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里的人性味道

十年前刚入葡萄酒行业时,我意识到单纯靠品尝是难以领会葡萄酒世界的。于是便决定要走遍世界葡萄酒产区,去实地体验和感悟。几年下来,未走过的地方所剩无几,除了风土、品种、工艺流程、风味特征之外,另一些经历让我刻骨铭心,匠人与大师们在创造着美味的“神之水滴”,葡萄酒也在酝酿着人性。

南非开普敦的酒庄之旅是跟团去的,那是一家19世纪建立的酒庄。在酒庄宽阔富丽的宫殿式品酒大厅里,陆续而来的旅游团队来自世界各地,排着队鱼贯而行,服务生在品酒台前熟练的为你侍酒,干红、干白、桃红你可以随意取了品尝;一位衣着整洁雍容大度的老妇人默默的注视着这里的一切,我推测她可能是酒庄的主人。不时传来的开瓶声提醒我又开了一瓶酒,我忽然诧异起来,如果每天这样,那要消耗多少酒啊。我好奇的询问导游,酒庄这样慷慨,有什么目的吗?导游说没有什么目的,他们酒庄规模很大,也许可能会遇到想代理他们酒的客户。哇,开酒庄可以飨天下人,这是何等的胸襟气度;

德国摩泽尔河谷的酒庄游是几个好友结伴而行,预订了家庭酒庄的食宿,晚上在他们楼顶阳台上喝酒,看浩瀚的星空和远处摩泽尔河面的灯火,酒兴大增,一次次“添酒回灯重开宴”,才知道是客人自己去酒庄的酒柜里选取酒,喝多少你自己记住,第二天早上跟庄主结算。半瓶就半瓶,一杯就一杯,哈哈,这是什么,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我不禁又是一番感慨;

法国勃艮第的酒庄游是让在巴黎搞艺术的大姐安排的。优美的夏布利小镇沿街有很多著名的酒庄,在一家酒庄免费品尝完酒之后,我们提出想买两支酒带走。侍酒的小伙子却说,对不起,酒庄不卖酒,如果想买他可以联系酒庄的商务,提供酒庄在中国的经销商联系方法;我们说就是想在法国期间喝的,小伙子说,那只能去酒廊或者餐厅里买了;乖乖,在我的人生经历中,竟然第一次遇到酒庄不卖酒的事情,这背后又是一种什么商业逻辑呢?

在罗马一家餐厅的经历也时常萦绕我脑海。我点了酒单上的一杯酒。服务生来倒酒的时候,我无意发现酒瓶内的存酒并不是很多,也就四分之一瓶的样子,我立刻有所顾虑,这酒存放多久了,还可以吗?端起酒杯我不断的嗅闻,想进一步确认这支酒是否已经垂垂休矣,凭嗅觉我对这杯酒没有丝毫的好感,我有些失望,当你准备好好享受一下生活的时候,这杯酒让你有点怅然若失,语言不通我又不想跟酒家争执。这时,一位更年长的侍者走过来,我听不懂他叽里咕噜说什么,他随后拿来一瓶没开启的酒,当着我的面打开,重新倒了一杯,哦,我明白了,他曾暗中观察过我,意识到我对那杯酒不甚满意。呵呵,如果我是他,就餐的又不是老主顾,我会不会装聋作哑呢?我会不会把一些存放较久有些瑕疵的酒给这些外来的食客而心生暗喜呢?

澳大利亚是新世界葡萄酒的典范,我曾经连续三年春节过后出发,游遍了澳洲的各个产区,对西澳、南澳、塔岛的酒庄印象很深。在一家酒庄品酒室墙上,满满的张贴了他们葡萄酒获奖的证书,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你想象一下那种铺天盖地的证书的震撼,我实在不认为他们是在炫耀,深切感受到他们的自信和自豪;

还有一家酒庄,品酒室是乡间的两层木楼,古朴而清净,在环圈走廊上张贴了酒庄每年夏天举办的流行音乐会的海报,有些已经发黄了,虽然我对澳大利亚流行乐队一无所知,据说,酒庄露天音乐会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几乎囊括了所有乐队,夏季音乐会是免费对周边居民和游客开放的。在音乐滋养下的葡萄酒,难道不会别有风味吗?

南澳库纳瓦拉小产区距离阿德莱德很远,驱车要五个多小时,但是红土酿就的赤霞珠很是有名。在一家家庭酒庄里我遇到侍酒服务的一位老妇人,七十多岁了,精神矍铄,很热情,脸上洋溢着真挚的微笑,衣着职业装束,我好奇她这么大年龄还在工作。她之前是在银行工作,退休了帮儿子和儿媳打理酒庄的品酒室,果园酿酒的活就不干了。她很优雅的介绍酒庄的各款酒,相当专业,她的精神状态非常令人钦佩。

在北京,法学院毕业的学弟组织了一场白雪香槟的推广酒局,仔细品鉴之后,席间就有人问到酒价,可是学弟装聋作哑就是没有正面回复,我有些纳闷,后来收看法国香槟产区的纪录片,我找到了答案,香槟酒庄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面向高端客户的推广活动中,是绝对不允许当面提价格的,天呐,香槟人太讲究了,很有境界,他们在维护什么?人的自尊和体面。

徜徉在葡萄酒的世界真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从感官到精神。葡萄酒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葡萄酒中酿出了浓浓的人性,酿出了人文情怀,传递的绝非仅仅是物质的享乐,感动人心灵的是酒家的自信、宽厚、优雅;也有酒家对客户的信任、理解和尊重,还有和美而高尚的情操。

人们需要一日三餐延续生命,而葡萄酒则是可喝可不喝之物,但是却被赋予了美好的精神追求,所以,西方哲人说“吃是为了肉体,喝(酒)是为了灵魂”。

————

作者:吴新芳,字一白,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葡萄酒里的人性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