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第一章

1.供应链没有万能药,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可能会带来另一个问题

2.做任何决策都是风险与利益并存,风险可控,可承担,有对应的措施,就可以了。

3.供应链无外乎,对内优化设计,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对外优化供应商。

4.供应链管理要定期审视自己的举措是否适用于最近的政策,随着供应链发展,措施对应的也要改进,这样才能随时进步。

5.供应链三大流中的资金流,工厂不怕欠债,利润低,资金无法周转才是杀死你的最后一刀。资金往往与库存管理有关,进一步,与信息流有关。解决资金流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信息流的问题。

6.关系与链接,这个关系是对内和对外的关系。

7.好的采购,就是准时交付物美价廉的产品

8.一级供应商管理,产品的最后一道工序得到供应商,不一定要成为一级供应商。这个是从产品流出发的,我们往往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去定一级供应商。同时,我们应该关注信息流和资金流。信息流可以把一级供应商给技术难度最大的环节,资金流可以把一级供应商给利润最高的。

为什么氧化厂不能成为一级供应商。

氧化厂规模都不大,本身管理能力弱,无MRP,导致后面批量交付稳定性受影响。

氧化周期断,压铸或者机加工周期长,周期不可控。

整个产品的利润最大部分是机加工,如果把氧化厂定为一级供应商,那资金流流入流出都很大,再加上客户的付款政策,很可能要氧化厂垫资,资金周转风险很高。

积极主动管理下级供应商,不能头埋在沙里等待奇迹发生。尤其是,关键技术,关键成本,关键交付环节。需要采购方与相关方直接签订协议。

供应链末端的管理方法,1.督促一级供应商完善供应链管理2.自己管。内地企业更加注重短期利益,对供应商管理往往没有投入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依靠一级供应商管理往往不靠谱。

如何解决牛鞭效应

1.多行业降低风险,多子多福

2.外包,轻资产,转嫁风险

3.以信息换库存

造成牛鞭的原因,从前到后的不信任,自己信息的不流通。

除了供应链三大流,我们还可以通过库存来管理供应链,尤其是库存周转率指标

库存指的是从原材料到最后成品的整体库存,要解决库存问题,是要站在整体的角度解决。

库存是供应链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库存的分类:安全库存,周转库存,无用库存。

降低周转库存,主要是降低生产周期,降低库存占用时间。

通过推拉结合点的设置,将库存设置在合理的位置。保证最优。

解决库存的问题,需要从产品流,信息流这两个重点方向。前面提及,产品流可以通过精益生产,推拉结合,外包模块化等方式促进。信息流其实是更大的问题。产品信息从客户到供应商往往信息的传递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对于客户来说这个过程是不增值的。而信息流越长,对应的库存周期越长,成本增加。

另外,信息流在公司内部是通过流程来解决的,流程的低效决定了信息流时间很长,阻碍供应链发展。流程的作用應該是以最快的速度解決需求傳遞的問題,而不是一級級審批。审批太多,应该考虑的是源头为什么没有把握住,而不是通过审批解决。

信息流的快速传递,才能降低库存量。降低成本。同样的,成本和库存都是结果,不是原因,要从根本原因上解决问题。

    对于我们的工作流程的根本作用是快速,准确且低风险的传递信息中的内容。准确以及有没有风险TQE本身最清楚(同样的,如果TQE不清楚,应该解决的是如何让他清楚的事,而不是增加审核),如果TQE知道风险高,且无法决策的情况,可以升级到二级审批,如果没有,就不需要。另外,还有个审批等级问题,尽量低等级,一方面提效,另一方面,降低人力成本。

以上为周转库存,如何解决安全库存。主要是降低不确定性和和执行不力。

降低不确定性,要从关系和链接两个方面去着手。

对于安全库存,敌人主要是信息的不对称和执行不力。信息不对称主要是关系和链接的问题。执行不力,还是因为采购方经常变更需求或者经常插队补单,导致供应商预测不准,需要的不能及时满足。为了保证及时交付,只能做安全库存。解决执行不力,也应该缩短周转库存,提高效率,随时满足。

另外,造成安全库存的根本原因还是终端需求的多变性,终端需求的多变,造成的牛鞭效应,最终导致供应链末端的各种安全库存。

识别哪些是噪声哪些是模式。噪声看似烦人,需要解决,但他只是表象,不是原因。从需求的角度来说,高库存,尤其是低周转高价值的高库存,往往是因为预测不准导致的。我们要结合客户段的需求,从每天被催货,到那天反馈计化的良性循环。

采购降价三大步

嘴说。降价幅度最低,一般是3%以内,如威胁等手段,剥夺供应商合理利润,最终会导致双输的局面

精益生产和电子商务流程。整个产品形成的过程中,只有生产过程中是增值的,这部分通过生产的精益管理,可以很好的降低成本,但是更多的过程是不增值的,他们体现在信息的传递,采购流程,审批,等等。浪费时间。我们需要用电子流程来规范这个过程,缩短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管理上。这个能节约10到20个点

价值工程和价值分析,通过设计优化,降低最终的成本,这个能降低70到80个点,是重点攻关的方向。对于竖向集成好的,设计和工艺在一个公司,整体协调方便,利于推动。对于竖向集成差的,就需要供应商协调生产工艺,这个时候就需要采购从中间努力过,另外,对于设计人员,他们往往知道设计是影响成本的关键,但是他们不在乎,更在乎的是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所以想让设计降成本,那就需要给他们背KPI 指标。不能只是通过采购的关系推动,部门利益最终肯定会大于个人利益。

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是两个相互反馈的过程。在竖向集成好的企业,两个设计在一个公司,虽然是不同的部门,整体协调容易很多。对于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分开的公司,需要采购部门来链接。链接好的公司,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并行,实现全局最优,保证产品质量和成本。链接差的公司,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串行,只能实现局部最优,最终体现的是质量和成本的劣势。

电子商务水平,能够解放人员,花更多的时间在处理关系上,更好的为产品服务。请购-批准-ERP-订单-电子商务-供应商到电子商务处理订单-反馈交期-如果没有问题,采购员无需跟催。如果有问题,采购员介入处理,这样能节约很多的人力成本。对于没有电子商务的公司,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来核对订单,对账。在人力成本低下的情况,可以解决。如果人力成本上升,这部分的成本,继生产,仓储和运输外,又一个很大的问题。

说到政府采购问题,政府部门花的是纳税人的钱,需要对结果负责。但是政府采购往往对结果不了解或者说是没有明确的结果指标,这就导致增加额外的过程指标进行约束,导致成本的最终上升。反过来,政府部门以为供应商欺骗自己,加上更多的约束条件,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很多跨国公司在国内的销售价格更高,这其中并不完全是税收的问题。中兴的可靠性标准也是一个道理,大家要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指标,什么指标影响整机性能,而不是额外增加很多过程指标来约束,这样只会增加成本且没有意义。

目前国内交易成本高,不仅是因为信息化,电子商务的问题,更多的是因为供应商与客户之间的不信任,需要更多的额外风险指数来保证的,这个是中国几十年信任体系缺失造成的。信息化弱,可以通过多请几个小姑娘解决,信任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正如婚姻关系,不管哪个文明,最终都是走向了长期的婚姻制度。因为这是利于人类繁衍最经济的形式,其背后是有经济学原因的。

ERP 企业资源规划,这个是全面的从订单管理,到最后的客户的付款。MRP是物料需求计划,只是物料需求的管理,例如BOM 上的物料管理,主要正对生产计划和库管人员,属于ERP中的一部分。

整个供应链,70%的成本决定于产品设计。70%的成本来源于供应商。

你可能感兴趣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