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的木兰陂水利(一

就是这样子,我只能是先写下这个题目。

今天,我再次跑步来到木兰陂,在返程回来的时候,顺路进入了冯智日纪念堂。

随着一次次跑步骑行来到这座千年水利灌溉工程前,又一次次地离开,我在想,我要写一下木兰陂的时候,但是,我现在却想着,要在木兰陂前加上几个字,作为我理解的角度。于是,一边跑步,一边想着……

就加上,去中心化这几个字吧。

不知道这样子说,行不行?

先只能这样,就是这样子,我只能是先写下这个题目。

我在“百度”中找到中新社记者写的木兰陂:【莆田木兰陂激人奋进!_澳大利亚澳华电视传媒 AUS-CHINA TV MEDIA 吉林省澳华传媒有限公司 JILIN AUS-CHINA COMM. CO. LTD.】http://auschinatv.com/a/guanyu/zhongguogushi/zhongguogushi/2018/1121/451.html?from=groupmessage

记者在文尾的一段话:  今天的木兰陂已经成为集生态休闲文物古迹民俗风情爱国主义教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观光胜地。但是,不管木兰陂功高归谁?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木兰陂不但是一座古水利工程,更是一座前赴后继的精神丰碑,她激励着莆仙人民开拓进取、奋勇向前。

这一段话,为我接下来记录木兰陂的去中心化维度,有着我自认为的镜照作用。

我小时候生活的村子,算不上缺水。那时,村里有一条小溪从村子后面的蓄水山塘流出来,自北向南流经过一座尼姑庵修建的石桥,一座村民共修的石桥,一座发迹富商家修建的石桥,然后流进了村前的小海湾里。村子里有好多个水塘,一年到头虽有枯泽,但总有不干的几个。只是后来,田地分到户了,山上小树砍光了,石头开采了,草根都挖没了,旱地要挑水种一年三季的庄稼(麦子,花生,地瓜),半夜到后山上等待分时段的水库引渠流水来的时候,我才印象村子里是缺水的。可是,那个自然村的名字是叫溪岑。

我小时候的游泳自学,就是搬了一块松木床板,在村中的水塘里学着学着,一次手脱开了板喝了几口水后,就学会浮起身游起来了。

现在,村子里没有一个水塘了,那条小溪被水泥管填在地下,管里流着的是各家各户的臭水,尽管村子渐渐地居住人不多了,但那就是成了一条地下臭水沟。

很多村子里的流水,都是成了臭水沟,一些村子的名字叫沟岑。

我小时候,喜欢跟着妈妈去外公外婆家玩,那个村子叫溪顶。我现在还常常在梦里的溪顶溪里,与外公外婆家几个同龄兄弟在溪水里戏水游玩,海水涨潮的时候,整条溪里是满满的水,阳光照耀下,桥那边有木船一艘艘,桥这边的水面上有鸭子浮在水面,还有一些水性好的顽皮男孩,光着身子从桥上跳入水中……

我在14岁之前的时间里,大部份时间生活在溪岑,有时候去溪顶,不喜欢去沟岑。

尽管小时侯家里喝的用的水,一直都是去离家二三百米的井里挑回来,但算起来,我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里,印象中并没有大的“缺水”感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去中心化的木兰陂水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