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又有几个人的性格是完美的呢?接触了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星期,感觉收获就挺大的。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改变是好的,但是有改变起来那么难呢?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戒烟,比如拖延症,比如爱啰嗦,等等。课程中陈老师影响的把人的情感面比喻成一头大象,而理智面比喻成骑象人。我们理智面会知道我必须要改变什么行为了,要不然对我是不好的,但是光有理智是不行的,需要理智情感都到位才行。所以现在想要创造新的经验就要了解大象的脾气和秉性,要不然大象怎么可能会听骑象人的话呢!
接下来陈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心里舒适区——如何识别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是长期形成,怎么舒服怎么来,我们越是感到自己受了威胁,越是感到焦虑,我们就越需要控制感,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这就是为什么改变那么难。
“如何看清你心中的恐惧?”陈老师影响的给了开出了检查单——“心理免疫x光片”,从四个象限来分析我们内心深深隐藏的东西。1、希望达成的目标,比如想更自信的表达自己(给出的例子);2、与目标相反的行为,比如经常附和别人和小声说话; 3、潜在的好处,比如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4、内心重大假设,比如如果我发表不同意见就会引发冲突。
接下来是“如何看清限制自己的规则”:首先看清自己内心的假设,可以先问自己三个小问题,1、那些跟你目标相反的行为带给你的好处是什么?2、如果你做不一样的行为,你最担心别人会怎么对你?3、为什么阻碍改变的行为,所带来的好处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还有个小窍门可以用“如果…就…”的假设来给自己提问。这样就可以找到应对策略,1、有针对性的设计新行为,测试内心假设;2、获得新经验,引发改变。
以上全是诊断,接下来是怎么做才能改变。首先是“小步子原理:如何走出改变的第一步”:奇迹提问——问自己假想奇迹发生了,你真的实现了改变,回溯这个过程,你迈出的第一步会是什么?不去想可能的改变,这也是大象保护自己的方式,是防止自己失望。往前看,你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你会看到方法和路径。有时候改变就是这样,它像是一副多米诺骨牌,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够推动改变的那块牌,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把它推到。
然后是“环境场原理,如何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场”的力量,它就是你在一个空间里的做事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在这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场”其实是环境的记忆中,我们每个人的历史。
第三就是“情感触发原理,如何让改变自然发生”:如果你还在内疚和自责中自我折磨,你应该放弃和自己的战争了,因为只有爱和期待才能触动内心的“大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记住是先动情再说理。问题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是这种高要求背后,你对自己究竟是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感情,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最后是“第二序列改变,如何区分有效与无效的改变”:改变分两个层次 1、是作为内容的改变,2、是作为应对方式的改变。有些改变没有解决问题还会让它成为问题。建议:看你改变的动作究竟是改善了你的状况,还是维持了你的状况,甚至让你变得更糟,这样的改变就不需要,这时就需要我们的自我接纳。自我接纳说的不是追求,而是舍弃,舍弃什么呢?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这周课程的学习让我比较全面的了解了自己,也对自己不再有那么高的要求,更理性的看待改变,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去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