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绪分化的思考

设计了课的理论知识,可以 转化为paper进行投稿的。

“我自闭了,我裂开了”。你能够知道这个人现在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吗?当然,生活中为了让别人理解,我们会把事情的经过再讲一遍,但讲到自己的感受只能一遍遍地重复“我自闭了”“我裂开了”“我自闭了”“我裂开了”“我自闭了”“我裂开了”……有时再加上一些想法和行为,如“ta怎么可以这样”“如果ta再这样,我就和ta拼了,谁怕谁”“我的命不都是你给的吗?还给你行不行!”。咨询中也经常遇到这种来访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用“难受、不舒服”这一类概括性、模糊性的词,夹杂着各种强烈的难以触及、感受和表达的哭泣、愤怒、悲伤、无力……。

我经验性的感受中将其命名为原始的情绪团,这类的容易极易被情绪淹没同时也容易淹没身边的人,最典型的是人们普遍不喜欢爱抱怨的人。后来在何良老师的督导中,了解到学术概念中叫做情绪分化,上面例子中的人都属于情绪情感分化程度较低的状态。我还没有查到原文献,在百度百科中看了一下情绪分化的含义,觉得还行,描述的相对精准就搬过来了:在婴儿成长为成人过程中的情绪类别,由单一到多样,从原始、简单、基本情绪到复杂的高级情感的发展过程(bridges,k·m·1932)。在咨询工作中,我的督导也多次提醒我多做情感支持类的工作,多尝试帮助这一类的来访者进行情绪情感的表达——情绪命名,直到他们可以相对精准分化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我也多次留意咨询师和我的工作,她也会多次使用情绪命名的方式帮我分化,传达共情。

但关于情绪分化的概念、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学习一直都被搁置着和接受着挑战。情绪分化高的人会如何表达自己呢?(这一类人的理想化有想象过,但从未见过,只见过相对好一些的)情绪未分化的人容易易感各种情绪障碍吗?为什么呢?普通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情绪情感分化能力呢?父母如何提升孩子的情绪分化能力呢?冲动型心理危机和情绪的分化程度有关系吗?如果和同行交流,使用情绪分化完全没有问题,当和外行交流的时候,除了要告诉他们情绪分化,还要和他们举例子传达情绪分化的重要性。我说一个人只会说难受、不舒服,另一个人能够表达自己很愤怒、无力,沮丧,你觉得他们谁更能应对自己的情绪呢?谁的情绪攻击力最强呢?谁的情绪一下子容易达到顶峰变成一种冲动型的心理风险行为?

直到我读完《情绪》这本书很久之后,我在重新思考情绪分化的概念时,一个朋友给我的点评点赞。当时,我恰好在重新思考上述的问题,这个问题好像有了一个相对整合的闭环思考。

情绪分化程度低的人,对各种情绪障碍更易感、情绪的破坏性更强,更可能付诸行动缓解自己的情绪,更可能有极端行为。而这一切的原因,仅仅可能因为未分化的情绪比较难消化,未成年人更难承受,更容易在压力事件下激发面对重重困难。




情绪分化高的人如何表达自己:谈到情绪专家时,我们还要提及一个概念,那就是“情绪粒度”,即一种比其他人构建更细致的情绪体验的能力。情绪粒度高的人,能够用丰富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情绪或是感知他人的情绪,比如“棒极了”——快乐,满意,激动,放松,喜悦,充满希望,备受鼓舞,骄傲,崇拜,感激,欣喜若狂……还有“糟透了”——生气,愤怒,惊恐,憎恶,暴躁,懊悔,阴郁,窘迫,焦虑,不满,恐惧,害怕,忌妒,悲伤,惆怅……一个人的情绪粒度越高,其情绪能力也会越高,而且越不容易生病,拥有幸福生活的概率也更大。相较而言,情绪粒度低的人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饮食失调症、自闭症、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如何提高自己的情绪分化程度呢?巴瑞特教授建议我们积极学习新词汇,多读书,甚至自己发明一些情绪方面的新词,从而让大脑在预测时能够更精准地调整身体的应对状态。此外,你还可以每天记录自己的积极体验,或者偶尔故意构建一些消极情绪。比如,在重大比赛前,你可以通过喊叫、蹦跳、在空中挥拳,制造出愤怒的情绪,从而激发自己的斗志。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的分化呢?实际上,婴儿很早就形成了有关情绪的概念,这个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早。比如,你可以注视宝宝的眼睛,再睁大你的眼睛,以吸引他的注意力,然后引导他:“看到那个小男孩了吗?他在哭。他刚刚摔倒了,很疼,所以很伤心。他想让妈妈抱着他。”你可以用这种方式为孩子解读所有人的情绪,包括你的情绪、孩子的情绪、故事人物的情绪。这种详细解释的方式也有助于孩子建立完整的情绪概念系统。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情绪分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