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我不想再被@了。

朝九晚五,这个词出现的时候,就代表着白领上班族的工作时间。

可是真的进了职场才明白,这个时间意义并不大。

六点是下班的时间,但并不意味着今日份工作的结束。

我在职场最烦的三件事,一是但凡一点小事儿都要拉个群,二是下班之后在工作群里被@,三是领导在群里发个东西要求所有人帮他转发点赞。

01

我在体制内的单位上班。

有一个好处,作息规律,假期不少。

也有一个坏处,工作时间永远弹性,所以加班不会有加班费。

昨晚,我回到宿舍换了衣服,准备去跑跑步。

刚走到塑胶跑道外,手机“叮咚”一声。

我打开一看,是一条 @所有人的信息,要求没事的人立刻去办公室加班。

我刚想说我有事,就看到一条接一条的,“收到。”

这一刻我深深理解了“内卷”这个词带给社畜的无奈。

我叹了口气,收回了迈出去的脚,安静的回了一个“收到。”

工作永远是做不完的,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老板想挤一挤,随时都会有的。

你的时间呢?无足轻重。

你想休息吗?无人关心。

我偶尔和大学同学聊起来他们的工作经历,会发现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身处不同的位置,但是不管是什么单位,工作群的状态无一例外。

“你知道吗?我每天坐地铁回家的时候,拥挤在人群中,还要和客户打电话,我就感觉,虽然我的身体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但是灵魂依然被困在那间办公室里。”

拎着公文包,举着电话,嘴上笑语盈盈地问候着客户,面上却半点表情都没有,这似乎就是地铁上最常见的一类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下班这个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回家后随时待命反而成了常态。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工作群里什么时候又会弹出“有人@你”那四个恐怖的红字。

02

我记得很清楚一次,和几个朋友下班后聚餐。

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全部都低头看手机。

可悲的是,不是在刷小视频,也不是在看新闻,一个个都指尖不停,忙着回工作群的消息。

那天直到吃完了饭,我们四个都没有说几句话。

回家后躺在床上,A突然在群里发了一句话,“你们说,我们这聚餐有何意义?”

我突然愣住了。

什么时候,自己再也没有下班后的生活了。

为什么已经过了6点,工作群里还是消息满满?

为什么我连陪好朋友安安心心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了?

我一时冲动,点开工作群,反手就是一个“消息免打扰。”

可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每隔五分钟就会看一眼手机,生怕错过领导的任何消息。

于是我又默默地取消了“消息免打扰。”

我心里太明白了,对于我们来说,做每一件事都是有代价的,就连屏蔽群消息都是。

当然,我周围不乏有轻松的同事,活得惬意、潇洒。

他们每天准点,准点下班,屏蔽工作群,对老板爱答不理。

这些人,不是过来体验生活的富二代,就是没有什么追求的闲散人。

他们不害怕得罪老板,只求自己过的舒服。

我呢?

我忍不住问自己,我要的是什么?

我不敢得罪老板,因为我怕他扣我工资,毕竟我很穷。

说到底,还是没有底气。

但是我如今这样的努力、迎合,其实就是为了将来能够有这样的底气。

就像我每天哪怕加班,回来还是要写公众号、写一样。

我在用当下,去换那个想要的未来。

03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人的生活很轻松,可那不是我。

作为一个本该朝九晚五,却最后“996”的人,我的生活和工作并没有太大的边界之分。

如果我将它分的很清楚,就会有人戳着我的背,告诉我,“你不该、你不配。”

每个人压力都很大,每个人的生活成本都很高。

而你,懒惰就会出局。

就是这么的无情。

但是,很多时候最可悲的在于,努力却没有回报。

有很多的工作看似鞠躬尽瘁,承受重压,实际上不过是沦为资本的工具,自己并不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如果真的存在于这种情况,要么走,要么夹缝求生。

比如我的工作。

稳定,但没有太大的前途。

我很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有很多,而想得到,就势必付出相应的代价。

所以,我维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也坚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纵然时间很紧张,纵然我没有太多的空闲去享受生活。

可我却实实在在觉得,心中充实。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闲下来就会有些焦虑,游戏打多了就会觉得自己该去学习一下。

所以,当我忙到没有时间去闲置的时候,我再也没有紧张感和焦虑感了。

怎么说呢,忙碌,真的很好。

这不是鸡汤,真的不是,真的真的不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班后,我不想再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