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留痕——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前言有感

    于永正老师,是我们一线老师心中永远的楷模。今天,从背包里取出《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一书,轻轻地翻至首页,习惯性地写下2022.5.9——,破折号便是这本书读完的终止日期。想想,这个习惯保持了好久,究竟为什么?我想这只是想让阅读行动留痕罢了。

    说到留痕,想到本书写在前面的话,题目为《人生留痕》。文中写道:过去的事情用文字凝固下来,就会成为“永久”,哪怕把它放在抽屉里。不写出来,终究只是一种记忆,而不会长久,记忆一旦消失了,过去,就不复存在了。细想想,于老真是说到人的心坎儿里去了。人们处在当下时,总觉的这一些没什么,不值得付诸纸笔,深信自己已将其记于心间。但时间如溪流漫过你的心田,几经涤荡,记忆便被冲淡了,一些值得记忆的美好也日渐模糊,以致全然不记得,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呀!所以说,养成写的习惯,是为了给我们的人生留痕。

    除了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老师,自己的教育生活中也是有许多值得记录的。于老谈到自己的文章不是在书斋里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但做好文章的前提是把工作做好,把课上好,否则就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除了做好还不够,还要会思考、会感受。于老把这称之为“消化生活的胃”。看来,我们要经常做自己的观察者、记录者。

      一线教师每天都以小跑步的状态,应付工作中各种事务。好多老师会想: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写东西呢?而且那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说到读写的意义,于老的话深深地打动着我,他说:“写让我变成一条猎狗,瞪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干什么呀?搜寻生活中的真、善、美呀。是的,写让我读书有了动力。看看人家是怎样看待教育、教学的?人家是怎样做的?人家是怎样研究学生的?人家又是怎样写的?”一个“写”竟能牵引着一个人的思想、目光与脚步,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呀!

    读与写,在他看来仿佛是一对有感应的孪生兄弟。他说读写是“清洁剂”,经常洗去自己头脑中的污垢。读写又是“充电器”,不断为自己大脑注入新的理念和动力。读写更是他教育教学不断进步的双翼。我们难道不需要这样的“清洁剂”“充电器”和“双翼”吗?

    说到写文章的技巧,我觉他指出的这几点对我们不知如何去写的老师,有极好的指导意义。第一,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写的时候,对读者要有好处要传递正能量;第二,要考虑别人能否读懂,尽量不要给读者带来麻烦。第三,要摆正自己与读者的关系,我们与读者是平等对话、平等交流,不能有居高临下,教训别人的意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留痕——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前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