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感——家庭与个人成长

我有一个朋友,姑且称他为小孔吧,今年三十,来自小县城,通过自己努力,到了二线省城。小孔学历不错,目前国企上班,虽然工资低点,但其他待遇也还可以。妻子是他大学同学,家境相仿,在上市公司就职,收入不好不坏。两人毕业后就在双方父母赞助下买了房,然后结婚,买车,生孩子,看似顺利的背后,其实有着很多的无奈和焦虑。

最近和小孔聊天,聊到了他目前的生活状态,我觉得非常具有代表性。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往往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但我们这一代的很多普通人到了三十岁,或多或少的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问题,仔细想想也是非常具有共性的。

从表面看,小孔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跃迁,从五六线县城到二线省城,学历也是家里最高,有房有车有妻有娃,工作相对稳定,这应该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通过努力都能够得到的。但我们聊的重点不是这些,而是这外表后面的心酸苦辣。

先从家庭说起。小孔祖辈也是在农村,爷爷那一辈迁入县城,所以从小孔的父辈开始就是城里人了,但母亲是从农村出来,父亲就职机关单位,母亲是个体户。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那一代的人,很多都停留在了原地,并没有进一步向上流动,所以小孔也出生在县城。小孔父亲常年酗酒,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动手,从来没有在学习上给过他指导和帮助,有的更多是讽刺和打击。

和很多普通家庭一样,没背景没资源,常规的跃迁的途径只能是高考。小孔成绩其实不错,初三考过班级第一,但父母竟然对此表示怀疑。可以看出他内心是缺乏爱和关怀的,希望有人交流。所以他初中就早恋,被父母发现后,就分手了,但没有良好家庭氛围的孩子,青春期是叛逆和冲动的。高中时也没有集中精力学习,虽然表面上看很努力,但没有方法,有的只是父母或明或暗的施压。

高考是小孔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小孔虽然高中成绩不算好,但也考上了双非本科。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也是在毫无指导和交流的情况下自己凭感觉选择的,但后来的人生经历告诉他,他的运气并不好,选的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即便后来又考上了211研究生。这就是家庭的局限性,从而导致了人的局限性,从小时候的家庭氛围,影响了他的性格,再然后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为人处世,这些都是有因有果。

从现在往前看,高考确实是绝大多数人的转折点,非常重要的转折点,是实现人生跃迁的一个绝佳机会。到小孔之前对这一点认知不充分,再加上没有方法的努力,效率低下,最终导致他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不理想,这也导致了后来的一系列问题。

毕业后择业,专业决定了行业。工作还可以,和妻子进了同一家上市公司,两口之家过得还算可以,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还算顺利,之前的选择所导致的间接后果还没有突显。两人生活的转折点,出现在结婚和生孩子。

2017年,毕业后第一年,两人租房子,那一年末,房价开始暴涨。暴涨前夕,毕业不满一年,没有储蓄,小孔只能向父母要钱凑首付,在多次表示房价即将暴涨后,父母竟然固执的认为房价必将大跌,让再等等。但结果却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18年,房价高歌猛进,没有丝毫停住的迹象,父母终于肯拿钱了,但这也导致了小孔面临了高额的房贷,要多奋斗几十年,而这些本是可以避免的。这里并不是讲父母有义务替子女买房,只是说在那时候的大环境下,家庭的帮助,对小孔以及小孔的家庭非常重要。没条件的父母大有人在,可以理解,但是有条件却不帮,将会导致子女需要多付出,无谓的付出和牺牲。

紧接着结婚生子。结婚意味着两个家庭的结合,人多了事情自然就多了,而且现实永远比想象更加操蛋。

中国绝大多数年轻人,生孩子后都需要父母过来帮忙带孩子,因为他们要上班,赚钱养家还房贷。你可以说他们没有能力带孩子就不应生孩子,但是现实就是这样,有多少中国人可以等到有能力抚养,有资金维持的时候再去生孩子呢,况且小孔的父母一直催促生孩子。

孩子出生,是女儿,一系列的问题由此爆发。

孩子出生需要人带,小孔父母不愿意过来带,送回老家小孔又不放心,一是孔母要看店做生意,而是孔父也要上班,二人都没时间,而且孔父抽烟酗酒,怕对孩子不好。无奈,只能在孩子未满月的时候,一起送回孔妻东北老家,坐火车要两天两夜,谁家孩子能不心疼?但是实在是没有办法。岳父岳母虽然也要上班,好在离家近,又不是特别忙,可以照顾到,东北冬天也有暖气,屋里暖和,所以孔妻带着孩子回东北老家。

产假结束,孔妻和孩子回来,先由孔母过来带,矛盾也随之而来。孔母嘴上讲男孩女孩都一样,但是从开始到如今,一直在催促再要个男孩,开始还好言相劝,在小孔表达了生活压力大,目前无暇顾及二胎后,便开始对妻子施加压力,威胁、诋毁、谩骂,而且都是在小孔不在家的时候。为了孩子,小孔明确表明了态度,目前不考虑,将来什么情况再另说。即便如此,孔母依旧我行我素,因为这事,小孔现在心力憔悴。不让他妈带,谁又能来带呢?

从小孔的经历可以看出,男人到了三十,面对的不仅仅是工作的压力,可能还有家庭。对小孔而言,他所有的焦虑和压力,其实从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种子,埋下这颗种子的是他的家庭。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一个国家需要国士,一个家庭又何尝不是?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位开明且睿智的人,他能坚守一辈子,那么能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会为这个家庭的繁荣做出巨大的贡献。遗憾的是,我看到很多60后的爷爷奶奶辈的人,倚老卖老的有,昏庸无能的有,人品和能力并不是年龄大了就好了。但好在我们很多年轻人已经在变得越来越好,但是他们身后的负担,又有多少人能够看得到。

微信公众号:遥望晨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十而感——家庭与个人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