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孟子非常有意思,说的话我们都大概还记得,他还有一句话这么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事万物的真理本在我们心里,真理不要到心外去求,要“反身而诚”,这个“诚”就是诚恳的“诚”。我们回归本心,其快乐是无比的,所以叫“乐莫大焉”。

      我们心向外追求这个,追求那个,得到了叫快乐,失去了叫烦恼。一个乐一个苦,与苦相对的“乐”,不是真正的乐,所以叫“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这里显然表达的就是心学的思想。

        现在禅宗来了,慧能听到这八个字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是主张把“应”字解释成应接事物——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不断的应接各种事物。应的时候事物来了,但是不住相,虽然区分高低贵贱,这个区分是真实的,钻石确实价值连城,毛坑里的臭石头一文不值,这倒是客观的,这个“相”是客观的,但是客观的“相”我不停留,“住”就是停留,还始终停留在这种区分中,就叫“住相”。

      停留在这种区分当中,然后我们的生命活动就都是趋避,这叫妄念。那么如果你不“住相”呢?接下来就是“而生其心”——你才发现自己的本心了。

      所以“直指人心”怎么“直指”?就是“去妄念”,去妄念怎么去?不住相,才能去妄念,妄念都是“住相”而来。这样我们明白了这八个字的含义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难怪禅宗要把《金刚经》看得最重要,要我们达到一种“无相”的人生态度。“相”是客观的,那如何“无”?

      一个企业,它资本拥有量有多少,是不是跻身世界500强?有的企业资本的数量很少,在市场竞争的舞台上它的竞争力比较低,这些区分是客观的。如何把它“无”掉呢?似乎不可能。我口袋里拿了一个博士学位证书,你只是一个高中文凭证书,这差别是真实的,于是导致什么?你去跑快递,我成了企业的高管。这不是个客观真实的差别吗?这个“无相”该怎么理解?

      这个“无相”是指“于相离相”——相存在,你能够离,能够脱离它,这叫“于相离相”;“于相”表示承认有相,“离相”表示不停留在这种区分里。

      最简单的例子,你背着个LV包向我走来,我一眼望过去世界顶级的品牌包,然后我再看我自己这个包,它简直不是包,但其实它还是包。你LV包比我这个包价格昂贵得多,质量也好得多,这是客观事实。你 LV包价格再昂贵,质量再好,绝不妨碍我这包还是包,这叫什么?无相,也就是离相。

    很简单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虽然简单,但都说明了我们在人世间各种事物、各种人的关系当中我们共同的毛病,就是“在相中不能离”。能离了,就是改变我们的心的用法了。如果你追求LV包总是得不到,你烦恼来了。

    据说有的年轻人薪水收入并不高,但他每天吃方便面,终于积攒了那笔钱买了那个品牌包了。这种生活里边充满烦恼,心生烦恼。烦恼并不是本来就在世界中,而是你心生出来的。心生烦恼表示心的一种用法,它生出烦恼了,我们也可以改变心的用法,让它生出智慧,这种改变叫“转识成智”。

      我们平时的心,其实都是业识——业力造成的识,叫业识。业力造成的业识,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的心它是假的,不是本心。为什么说它是假的?因为它是求如意的心。我有一个愿望,我有一个期待,如果如愿以偿,我们就快乐了,这叫求如意的心。如果我们的愿望期待落空了,没实现,就不如意,烦恼就是不如意。

    我们的心总是在求如意,能不能转一转,转成“如如之心”?遇到任何事物都如其本来的、领会事物的意义,而不是从小我的愿望出发来领会事物的意义。前者“如如之心”,你正式地把握了事物的意义,所以叫“如如不倒”,不会倒下来的。后者“如意之心”,从小我的愿望出发,来判断、来评价这件事物对自身的意义,那叫“如意之心”。改变心的用法就是变“如意之心”为“如如之心”,这一个改变就是“转”,佛教中称之为“转识成智”,“智”就是智慧。

    看来心是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法用出烦恼,另一种用法用出智慧。

      我们佛家要修行,各个宗派都有不同的法门,但最终达到修行成功都是一个“转”完成了,就转识成智完成了,这叫“条条道路通罗马”;你修净土宗几十年,也终于转识成智了;你修密宗、修律宗,最终也是转识成智。

      而禅宗直截了当,所有的修行就抓住这个“转”不要放,直指人心。它省去了许多的程序,繁琐的规则,严格的自我限制,这些它认为都是不根本的。你可能守戒律很好,但心灵的问题没解决,打坐打得那么用功,一坐几个小时,刚坐完站起来,就说某人的是非,刚才白坐了。“心”的毛病没解决,你坐在那里坐了几个小时,身体不动,只是身体不动而已,心一直在乱动。

      所以禅宗抓住了要点。禅宗当然要讲“坐禅”了,否则他怎么叫禅宗的。那么坐禅该怎么坐?身体不动,心里什么念头都没有,叫“空心静坐”。你空心静坐,石头一定坐得比你好。

      心当然要“起念”,问题在于“心”起的念是正念还是妄念,这才是问题的根本。“见性成佛”,这个“性”是人人都具备的自本性,又叫自性,自性就是佛性,佛性人人都具备,只是自己没发现。未能见性,谁来见性?见性者是谁?我们的本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