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刘敏涛两天拿下5个热搜:取悦自己,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刘敏涛

44岁的刘敏涛,忽然因为某晚会献唱中的表情管理连着上了五次微博热搜。

视频中的刘敏涛忘情唱着《红色高跟鞋》,表情动作随着音乐节奏颇为调皮地变化着,与平日我们在荧幕中看到的端庄得体形象判若两人。

段子手们纷纷赶来。

「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三分薄凉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

「姐手里拿的不是麦克风,是摇晃的红酒杯」

甚至意外地带一部尚未开播且刘敏涛不在嘉宾列表的综艺出圈,大呼让其加入《乘风破浪的姐姐》,言外之意无非是,这样的姐姐是非常酷的。

究竟是什么让已然不惑之年的她重新成为顶流?


一、中年叛逆,不相信疲惫和麻木是中年人的底色

刘敏涛,1976年生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大多数人说起刘敏涛,第一反应就是端庄、得体、老戏骨。

我们可以了解一下她扮演过的角色。

她是余华《活着》改编电视剧《富贵》中知书达理的米行老板千金陈家珍。

是抗战剧《血色湘西》救亡慈善总会工作人员童莲。

是谍战剧《伪装者》心系家国,秘密资助抗战的红色企业家明镜。

这些角色无不是把社会对一个现代女性最大的期许写在脸上,大度、果敢、知性、优雅,同样的,这些形象取悦了无数观众。

事实上,在人生很长一段时间,刘敏涛和这些扮演的角色有着相当的相似度。

从小家教森严,认真读书,中戏毕业后拍了几部大戏,在事业高峰期遇到了爱情,于是淡出演艺圈相夫教女。

如果没有意外,人生轨迹就会在一眼看得到头的平凡生活里一直延续下去。

平凡当然算不得坏事,但缺乏曲线的生活往往变得乏善可陈,逐渐疲惫和麻木,以至于平庸,甚至失去对自己的掌控。

如同她在一次演讲中举到的例子,有一次同丈夫去日本清水寺游玩,很想吃一个抹茶冰淇淋,但没能达成这个愿望,因为身无分文,只能作罢。

这个例子看似荒谬,但自己无法做自己靠山的时候,没人能给我们确确实实的安全感。

她的这段婚姻维持了七个年头后,失去了灯盏上最后一点光,光灭了,婚姻也结束了。

她开始尝试中年叛逆,这份叛逆和青春期叛逆不一样,是剥去破坏力,有着判断能力和勇气的双重加持下的做自己。

这样的叛逆让她一次又一次地尝到甜头,于是更加地敢做取悦自己的人。

如我们在最近看到的《红色高跟鞋》,44岁的她俏皮又大胆地做着动作和表情,脸上没有半点中年生活带来的疲惫,反而是无限的故事性和可能性。


二、你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公主

近日,李子柒在YouTube上粉丝突破1000万,成为首个在该平台粉丝破千万的中文创作者,《纽约时报》美食专栏也特意为她刊发了一篇名为《李子柒:隔离时期的田园公主》的文章,“就像某些末世后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李子柒几乎总是一个人,不过她似乎并不孤独,她骑马穿过野花丛中,或者提着一篮一篮的红薯站在橘花树下。她似乎不知疲倦,专注,自信,独立。

似乎一下子所有人对李子柒都抱以艳羡的目光。

然而,“公主”并不是先天优势,而是后勇居上。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小儿绕膝撒娇的年纪,她茫然无所归。

后来父亲去世,她受尽继母虐待。

直到爷爷奶奶知道了她的处境,把她接回家中。

如果没有他们(爷爷奶奶),我可能早就死了。

爷爷奶奶已然年迈,年幼的她帮着一起做饭劈柴,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农活。

14岁时,迫于生活压力,李子柒辍学只身前往城市打工。

学历浅薄的孩子,开始时只能在饭店做服务员,露宿街头,啃着馒头维持生计。后来为了赚钱,学习打碟,在酒吧驻场。

她的生活似乎从一开始就被拉到了同龄人起跑线之后,被生活的重锤百般刁难。比起取悦自己,更需要关心的是明天的粮食在哪里。

甚至刚可以不用担心“粮食”的时候,奶奶病倒了,于是她立刻放下这里经营起的事业,头也不回地回到家乡。

“打碟”技能之于田园,似乎失去了价值。

她开过淘宝店,毫无起色。

后来拍短视频,起初亦是看不到希望,也只能咬牙坚持。

从2016年3月的《桃花酒》初创,到如今的《豌豆的一生》,她的慢生活视频赢来了一批又一批观众,无数在城市中焦虑忙碌的人在她的视频中感受美好,也让国外人透过这个窗口看见中国的多样。

有人羡慕,觉得这才是生活。

有人嫉妒,认为是团队运作。

也有黑粉抓着酒吧打碟的经历不放,觉得是坏女孩。

但她并不理会,只是在田园陪着奶奶,活成“公主”。

诚然,如今的聚光灯以她为焦点,然而,灼灼烈日已经在她背上滚烫了那么多年。

有时候,不放弃也是一种高级的自我取悦。


三、一定的理想主义和恰如其分的自我为中心

前段时间,25岁律师猝死的消息令人心寒。

25岁,的确是需要上进拼搏的年纪,然而,当我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忘记了身体正在超负荷,甚至觉得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

然而,噩耗来临之前,从来都没有报钟人。

这样换来的成功值得么?

如梁文道说的:“(我们)稀里糊涂地把父母、老师、朋友、甚至大众传媒告诉你的需要,不假思索地当做是自己的需要;或是固执地认为应该坚守一个理论上不应当改变的自我,把自己变成自我的‘囚牢’”。

不懂得取悦自己,会陷入自己苦心经营的泥潭中。

这个社会上有太多太多人告诉你所谓的成功学,告诉你要培养自己的商业思维,要学会打理人际关系,要拼搏努力……

很少有人告诉你,或者你也被成功学懵逼了双眼,觉得取悦自己的事情可以再往后放放。

时光太快了,我们只会越来越焦虑,大学毕业后焦虑于工作的选择,25岁之后就开始担心婚姻,30岁还在担心事业,于是像永动机一般按着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冲刺。

善待职业发展等于善待自己么?

「善待自己和善待生活需要一定的理想主义加上恰如其分的以自我为中心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优雅而丰富的气场」

44岁的中年叛逆者刘敏涛如是说。

归根到底,任何人都应该把取悦自己作为人生的一门必修课,经营生活,经营工作,更重要的,经营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44岁刘敏涛两天拿下5个热搜:取悦自己,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