器并不知道真相,不知道这是茶,它就会认为这是你尿出来的,你都能“尿”出来茶了,当然就是有病的。
科学的严谨是建立在严谨的条件下,离开了这个条件,那就成“民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