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别离

也说别离

        七月,毕业季,就有太多的小别离。一年正中,幼儿园孩子升小学,小学的孩子要分班,六年级的孩子毕业考,初三的孩子毕业考,高三的孩子高考分离,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择业分离,大学情侣异地就业分离…有太多的别离集中在七月。别字太伤感,自带利刃,除了嘴上念叨着旧时情感,身体上也要用力撕扯,那些你侬我侬要靠第三只手分开的拥抱,紧拉硬扯要靠生掰猛切才能分开的两只手,无不诉说着痛彻心扉的别离。

        人生在世,大都要经历几次别离,小时候的别离是暴风雨,突如其来猛然发作,却也很快艳阳高照,少年时的别离是雷阵雨,先是乌云密布,紧接着电闪雷鸣,然后就是起伏不定的一阵接一阵。青年时候的别离因了人而异,有时云淡风轻,有时却刻骨铭心。中年以后渐渐懂得,有时候,一个别离就是永远,表面的风平浪静之下是整晚的辗转难眠,那时候才知道,别离很痛。

      第一次懂得别离的滋味是初三,对了,还有一首歌。其实,写下这个题目这首歌就一直在脑海里重复播放了,你肯定也听过。"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若有缘有缘就能期待明天,你和我重逢在灿烂的季节"…记忆中的那个男孩子双手插着口袋,单脚蹬在教室后的墙壁上,目光空泛却也不可一世。那时好像是初三,中考过后,考上高中的同学班级五分之一,其他的即将散去,散去哪里呢?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对前途的迷茫和向往如同夏日里的蝉鸣,一阵高亢一阵低吟,一浪接一浪。教室后的我,在歌声中已经落下泪来,那一刻,环顾着四周泪眼婆娑的同学们,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别离的痛。

        在那之前,孩子家家的哪里懂什么别离。小学是同村,一个班24个,12个男孩12个女孩。谁的头上有块疤剌,谁的脸上有颗兀子,孩子们闭上眼睛都能在家数落得门清。四年级读完后到五六年级去了离村里两里地的完小。临别时,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品德老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于一身的宋老师嘱咐我们,你们四年级毕业就要分开了,也不知道谁跟谁在一个班,以后有事要相互帮助。奇怪,那时候不懂得伤心。只是好奇自己会分到什么样的班级,暑假开学后,父亲会不会有新的喝完的酒瓶让我装水去学校,我能不能学会骑家里新买的自行车。同学们之间也没什么情感流露,照例是放学后女孩子抓石子跳皮筋,男孩子玩兽旗弹玻璃球。然后就是临近暑假时候的小学毕业照了。在老师的安排下,都在家翻出皱巴巴的红领巾,绕在脖子上,男孩子们站女孩子蹲,中间坐的是为数不多的老师,随着前面摄像师的口令每个都瞪着大大的眼睛,生焦急得等着那一瞬闪光。小学毕业是第一次吧,经历别离。好像没什么滋味。

        四年级过完暑假,再开学就到离家一里地之外的完小了,虽然还需要扛着凳子上学,可是,学校明显大了很多,这让我们都很兴奋,从总共四个年级7.80个人的大院子到了有正经操场,操场上树立着六七米高的铁质大秋千和几个岁破旧不堪缺充满了魔力的单双杠,这就一下子开了眼界了。果然,我们24个被分开了,只不过是分到了两个班。一个班大概四五十个孩子,教室坐的满满当当。原来的同学像过年蒸黄面糕被安插进的红枣,到底哪一个是哪一个我是再也分不清了。还是有些遗憾,毕竟周边那么多陌生的面孔,下课了也会去隔壁班找原来玩的好的小伙伴,不过,很快,新班级新老师新环境新课本带来的新鲜感就一下子打破了这种遗憾。孩子就是这样,自我调节能力极强。

        五六年级读完,年龄身体一起发育,男孩子更加勇猛和粗犷,女孩子们也慢慢变得忸怩和羞涩。男孩子们开始学会开玩笑,而女孩子也渐渐变得开不起玩笑,这样的一伸一缩之间,就夹杂了太多猜不透的情感,慢慢地大家开始就学会了感伤。等到六年级毕业时,几乎每个孩子手上就都多了一个纪念册了。大家轮流着写一些现在看来很滑稽可笑,在当时觉得要思量半天才会动笔的动情话语,比如,春来潮水连海平,我的思念永不停…,一日不见,非常想念,等等诸如此类的打油诗,。那时候也会写爱好,生日,地址,理想。现在好像六年级毕业班的同学也都在进行,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这项活动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每次别离都少不了合照留念,这时候的合照就买也不是听摄影师和班主任安排了,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小团体和小心思,各自呼朋引伴,摆出各种姿势留念,我就记得那时候还骑在摩托车上跟几个同学合影了一张。那时候的感伤多半是被自己有了新的注意并且还能付诸行动的得意代替。要说多么伤心,貌似还是没有的。九年之前都是义务教育,大家同在一个镇上,混杂在同一所初中里,分班以后也只是从隔壁坐变成了隔壁班,别离的滋味尝得甚少。

      完小毕业,很多烦恼的小小少年都集结在离家三四里地的镇上的初中了,再也不用扛着板凳上学,也因为路途原因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得骑上自行车了。班级数也由原来的两个班激增到六个班,校园也就更大了,抱着作业从班级走到老师办公室竟然有五分钟的距离。接触到了更多奇奇怪怪的事和奇奇怪怪的同学。刚开始上学时一下课还是会跑到隔壁班跟原来的完小同学说会话,顺便看看原来班级有暧昧的小男生。有时候也感慨,要是分在另一个班就好了。不过,还是渐渐有了自己的小圈子和小天地,对周边同学,老师以及书本上功课的乐趣渐渐盖过了那几丝感慨,又觉得有趣,一次小别离,也意味着另一种相聚。

        初中后,这样相聚的日子并没有很长就,初二以后,就渐渐有同学离开。书读的不好的同学开始外出打工,开始被家里安排娶妻生子,原来的六个班也渐渐缩减到了四个。有的同学,到现在我都没有再见过。但是那时候学业比较重,没办法有过多的关注,最开始还会在分别的时候送个手帕或者扇子,但是随着身边同学越来越多的离开这种形式感就显得多余了,现在回想起来,在学校的同学明显很伤感,因为那些离开的人大都已经被父母安排好了所谓的"前途",他们比坐在教室里的更明了未来在哪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说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