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作家》:一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什么品质?

去年看过一部美国电影《自由作家》,影片中那位执著为学生发声,敢于突破传统教育理念,舍弃小家顾大家的女教师爱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电影海报

该部电影是以真实故事改编,讲的是90年代初期,那时正处于美国种族歧视导致的社会混乱问题开始受到关注的时期,政府在一些学校推行试点,接收非白人学生进入原本只能招收白人学生的学校就读。

但受到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观念影响,很多白人老师、家长及学生从心底排斥这一政策,而非白人学生对他们的仇恨敌意,在学校司空见惯,甚至时常发生血腥事件。

白人老师们避之不及,学生家长们忧心忡忡。学校基本还是呈现出一派与外部社会一样的种族各自为阵,分帮结派,剑拔弩张的仇视对立局面。


女教师爱林满怀教书育人的热情,选择到一家试点高中任职,学校所在区域正是全美种族歧视最恶劣的地区。初期受到学生的强烈排斥,她克服内心的迷茫、家人的反对、其他老师的冷嘲热讽等困难,试图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关心理解他们。

她引导学生们通过自由书写,与自我对话,舒缓内心的恐惧、担忧、愤怒情绪。

她带领学生们阅读积极向上的书籍、组织参观二战大屠杀纪念馆、邀请二战中幸存的励志老人到学校演讲,让学生们感悟生命的可贵、战争的可怕,目睹种族歧视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倾听在战争中九死一生的老人的肺腑之言,感受不同种族之间互相帮助凝聚成的强大力量。

她还积极帮助学生发声,将他们写的日记集结成书-《自由作家日记》。书中一个个真实悲惨的故事警醒了很多社会有志人士,最终推动政府及全社会关心帮助非白人学生群体成长,修改删除了很多不利于种族和平相处的政策。


爱林的坚持和真诚最终感化了学生,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班级中很多学生后来成为社会杰出人士。

爱林用一己之力,从教育感化一个班级的学生入手,最终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推动美国社会真正重视种族歧视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整个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从爱林身上,我看到作为一位优秀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三心”品质。

第一,要有强烈的同理心,想学生所想,不持有偏见。

影片中,爱林初期很不受学生待见,甚至受到人身安全威胁,看得我胆颤心惊。

有一个场景,一位学生屡次和老师作对,老师想要了解他,冒着生命危险到黑人生活区找学生谈话,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开导他,而不是带有偏见去指责批评。

试想,如果是一位没有同理心的老师,又怎么能理解学生们看似无可救药的举动?光凭自认为苦口婆心的教诲,或者严厉的处罚机制,又怎么能走进学生心里,让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地带,心中充满对白人阶层仇恨的学生所接纳,直至爱戴。

那么,如何做到同理心呢?

这就要求老师与学生及家长加强沟通,时刻保持倾听,了解学生生活背景,尽力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不良表现后面的因素,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

针对学生的内在动机,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批评,或者浅显空洞的指导。

例如,对于上课喜欢说闲话的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是觉得老师讲课枯燥,还是管不住自己。

如果觉得老师讲课听不进去,可以建议学生课后与老师沟通;如果确实是因为学生有爱讲话的习惯,那就可以建议学生每次要讲话时,给自己一个暗示,关注自己并改掉这个毛病。

切忌不了解情况就大声呵斥学生,这样只会加深学生误解,产生隔阂。

以上仅是一个举例,想说明的是,要让学生感知老师在关注他,想要倾听他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即使暂时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那份用心,从而产生共鸣。

作家梁晓声在《人间清醒》一书中讲述了他的两位老师。

一位是班主任老师,只看到梁晓声经常迟到,并未了解迟到是因为小小的他需要赶做农活。这位班主任始终认为他是差生,经常当众批评他,施加冷暴力,让他丧失学习动力。

而另一位语文老师,非常了解他的家境,同情他的遭遇,经常鼓励帮助他。这让苦苦挣扎在贫困无助环境中的梁晓声感受到无限温暖,从而想要读好书,不让老师丢脸。

同一个学生,在两位老师的眼里,是截然不同的形象,除了老师的性格不同,与老师是否具备同理心有莫大关系。

拥有同理心,会让人摒弃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更加公平公正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以终为始,不放弃不抛弃。

影片中,爱林老师屡屡受挫,承受了巨大压力。不但学校老师不理解,频频作梗,爱人也由最初的支持转变为最后的反对,甚至提出了分手。

但最终爱林还是凭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对班级学生的高度责任感,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感化学生,取得成功。

老师的责任心,体现在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时刻关注学生,及时伸出援手;体现在以学生的安全和成长为首要任务,勇于创新教育模式,敢为人先的态度上。我认为,作为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通常能自觉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热爱教育事业,拥有勇于肩挑大任的责任意识,对待工作不敷衍,不拈轻怕重。

二是,明辨是非,不偏不倚,不以家庭背景推断学生的行为,杜绝将社会不良风气带入校园。他们知道,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人生轨迹。

三是,自觉以为人师表的标尺,检视自身行为,以身作则,洁身自好。

四是,主动思考教学创新,与时俱进,居安思危,引入先进教育理念,真正为学生负责。

想起汶川地震时,一所学校的校长组织疏导学生有序撤离,全校师生无一人伤亡。

这主要得益于,学校平时经常密集开展防范地震应急演练活动。

该校长针对当地地震频发的问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敏感度,创新推出地震演练方案,制定详细流程,并确保师生熟练掌握。当地震真实来临时,应对有序,确保了孩子们的安全,这是真正为学生负责的态度。

第三,要有悬壶救世的爱心,播下爱的种子,传递正能量。

影片中有一幕,爱林看了一位学生的日记泪流满面,为学生面临的危险忧心忡忡,寝食难安。

老师付出的点点滴滴被学生们记在心里。

后来,爱林被学校解聘,学生们自愿为她上书,最后帮助她重返教师岗位。

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发芽,促使学生采取积极行动,保护爱的化身,爱的女神,正能量在学生手中传递。

最后,爱林持续在美国各学校推广她的教学经验,使更多非白人学生受益,引发整个社会对于这种教育模式的关注。

爱的种子播散到全社会,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最终使很多美国民众自觉改善种族歧视意识,推动整个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老师的爱,应该是一种对子女发自内心的爱,为祖国培养人才的大爱。

要用关心自己孩子的方式,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及时给予关心;发现不良品质,及时关注提醒;对于学生一时的过激情绪或行为,不记恨,不打标签。

拥有一颗爱心,是一个人最弥足珍贵的品质,可以让人自觉远离负面情绪,传递正能量,从学会爱自己开始,到爱家人,及至爱世界。若缺乏爱的滋养,一个人就容易陷入孤独、忧郁、自闭,乃至自私、冷漠、仇恨中。

做一名有爱心的老师,才可能让学生成为爱的使者。

学生是一张白纸,老师的一言一行将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希望具有“三心”品质的优秀老师越来越多,用你们的同理心、责任心、爱心,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由作家》:一位优秀教师应该具备什么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