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被“自圆其说”欺骗了多少

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相听不厌】

欢迎大家关注!


之前上选修课时,法学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

假设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成为殡仪馆火葬尸体的锅炉工,另一个是成为刑场上的刽子手,你会选哪一个?

老师提问了许多同学,让他们分别说出原因,许多人吞吞吐吐地说出自己的“理由”。

比如刽子手太残忍,当刽子手需要很大力,或者呆在殡仪场太吓人等等。

但一场提问下来,老师似乎对所有回答都不满意,认为没有一个答案能够完满地“自圆其说”,并对我们作为中文系学生有着如此糟糕的表达能力嘲讽了一番。

再回头来看这件事情,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一方面,老师要求我们“自圆其说”;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迫切地寻找原因,试图达到“自圆其说”的效果。

但如果跳出当时的情境来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绞尽脑汁地追求“原因”和叙述上的逻辑,而逐渐脱离了当初的直觉选择,变成一种“创造性”的文字游戏。

在费力“想”原因时,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拿着“锅炉工”和“刽子手”的形象,进行了一系列符合选择的情境脑补,从而“创造”出看似能够支撑自己选择的“原因”,却完全将最初通过直觉来选择锅炉工的我脱离开来!

不仅在法学课上,试卷中论述题的末尾也通常印刷着一行“能自圆其说即可得分”。

生活中,我们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阐述原因。

然而,却很少有人在别人问“为什么”时,下意识地说“不知道”,这似乎显得我们愚蠢。

人们总在脱口而出“因为……”之后(尽管说出这两个字时大脑可能一片空白),再开始绞尽脑汁寻找解释。

“为什么?”

我们从小就喜欢问这个问题,不论是好奇心的驱使还是求知欲的旺盛,我们对原因的追求从未停止。

一个热点事件爆出之后,许多分析的热点文如潮水般迅速占据网络,扔出一堆看似相似的例子,简单类比即得出所谓“背后的逻辑”。

每个成功人士的身后,总有一大堆媒体争先“挖掘”其成功原因,总结提炼出来并大肆宣传。

市面上的历史书籍对几百甚至几千年前的陈年旧事分析得头头是道,一切历史事件的发生似乎都是理所当然。

每一次的经济动荡或社会危机出现后,我们总能找出最为大众接受的原因……

我们总是习惯于寻找事情的因果关系,并找出甚至编造出最说得通的原因加以解释。

同样,我们讨厌抽象、模糊和未知,而喜欢具体清晰的逻辑,喜欢故事,喜欢总结和简化。

“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了。”这是叙事。

“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为过度悲伤也死了。”这是故事。

第二种表述比第一种更具吸引力,更让人印象深刻。后者表述看似更复杂,实则简化了一系列王后死亡背后的原因,只留下一条“过度悲伤”。

现实一旦被这种因果逻辑所简化,就不再是现实,而变成了方便人们理解记忆的故事。

太注重调理和逻辑,往往会忘记事情本身的复杂与无序。

对于与自身相关的事物,我们总要给自己找一个解释才能心安,无论这个解释是否经得起深度推敲,是否过于武断。

寻找因果关系的天性与我们的线性思维方式有关,事件与事件之间的断层总让我们觉得不舒服。

谁不喜欢逻辑清晰的线性关系呢?有时我们只是懒得“捋”,“捋顺了”的东西想必没几个人会讨厌。

纳西姆·塔勒布在《黑天鹅》中指出:“历史和社会不是缓慢爬行的,而是一步步跳跃。从一个断层跃上另一个断层,其间少有波折。而我们(以及历史学家)喜欢相信那些我们能够预测的小的逐步演……”

不仅在人文社科,在数学和物理领域,人们也有着对于线性思维的依赖。

对于连续性和平滑性的假设是微积分的基础,牛顿和麦克斯韦的经典物理学也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那是经典物理学的黄金时代。

在那个黄金时代,力、热、光、电、磁……一切都在人们的掌控之中,一切都遵循着方程运行。

然而,量子力学横空出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能量在发射和吸收时,不是连续不断的,而是一份份的。

也正是从这个假设出发,物理学家们前仆后继,逐渐推翻了曾被认为坚不可摧的经典世界。

物理界逐渐证明,能量有最小单位,不能无限分割。整个过程就像变魔术,从一个态直接到另一个态,中间没有过度,并且这个过程是随机的。

因此,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人文或理工学者,我们都难以摆脱与生俱来的线性思维。

就拿人类创造的语言来说,用一定的逻辑化语法,将语素、词和短语串在一起,正是线性思维的产物。

这种思维方式使我们的交流变得简单容易,但也使我们对事件乃至世界产生认知偏差。

塔勒布将其称为“叙述谬误”,也就是我们编造理由,或者在强加逻辑关系的前提下,去观察一系列事实。

将对事实的解释和事实两者混合,使事实变得容易记忆,符合道理。

在几乎所有情况下,我们不可能知道事情发生的所有细节和来龙去脉,而只能获得有限的线索。

因此,人类追求“合理性”的天性,使我们在潜意识中地对事件进行“添油加醋”,或是简单武断地判定因果关系。

“叙述谬误”导致我们认为过去的事件存在预测性,而事实上更具有随机性。

或者说,事件发生的因素过于繁杂而难以预测,从而更接近“随机性”。

因此我们一定要小心,人类欺骗自己的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精神分析学派鼻祖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想必大家一定耳熟能详。

我们的“显意识”仅仅是我们能感知到的“意识冰山”的小小一角,但在与巨大而隐秘的“潜意识”发生冲突时,总是轻易占上风,控制我们的“叙述”与行为。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也提出了“叙事自我”与“体验自我”两个概念。

“体验自我”负责我们的真实体验,而“叙事自我”则负责我们对事物的解释与言语表达。

在唤起记忆、讲故事和做重大决定时,由“叙事自我”负责,而不会去问“体验自我”的想法。

这绝非仅仅是猜想或哲学假设,加扎尼加和斯佩里的一系列脑裂实验证明了我们的思维总是会欺骗自己:

人类的两个脑半球拥有各自的独立意识。语言和逻辑由左脑负责,右脑更倾向于直觉和空间关系等直观体验。

但由于右脑无法表达直观感受到的信息,因此左脑不仅负责语言又善于“讲故事”,容易对没有感知到的东西进行符合逻辑的编造。

因此,人类自身的生理结构导致我们很容易陷入“叙述谬误”和“因果谬误”,而且这两者总是同时存在、相辅相成。

我们似乎无法完全避免从这种谬误中脱离出来,但我们至少能做到尽量遵循“体验自我”的感受,对于不知道的东西,大胆承认“不知道”。

如果你觉得总是处于警惕自我欺瞒的状态太累,至少在每次重大抉择,或者发表可能对他人有重大影响的言论时,多问自己一句:

“真的如此吗?”

“仅此而已吗?”

而不是在左脑创造的解释中信以为真,心安理得。

-End-

小编有话说:

这是一篇带有学理性质的文章,可能读来有些晦涩,但我觉得,多一些这样的冷思考,能够使我们对自我、对周遭以及整个世界有着更加清醒的认知。

线性思维同其他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即认知心理学上的基模)一样,是人类所与生俱来的,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在面临突发情况时能够被触发,进而在短时间内为我们提供一种便捷的解决方案。

但同时,这种条件反射般的行为模式带有一定的机械意味,在不断重复中会形成我们对特定事物的刻板印象,从而产生一定的认知偏差,甚至造成我们行为的混乱。因此这种反思帮助我们不断修正认知。


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相听不厌】

欢迎大家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被“自圆其说”欺骗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