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8,音乐里的校园和青春

音乐和所有香气、照片、旧时的人一样,都是可以直接把你现在剥离,放到当时的某个时空里的东西。

不管你喜不喜欢,音乐开始时以前的那些记忆全都会清楚地回来。

大多数的时候听歌,听的不是单纯的歌词和旋律,听的是自己想要的那个感觉。

听《等你下课》和周董的一系列歌曲时候,旋律加上周董的嗓音,就可以直接回到初中高中在学校那几年,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听到它们:

男生女生嘴里哼唱的,校园大广播点播歌曲时间,晚自习时从衣服后面拉上来的永远藏在头发间的单只耳机,下课的十分钟间隙终于能把另一边和同桌共享,永远的校园十大歌手必选曲目,你歌词背得不熟练都不好意思在台下加油…

如果说有一直不愿意忘记的记忆,大概关于校园的一切会成为其中的绝大部分。青春很短,但留下的美好是深刻而永恒的。


后来就开始听民谣,民谣不火都不知道班里那么多男生会弹吉他。本来就曾经有用专门的本子抄歌词的情节,民谣的歌词朴实简单,但都是欲言又止的故事。

听《南山南》和《傲寒》,先把故事在网上查一遍,记好了作文素材,戴着耳机听他慢慢悠悠地唱着,好像真的能看到那座南山和舒傲寒,和宋冬野的小镇里的那些人来来去去地过着。

就觉得人生一定是很沧桑的,但感觉又是很简单的。一直努力地写好人生里的每一个故事,辗辗转转,最后也能就把它当一个故事这么说,或唱给别人听。

之后中国嘻哈“火了”,以非常爆炸的方式,几乎所有人都听过。有人说听歌的人都很健忘的,今年听嘻哈的就是去年听民谣那批人。只要能带来感动,能从中被激励,得到力量,是哪批人没有影响。

现在选秀节目多了,都是一个套路,还有背后操作。选出来的人也就只能赚一两年的快钱,在红之前就要做好大概率是快速淡出观众视野的心理准备。虽然最后就像只是在观众的手机屏幕里走了一个过场而已,但这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飞快地成长。

不喜欢,或是不适合的一些经历也许能带来的成长更多。

 

我的2018音乐清单上:

听得最多的《失物招领》大概是我写第一篇文章那会儿,还因为它是文章里的插曲。想起了当时没天没夜的就在想文章的事,从来没有过的特别专注。

现在听起那首歌,都对现在的生活更有动力一点,既然自己当时能做到,以后一定也可以。明年考虑能多有这样积极的正能量。

相对于其中的过程,所有事情的开始和结束会比较让人印象深刻。


 //

循环听《无问》是去英国旅行的时候

坐在大巴车上翻山越岭,从窗外看出去都是连绵的雪山。路很窄也很颠簸,还清楚记得导游强调说要系好安全带那句话的语气和声音,因为那时候是真的有点害怕哈哈。

记得当时就一直听啊,看着雪景想着《无问西东》里的情节,车子就在这雪山间行着,我也在大致定好的人生路上走着,就觉得人生真的很复杂,遇到的和将要遇到的那些人和事,都怎么样呢。


//

在听歌前十榜单里的还有几位歌手,看到的时候我有点惊奇,想了想好像确实是。都没意识到喜欢过他们,没想到听了那么久他们的歌。

可能是听的时候觉得真的能互相感知吧。

-

我觉得可以了。

2019,

都要加油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2018,音乐里的校园和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