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建构——捕捉闪回策略

针对长篇作品而言,作者通常会通过创作一个重复出现的场景、人物、画面,或者动作、语言、以及重复出现的“道具”,而这些重复出现的场景、人物、动作,道具等,一般具有象征含义,是作者的有心为之,而非无意出现,所以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具备发现的眼光给予额外关注,以便实现和文本的深度对话,深入理解文本,理解作者,进而理解作品所想表达的主题。

一、关注重复出现的语言

人物语言,重复出现的具体某一句话,或者某一个称谓,比如《水浒传》潘金莲对武二的称呼“叔叔”,达到39次之多,而且存在着称谓变化,从“叔叔”到“你”,这期间体现出潘金莲的内心变化,“叔叔“代表的是伦理关系,但直呼为”你“则更蕴含暧昧关系。

言为心声,语言是作者表达的重要手段,也是用来塑造人物的重要途径,重复出现的语言具有强化功能,可以强化人物性格特征,凸显人物思想,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作用,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充分运用。


二、关注重复出现的动作

比如《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多次穿衣脱衣的动作,实际上是他以此为借口,在进行多次思维转换,是他即将“变色”的重要提示,关注此动作同样可以深入了解文本,抓住他变色契机,看他说话的内容,探究他变色的原因,进而理解人物性格,明白他是一个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小人,为下一步理解文章主题做准备,还可以借此分析作者写作手法的高妙之处,将一个人物的“变”蕴藏于脱衣穿衣这样一个看似普通平常的动作当中。


三、关注重复出现的场景

在一部作品中,无论是什么作品,作者都不会去无意识重复刻画不必要的场景,如果真是路人甲,连姓名都没有,更不会出现多次,所以可知重复出现的场景必有其特殊含义,这也就要求学生要在阅读过程中对重复出现的场景给予必要关注。

比如说《红楼梦》里面对“笑”场景的描写,《红楼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向上走的逐渐鼎盛期,一个是开始没落的衰落期,但是这两个时期都出现了“笑”,尤其是众人聚在一起的笑,这样的笑数不胜数,林黛玉初进贾府时,众人在笑,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众人在笑,开办菊花诗社时,众人在笑,这都是前期的笑,但到了后期,大家勉强开夜宴时,众人也在笑,可后期的笑是勉强的笑,是以乐写悲更见其悲的“笑”。在分析“笑”的同时,实际上对该文本的文本解读已经涉及到人物心理、主题思想。

总结:“捕捉闪回”策略需要学生对重复出现的场景、人物、语言保持敏感,使之成为自觉的意识,建议教师经常提醒学生边阅读边做笔记,尤其在读到后文时觉得似乎很熟悉的场景,立马去翻前面,找到其相似之处,做下笔记和相应勾画。这样的阅读过程能够帮助学生运用捕捉闪回的策略更好地走进文本,理解作品,理解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整本书阅读的策略建构——捕捉闪回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