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兴趣并存的数学课堂——《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图片发自App

一直以为,数学要求精确性。课堂一定严肃,严谨。要求学生,用心听课,认真背诵定理,仔细计算,就能得高分。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12多12少:知识传授多,情感体验少;模仿复制多,方法指导少;灌输讲解多,思考感悟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机械记忆多,操练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批评指责多,鼓励表扬少;远离实际多,实践应用少;流于形式多,教学实效少。——摘自百度      传统数学课堂以及现在多数课堂还是这种常态。

图片发自App

听了汪教授《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原来枯燥的数学课堂也可以这样丰富多彩。可以融入图画,故事,历史,古诗,生活中各种事物……

图片发自App

汪教授讲的课例1角的认识。复习导入环节提出两个问题。1.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角?举例。2.请你画出一个角。本环节调动学生联系实际回答问题,并动手操作。新知探究环节设计了图文并茂的问题(鸟妈妈规定,哪个鸟宝宝嘴巴张得大,就把小虫喂给这个宝宝。),让学生思考哪只小鸟能吃到虫子?这个问题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图片发自App

让学生探究1.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2.为什么比直角小的角称为锐角,比直角大的角称为钝角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动脑思考。

图片发自App

复习巩固环节让学生“分一分”,“比一比”,“找一找”。整个教学活动,按角的质,量,关系的顺序展开教学。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操作,反馈。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图片发自App

汪教授总结课例研究流程:1选题与准备。确定课题,查阅历史,搜集素材。2.研讨与设计。教学设计,交流研讨,改进设计。3.实施与评价。实施教学,学生反馈,同行评议。4.整理与写作。教学实录,资料分析,撰写课例。

图片发自App

汪教授课例中,备课非常充分。查阅课题中相关古今中外历史,实际生活事物融入到教学中,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拓展了课堂知识。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印象深刻的,令学生难忘的。

图片发自App

我现在任教两个年级的英语。多年的经验,我对知识点熟练贯通,某节课某个知识,我可以随时承上启下拓展。但缺少了课外知识的融入。例如,学生们知道black 是黑色,tea是茶,一定认为black tea是黑茶,但black tea是红茶。课堂上需要一些“趣味”,来调节学生的积极性;缺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预习,通过查资料,初步了解本节课内容。课堂,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听,说,读,写,角色扮演。学习一门外语,语境很重要,课堂要多设计主题情景,让学生感受和交流。

图片发自App

我的教师资格证是小学数学。曾以为小学数学很简单,“现学现卖”都可以。但那是对学生的不负责,对教师的不敬业,对自己的放纵。在信息化技术日益更新的当下,我应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完善自我。改进自己的课堂,从关注知识到关注能力,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从关注技艺到关注文化。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与兴趣并存的数学课堂——《中小学数学课例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