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素质啊? ——关于素质那些事

      什么素质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具备的素质呢?而通过这些素质究竟要完成那种“活动”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呢?

开篇语

这是一本没有明确观点也没有绝对结论的想到哪写到哪的书,是以一个人究竟需要具备那些的素质才能成为“自己”为讨论话题而展开的书,但不会是那种有明确界限由浅入深的阐述一套什么理论体系,也不会是那种每一章阐述一个概念,告诉你这就是人生必须具备的七个或几个素质,拥有这些素质你就如何如何,没有这些素质你就会如何如何的书。

不是说这样的书中阐述的内容不对或是没用,只是大多数不能“为己所用”而已,市面上的励志书籍、名人传记、成功学书籍大把,似乎每一本书的观点都很有道理,可是又有多少真的改变了你的生活呢?

为什么会有“知道那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慨呢?你是否认同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出人头地呢?但为什么不能刻苦学习呢?你是否也认为努力赚钱是你现在最需要做的,但却不知道如何努力才算努力,或者你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并没有赚到钱呢?

你是否在新年的前夜给自己定了一个完整的全年计划到下一个新年前夜却没几个是实现了的呢?是的,我们总是在制定计划设定目标,往往却因为只能勉强应付生活,而最终不再计划放弃目标。你是否并不知道你到底做错了什么,但也不确定你做的是正确的呢,也许你在这本书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也可以找到那个“素质”,是的,不是“道理”也不是“能力”就是素质,想想素质的三条定义.....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已经被提出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了,至少在我读小学时就经常听到这个词,而从我读小学到现在过去了二十几年似乎素质教育仍然处在一种“探索中”的状态。虽然进展缓慢但我们的确正在逐渐地把这个概念清晰化和明确化。

直到现在素质教育仍然被认为是重要且必要的,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也明确了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指示,并将大力开展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不难看出国家层面也认为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但这些向“万金油”一样的基本方向中到底什么才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那个“素质”?我们真的理解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吗?或者说我们真的认可素质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吗?什么素质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具备的素质呢?而通过这些素质究竟要完成那种“活动”达成什么样的结果呢?接下来本书将试着一一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第一章 素质为何物

无论是为了自己过上“理想的美好生活”还是“为社会创造价值”都需要通过学习并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但现实情况是,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技能”之后,仍然不能如愿地创造价值获得收益,似乎除了“技能”,还有某种因素对能否创造价值过上理想的生活产生这重要的影响,而这个因素似乎并不属于“技能”,因此我们常把这些不属于技能范畴但的确产生作用的因素称之为“素质”

素质是一个很常用的词,但真的让你去解释“素质”是什么的时候,应该大多数人都会不知道该怎么表述。在路上遇到一个随地吐痰的人,或一个遛狗不栓绳的人,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一个没素质的人。而相对的,如果遇到一个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彬彬有礼的小朋友,我们会说这是一个有素质的孩子。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素质就是一个人的公德心和礼仪规范呢?可是既然有公德心和礼仪规范这样更明确的表达,为什么要用素质这个表达呢?而学校在公德心和礼仪规范方面的培养也一直做得很好啊,公德心和礼仪规范能等同于素质吗?说到这里你一定会说公德心和礼仪是素质的体现或是素质的一部分但不完全等同于素质。

那么我们再看看“素质”这个词还会用在哪些地方,如果一个人不爱生病,身体强壮灵活我们会说这个人身体素质很好,如果一个人做事冷静沉着,遇事不慌不忙从容不迫我们会说这个人心理素质很好。但身体和心理素质很好,就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程度在高点可以称为身体强壮、心性顽强之类,同样这并不完全等同于素质。而诸如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描述中似乎都可以用“素质”一词进行概括,我们可以称之为“综合素质”,而换一个词称之为“综合能力”似乎也能说得过去,但“素质”等于“能力”吗?似乎也不尽然。

《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为:“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素质应是第三个定义。那就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在这三个关于素质的定义中前两条的定义都是对一个既定事实的表述,在这本书中要讨论的内容更符合定义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表述,找出那些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的素质。但是前两条定义中所指的①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②事物本来的性质。对我们又有什么意义呢?

继续来说定义③,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我们要通过教育掌握哪种基本条件,完成哪种活动呢?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引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所述:“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者的工作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受教育者当然是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说的再确切一些就是成一个可以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创造价值而在其中生存”的人。是的,接受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掌握能生产价值的能力,通过所产生的价值从而在社会中得以生存,或获得在社会环境下生存资源的必要条件。

这样的描述似乎太过刻板抽象,那就换一个生动的说法吧,通过接受教育过上理想的美好生活。为什么不是通过接受教育得到满意的工作或为社会创造价值呢?前者听起来似乎更利己一些,而后者听起来似乎更崇高一些,而每个人在说的时候总想把自己表现得更崇高一些,而听的人大多会理解的更利己一些。所以这两种说法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无论是为了自己过上“理想的美好生活”还是“为社会创造价值”都需要通过学习并掌握某种“技能”来实现。但现实情况是,我们通过学习掌握了“技能”之后,仍然不能如愿地创造价值获得收益,似乎除了“技能”,还有某种因素对能否创造价值过上理想的生活产生这重要的影响,而这个因素似乎并不属于“技能”,因此我们常把这些不属于技能范畴但的确产生作用的因素称之为“素质”

似乎我们至今还没有明确找到哪一个或那几个“素质”是对人过上“理想的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究竟什么样的素质是完成“实现理想的美好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似乎都有作用,又不够具体。

第二章 “什么都不想了,搞钱!”——

所以在大多数把“什么都不想,搞钱!我只想搞钱!”之类这种明显是“利己”主义的“信条”奉为至理名言的人往往是搞不到钱的。至此我们通过“搞钱”这个话题,找到了一个叫“利他主义”的事物,暂且把它算作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吧。

 “什么都不想了,搞钱!”,这似乎是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人都信奉的“真理”,至少听起来比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的更明确一些,因为在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的大部分需求可以通过“钱”来获得和实现。但“钱”怎么搞来这件事似乎是没什么明确的方向和一定有效方法的。当然也有些人对“搞钱”是不屑一顾的;而在这些不屑一顾的人当中,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应该就是那个做线上购物平台的马大佬,马大佬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对钱不感兴趣,并当即遭到了主持人的“白眼”。因此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个谈资,并把这件事当做一个反讽的梗,一个非常有钱并且看起来非常热衷不断赚钱的人说自己对钱不感兴趣,多讽刺啊!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是那些自己认为他的一切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他真的对钱不感兴趣?钱只是他因为某种行为而产生出价值的一种具体有型的表现呢?为什么他可以“搞到”那么多的钱呢?他的钱是怎么来的呢?他所做的东西是不是确实提供了有价值并被需要和认可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他确实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而因此所获得的“钱”又证明了这个事物的价值和需要程度。

所以怎么“搞钱”的答案似乎也很明了了;如果把“钱”认为是一件事物价值的具体有型的体现,那怎么“搞钱”就是提供有价值有事物的一系列的行为过程。而能实现这些行为过程的素质就是创造价值所需要的素质。所以很多赚到钱的人自己的确没有把“搞钱”作为行动的目的,他们只是做了产生价值的事情,这从所表现出的结果上看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内在的源动力行为导向却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创造价值是以“利他”为目标的“付出行为”,而搞钱是以“利己”为目标的“索取行为”。而这种区别会直接影响在做事过程中的行为方式,从而让同样的事情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好比一个人做的麻辣小龙非常好吃,朋友吃完都说好,并建议他把自己的小龙虾做成商品进行销售,一开始他都以自己吃的标准在制作销售的小龙虾,价格公道、味道可口,小龙虾一经面世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他的小龙虾很快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而他也因此赚到了一些利润,很快他的小龙虾生意就在周围打开了局面。

偶然有一天因为小龙虾的原料中有两只没有坚持到下锅就死了,但订单已经接满了,他只好用把最后两份小龙虾每份少放一只的方式完成了当天的订单。之后他发现买走最后两份小龙虾的顾客并没有察觉自己的小龙虾少了一个,仍然很满意地吃完了。但最后这两份小龙虾的利润却比其他的小龙虾高出了一些,或者说成本比其他的小龙虾低了一些。

自此他就发现了一个可以“赚更多钱”的秘密。一开始仅仅是把一小部分的小龙虾少放一只,最后每一份小龙虾都比原来少一只,但价格仍然不变,但渐渐供不应求的情况没有了,直到有一天再也没有一个人去吃他的小龙虾了,最终他的小龙虾生意坐不下去了,而他事后总结的原因是:小龙虾已经过时了,大家都吃腻自己的小龙虾了,所以生意惨淡无法维持了。他并不认为是因为自己为了赚更多钱偷工减料而造成最终的结果的,只是因为没人爱吃他的小龙虾了,但直到现在“小龙虾”任然是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只是他的小龙虾无人问津了而已。

虽然这个例子很俗套,似乎每个人都懂得其中的道理,任何一个公司的宗旨信条上都会有诸如“诚信为本”、“诚信赢天下”、“质量就是生命”“顾客就是上帝”之类的信条。似乎大家也非常认可这样的宗旨和原则。但事实却是,绝大多数从兴盛走向衰退的企业都和那个卖小龙虾的例子一样,认为那点节约成本的小手段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市场风向变了,自己只是因为“风向”改变而被牵连的无辜的“受害者”。

但不论外在因素看起来有多大不同,其本质都是“利他”和“利己”之间的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被打破了所造成的,无一例外,也许并不是所有的小龙虾都都会因为少一个就导致销量惨淡,但在这种“利己”原则的驱使下,小龙虾可能从少一个变成少两个,如果小龙虾已经不能再继续少下去,他又会打其他成本的主意,比如用个头更小更便宜的小龙虾,或者减少调料配比之类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或直接提高价格。往往这种试探一旦开始就会无限地进行下去,最终的“生意失败”结果仍然必然会发生。

而另外一些表面看起来不是因为节约成本或定价过高而导致的失败本质仍然是“利己”原则导致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手机巨头诺基亚的失败。诺基亚的失败几乎是在风头无两的情况下瞬间发生,甚至连诺基亚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因为诺基亚自己没有能力跟上智能手机的更新迭代速度,失去了先机而导致的快速衰落,但对手的产品并没有藏着掖着,作为当时手机界“一哥”的诺基亚完全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开发出与竞争对手相抗衡的产品,并且当时的诺基亚在口碑上没有任何一个竞争对手可以与之抗衡,但诺基亚却在自己“利己”主义的驱使下作出了他们认为正确的选择。

而这个自己做的选择直接导致了它快速的衰退。诺基亚作为一个成熟的大公司,和大多数公司一样,他们会不断地以自己对未来的预测为依据提前开发出新的产品,并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提前将这些产品根据他们的对市场的判断进行生产制造,他们认为新产品一定是符合消费者预期的,而且新产品在性能和品质上的确超越了原来的产品,如果没有竞争对手作出了颠覆性改变的产品他们的新产品依旧可以继续保持不错的销量。

但是,这并不代表是因为对手的颠覆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导致失败的是他们在“利己”原则的驱使下“不舍得”放弃原本投入精力和资源所打造的产品,在竞争对手推出颠覆性产品时自己仍然选择继续按计划推出自己认为不错的新产品去和对手的产品同台竞争。直到这种错误将他们拉入无法挽回的地步,当然在过程中诺基亚也是不断在作出调整和改变的,但“利己”原则却始终让他无法果断的放弃原先所付出的成本,坚持在“塞班系统”的基础上开发自己的新品。而他的“对手们”很多却没有像他一样执着,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星,同样作为传统手机行业巨头的三星在智能机时代一来临的时候就选择与谷歌合作并开发出了使用安卓系统的新产品。

同时因为安卓系统的开放性和颠覆性,同一时期又新生各种各样搭载安卓系统的手机品牌,这些新品牌之前大多都从未制造过手机,但到现在却发展成了新的手机行业的巨头。而那个“执着”的曾经的行业王者却早已悄然退场。这件事情在解析起来寥寥几句就可以说清楚,而且大多数人也完全可以理解并认可其中的原理,但就这么简单的原因就可以把一个行业巨头拉下顶峰,而这一切的发生本质愿意和“小龙虾“”的失败原因完全一样。

但“利他”和“利己”的微妙平衡却不是用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有的事情看起来是“利他”的但本质却是“利己”的,而有的事情所有人都觉得是“利己”的但本质却是利他的。而清楚地分别这种本质则是决定一件事情最终结果的重要因素,或者说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一定会有人看到这里认为这本书也是一本宣导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齐”的书,后面将大谈“如何赚钱,赚钱的方法,有钱人的思维,富人的思考”等陈芝麻烂谷子内容,甚至比那些还要“肤浅”。

这样想似乎也没毛病,这本书一定不会是讲“色即是空、无为而为、学而时习之”这样圣贤大道的。这本书在前半部分会找一些大多数人熟知的事物来阐述关于“素质”和“素质教育”要了解的一些概念。从而让读者通过这些事物对这本书要阐述的内容达到一定程度的认知同频,但这些事物本身又有很多除此以外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样读起来可能要比读“马列哲学”或“财税知识一本通”来的有趣些。可以肯定的是,读完这本书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许读完这本书再读“马列哲学”时觉得也不那么枯燥也不一定呢。而这就是这本书所产生的价值,所以价值的体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价值的根本是解决了某种问题和满足了某种需求,“钱”只是一种相对直观有形的便于理解的价值体现。

所以在大多数把“什么都不想,搞钱!我只想搞钱!”之类这种明显是“利己”主义的“信条”奉为至理名言的人往往是搞不到钱的。至此我们通过“搞钱”这个话题,找到了一个叫“利他主义”的事物,暂且把它算作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吧。

那么那些擅长搞钱的“大佬”们还具备了哪些创造价值的素质呢?这个貌似是一个张嘴就来的“送分题”,随便“百度一下”就可以看到成堆的“成功三要素、决定成功的五个必备因素、某某成功的心理秘笈”之类的文章和内容,也有直接指出诸如“自信、沉稳、强大的执行力、情绪管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类的说法和理论;随便找个人都能说上几条你挑不出毛病的成功“必备”的素质来。但是为什么“成功”的人的比例却总是非常小,并且有很多人又说“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呢?

有一类读物叫《成功学》(成功学似乎不能被明确地被归纳为一种学科,虽然都叫成功学但其中所教导的内容很多元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学科的理论如心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内容,这些都是可以影响成功的因素但又不单纯仅对“成功学”所指的成功起到作用)。有一种教导人“成功学”的职业叫成功学大师,这类书籍和这类大师所教导的理论似乎又是那么的无懈可击让人感到激情澎湃,让接触它的人似乎在至暗的黑夜找到了一盏指路明灯。但你听过那个真“大佬”是因为听了那个成功学大师的教导或看了那本《成功学》著作而取得成功的吗?应该没有吧?

至少没有人承认自己仅仅是因为某种《成功学》的教导而取得的“成功”,当然很多人已经意识到通过只学习成功学并不能真的成功,所以近年来“成功学”的价值也在逐渐缩水。是的“成功学”是有价值的,看看成功学书籍的销量,和成功学大师举办的付费演讲就是其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所以即便饱受争议但我们依然不能否认它存在的价值。而那些成功学书籍的作者和成功学大师们,也通过创造成功学这种事物所产生的价值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在这段话的前半段似乎并不认同成功学的作用和价值,而后半段又直接说成功学是有价值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但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取得“成功”确实不能只靠学习“成功学”实现,但成功学的产品也确确实实有很多人真金白银的去买单不是吗?那么成功学能让人买单的价值是什么呢?你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包治百病的神奇药丸,虽然不知道原理也不知道药效,但似乎对任何病症都能起到一些作用,当你自己也不确定你的病用那个药能治好的时候,你愿不愿意花一个不大的代价试试呢?万一有效呢?即便吃了没有什么变化你会很失望吗?应该不会,因为你本身也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不是吗?那这个药丸的价值是什么呢?你为什么会买单呢?当然现在似乎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有什么药是可以“包治百病”的,却仍然会相信另外一些和“包治百病”逻辑相同的事物,比如:“占卜算卦”、“求神拜佛”这些真的管用吗?我也不知道!

话题说到这儿你有哪些收获呢?你有多少次先入为主地推断了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呢?你又有多少次否定了内容的观点呢?你确定你可以不带任何主观意识地读到这里吗?你意识到你的主观意识对你的判断有多大的影响了吗?答案是不是很惊讶?如果你的答案是你并没有带入多少主观意识并且平静地读到这里,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可以尽可能保持客观看待事物的素质,而这个素质的确是你需要的。但也许你并没有你自己认为的那么客观,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种素质对自己有多大的影响。

第三章:主观的“标签”

而这些标签最终让我们“如愿以偿”的成为一个普通人,一个生活在焦虑和不满、不停被动遭受社会“毒打“无辜的普通人”,然后你会说,没办法这就是命,如果我爸是“谁谁谁”那我一定不是这个样子,如果社会是怎样怎样我就不会是这样的,总之原因并不在自己,是外界那些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可是那一个个趋利避害的选择难道不是我们自己选的吗?

“你还小喜欢锡纸烫和腹肌,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开着迈腾放着单位通行证谈吐得体的男人有多香。”——相信有很多人都看到过这句话或类似的表述吧?你看到这句话时是会心一笑还是嗤之以鼻呢?其实无论会心一笑还是嗤之以鼻,你都被你的主观意识给带走了。你还小(不懂事)喜欢锡纸烫和腹肌(锡纸烫和腹肌有什么问题吗?隐喻了什么呢?)等你长大了(长大了真的就懂事了吗?)你就知道开着迈腾(为什么是迈腾?)放着单位通行证(什么单位需要通行证?)谈吐得体(怎样算得体呢?)的男人有多香(体味?)”。

 神奇吗?为什么你一看就知道这句中所有的隐喻和背后所要表达的观点呢?为什么能通过发型、身体器官,车型甚至一个通行证就能判断一个人的体味是不是香的呢?没错,这就是主观意识强大的贴标签功能发挥的作用。写这段话的人应该所隐喻的那个烫着锡纸烫有八块腹肌的人是清华大学金融学博士,看这段描述的人大概也不会认为那个着迈腾放着单位通行证谈吐得体的男人也可能是车上放着西郊农贸市场通行证谈吐得体的农贸市场的谢顶保安队长老大哥。但是为什么不能是这样呢?你现在还认为自己是一个客观的人吗?你是否会说这是因为自己生活经验丰富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强,难道这不是优点吗?难道真的要像一个7岁小孩看到这段文字时的反应才是客观的吗?这种客观又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呢?

好吧,我们先不说拥有这种“保持客观”素质会给你什么样的好处,我们先看缺乏这种“保持客观”的素质给你造成的麻烦吧。不论你处在哪个年龄段,你一定买过一些你当时觉得是捡了便宜但买了之后又似乎没那么喜欢甚至有点后悔的东西吧?比如一双配色很丑,但比原价低很多的球鞋。那么是什么让你有了捡便宜的感觉并最终买单的呢?是不是你事先要知道这双鞋原本的价格,而现在的价格要比原本价低的多,低到你足以抵消对配色不满的这个“否决项”,然后做出了买它的决定;但卖了之后却因为觉得这双鞋实在是“太丑了”所以没穿几次就会被扔到角落不再问津了,然后以“这双鞋几乎没穿过”的理由送给一个因为不用花钱所以不介意配色丑的人。

但回溯这个过程,你是否确实花了钱,但并没有真正的使用这双球鞋呢?那是不是等于你自己花钱买了双鞋,却送给了一个并不会领你“送鞋之情”的人呢?导致这一且的起因是否都是因为你先认可了鞋子“原价”即是它实际价值的后,才会认为现在的价格是有便宜可捡的。看到这里你是否又会心一笑表示这种套路你早就知道了,而且早已经不会再上类似的“当”了?可是你真的能做到买每一样东西都不考虑“性价比”吗?或者你买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性价比”最合理的吗?你认为你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理性且客观的吗?到底什么才是你购物的标准和原则呢?大多数人的回答应该是“看情况”!对吗?

但是买球这个例子不就是在“看情况”的原则下做出的选择吗?主观认为配色丑,但是“理智”又告诉你这双鞋“性价比”高,所以你最终做出了那个“理智”的“错误”选择,因为主观感受实在接受不了它的丑。那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你认为这个配色“丑”而且丑到你不愿意穿它的程度呢?你是通过什么来认定这个配色丑到穿不出去呢?这难道不才是让你有了钱白花了的感觉的真正原因吗?同款不同色的球鞋在功能上有区别吗?难道穿白色球鞋会比穿红色球鞋跳地更高、跑地更快吗?那么你又会说为什么同样的球鞋只是因为配色不同所以有的一鞋难求而有的却打折处理呢,难道大多数人不都认为某些配色好看某些配色不好看吗?这不是很正常吗?

没错,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认为,所以才有配色这回事,所以才会有人愿意花高出原价很多的价格买一双配色好看的球鞋,或“限量版”之类概念的球鞋,也有很多球鞋因为配色被认为不好看而无人问津打折贱卖。你是否会想,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难道这有什么错吗?难道爱美也是错吗?

那我们换个同样跟“配色”有关的例子吧,你应该多少听过美国白人警察枪击黑人平民的报道吧?同样因为颜色美国白人给黑人贴上的“犯罪者”的标签,在毫无依据的情况下就选择了开枪。那么你还觉得对“配色”的主观喜恶(wu)没什么大不了吗?不是有很多的白人都认为黑人比较“丑”吗?我想你应该不会再坚定地认为“配色”本来就有“美/丑”之分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了吧?

而那个白人警察和黑人平民因为“配色”而造成的麻烦就没有你买了一双“丑”球鞋那么容易解决了吧?虽然事情的程度不一样,但导致事情发生的本质原因却是一样的。如果不是不带有“好/坏”标签客观,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客观,无论“美丑”还是自己所谓的“性价比”都是你自己的主观意识,在主观意识的“指导”下你大多数时候只能陷入因判断失误而制造麻烦中,而一各个因主观意识而制造出来的小麻烦最终会让你的人生经历变得一塌糊涂。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有的人在读书时的偏科,造成偏科的原因有很多,但不能客观地对待课程是主要原因,你是否曾因为不喜欢一个代课老师而干脆放弃那门课程?你是否又因为喜欢一个老师的教学风格而喜欢上一门原本不喜欢的课程?但是一门课程无法通过考试是任课老师的损失大一些还是你自己的损失大一些,这个问题应该不需要回答了吧?也许还有一种可能是你对一门课程本来就没有天赋所以无论怎么努力就是听不懂,学不会,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没天赋。

确实有天赋这回事,但我可以保证可以看这本书到这个地方的人一定不因为天赋不够而导致的偏科(当然体育课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没有先天的身体缺陷,也不会因为天赋导致考试成绩不合格)。因为可以读这本书到这个地方的人理解能力一定是合格的,如果理解能力没有问题且你的任课老师不是靠心灵感应的方式授课,那你一定不是因为天赋不够所以学不会的。还有一种非常普遍原因是你觉得这门课程或这个领域的知识“没用”!是啊,这些课程真的有用吗,我真的用地到吗?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有必要那么多年地去学习英语吗?我似乎没什么需要接触外国人的场景啊,而且大多数的中国人不都没有出过国照样过得好好的吗?如果外国人来中国他们可以学中文啊!为什么一定要我学英文呢?”类似的还有“”我为什要学解方程式、微积分呢,我会加减乘除就够了呀,现在计算器那么先进我为什么要用口算、心算那么脑筋呢?”“我又不当诗人为什么要研究晦涩难懂的古文呢?”“我又不搞原子弹为什么要研究那个深的物理化学呢”

上面说的这些有问题吗?似乎没错,好像学这些东西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然后通过份数把资源重新分配,所以一直有一个形容这个现象的词叫“应试教育”似乎学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这又是一个尖锐的问题,那些课程真的除了应付考试就没有什么用了吗?这个社会不还是普通人多吗,这些知识对普通人确实用不上多少?

但是这些真的是事实吗?乔布斯如果不学数、理、化到一定程度能开发出软件,制作出硬件,创造苹果公司吗?马大佬如果不学英语能去美国看到互联网的价值,最终创造阿里巴巴这个企业吗?许你又会说学英文的多了但不都是马大佬啊,难道马大佬的成功最大的原因不是因为时代所创造的机遇吗?

你看,我们是多么的主观,并且我们能为我们的主观找到如此之多“无懈可击”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但这些理由真的事实吗?你是通过什么来确定一门学科的有用没用和难易的呢?难道这些学科操作起来真的比你在6.1英寸的小屏幕上控制一个虚拟小人儿战斗要难吗?其实这二者并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只是你的主观意识给他们贴上的标签而已。

而这些标签最终让我们“如愿以偿”的成为一个普通人,一个生活在焦虑和不满、不停被动遭受社会“毒打“无辜的普通人”,然后你会说,没办法这就是命,如果我爸是“谁谁谁”那我一定不是这个样子,如果社会是怎样怎样我就不会是这样的,总之原因并不在自己,是外界那些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可是那一个个趋利避害的选择难道不是我们自己选的吗?而且每一个都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啊。但为什么结果看起来我们并没有选对呢?那到底应该怎么选才是正确的选择呢?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为事物贴上的“标签”上都写了什么,一双“丑”球鞋,一门“没用”的课程,黑人应该是“坏”人,白人应该是“好”人。这些标签上总会有一个有反义词的形容词搭配一个定义事物本身的名词。比如说丑球鞋,丑是形容词,球鞋时名词。课程是名词,没用是形容词,好坏是形容词黑人、白人是名词。在我们强大的联想能力的加工下,最终将形容词直接融入的名词中,就产生了标签。比如迈腾+通行证+彬彬有礼的男人很香。

迈腾和通行证本来是两个名词,但我们却能联想到稳定的工作甚至权利,拥有稳定工作还拥有权利的男人很“香”。然后就有了开着有通行证迈腾、彬彬有礼、以谈恋爱为由欺骗大龄单身女青年钱财的骗子;还香吗?骗子利用了什么?利用的不正是大龄单身女青年的标签体系吗?大龄女青年不正是相信她们贴的标签在向她展示是真相吗?带有区分“好/坏”形容词标签能展示的永远是自认为的真相,但这个真相都是你自己虚构出来。而真正的真相需要先把标签上的形容词和隐藏在名词中的形容词撕掉才能看得到。

没有通行证的迈腾就成了一台合资中级轿车,开这台迈腾的人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白领或一个滴滴专车司机,仍然彬彬有礼,但还那么香吗?如果还香,香到被骗也心甘情愿,那就是真爱!如果不香了,那可能香味是“通行证”散发的,去发通行证的单位找香味应该更容易一些。至少那里的门岗会替寻香的女青年们先验证“通行证”是不是真的。这样看来去掉标签上的形容词是不是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起来,而没有形容词的修饰事物的本质是不是会变得清晰起来呢?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是不是一种你需要的能力呢?是不是我也不知道,这要问你自己。

也许你又会说,即便通过去掉标签上的喜恶形容词可以解决一些麻烦,和避免一些麻烦,但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就是无处不在的通过喜恶形容词趋利避害的生活啊,没有了喜/恶生活不是也会缺少很多乐趣,没有了喜/恶难道麻烦就真的不存在了吗?这可能吗?

首先喜恶本身不是客观存在,它只存在于每个人的主观意识中,有人喜欢白色的汽车,有人喜欢黑色的汽车,但你能说同款的白色的汽车就比黑色性能更好吗?或白色的汽车就比黑色的更省油吗?也有一种观点说白色的汽车比黑色的汽车在夜晚行驶时更安全,所以白色更好一些,那么对汽车安全最为注重的各国元首座驾为什么多为黑色而用白色的却很少呢?类似的说法还有白色吸光要比黑色少所以夏天白色的车里会比黑色的凉快一些,但是真的可以凉快多少呢?真的可以凉快到你不开空调也不热的程度吗?

你看,当你主观喜欢一个东西时你所找到的依据往往是根本经不起推敲的,而你不喜欢一个东西是你的依据也是经不起推敲的。那么喜/恶还真实存在吗?白色的车和黑色的车是真实存在的,但白色的车就比黑色的车好就是一个主观制造的假象。当你意识到真实是什么是,那些因假象所制造的问题和麻烦就会很容易被解决掉不是吗?但如果你没有找到真相而不停的在你主观制造出来的假象上费工夫,那你觉得你费的工夫能起到作用吗?

第四章 “标签”指挥的行动

HR看重的就是这些无法修饰的事实,而不是那些自吹自擂的辞藻。这些自吹自擂的辞藻就是HR要先撕掉的假象标签,留下那些事实自然会告诉HR这个应聘者是不是他们需要的。

每个找过工作的人应该都投递过简历吧?你的投递的简历上是否也有以下描述:优点:性格开朗活泼,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乐于助人,有同情心,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沟通能力强,吃苦耐劳、积极上进、愿意与公司共同成长进步,为公司的发展做贡献。

这些描述真的是一份简历不可或缺吗?似乎大多数人在毕业时投递的简历上都要把这些内容填上去,但HR会真的把这些内容作为评估的依据吗?有人会说这表达的就是自己真实的情况和工作意愿啊,但为什么很少有人会在简历上写性格内向腼腆、不善交流、在生人面前比较羞涩不爱表达,喜欢独处、想找一份轻松离家近不用加班最好可以双休的工作呢?这难道不是很多人真实的情况和工作意愿吗?似乎填上这些内容唯一真的起到的作用就是让简历看起来饱满一点,字多一点。而这样填简历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都是这样填、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要用这些词尽可能地让简历变得丰富一些,这样才会给HR留下个好印象;得到这个工作的机会可能更大一点。是这样吗?

可是,是谁告诉你HR喜欢饱满的简历和在简历上堆叠华丽的自吹自雷辞藻的呢?难道这个HR曾经是一个语文老师,对华丽辞藻有莫名偏好?那是什么原因让你这么写你的简历的呢?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因为大家都这么写,而且确实很多应聘成功的人简历也是这样写的呀。

但你确定他应聘成功的原因是他这么写了简历有关吗?一定不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就不会同样地写了这些内容,有的人应聘成功了而有的人却没有,对吗?那到底HR是通过什么判断哪些人是他们需要的,哪些人不是呢?我们把华丽的自吹自擂的内容剥离掉看看还剩下什么——身份信息、从业经历、毕业学校以及专业、技能等级这些内容对吗?一个HR在招聘一个岗位时最关注的难道不是这些吗?你应该不会否认吧。那么你想应聘成功在简历这个环节难道不应该最需要突出的是你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相关的技能掌握情况吗?

也许你会说,这些内容只能如实写,没有办法修饰啊,即使修饰了也无法改变这些内容的本质啊,难道要写本科就读于教学气氛融洽,校园环境优美的某某大学,曾在同事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的某某公司担任光荣的保安队长一职?这样写别人可能会认为这个人有什么精神方面的问题吧?是的,HR看重的就是这些无法修饰的事实,而不是那些自吹自擂的辞藻。这些自吹自擂的辞藻就是HR要先撕掉的假象标签,留下那些事实自然会告诉HR这个应聘者是不是他们需要的。

相反,如果一个HR看一个简历,先看字迹是否工整,用词是否得当,语句是否通顺,并以这些内容确定是否要招聘这个人,那这个HR的老板应该会建议他去当一名语文老师,HR的工作也许并不适合他。正常情况下是不是应聘基本不会遇见这样的HR呢(当然如果应聘的是文字方面的工作除外)?可是你为什么默认你遇到的就是这样HR呢?不用否认,如果你也在你的简历上写过这样的内容那就说明你是这么认为的,或者你根本没有想过HR究竟想在简历上看到什么信息。那么HR的工作是否需要具备保持客观辨别主观的素质呢?

看完上面的内容你有没察觉到一个问题,也许你察觉到了很多问题,这其中有没有这个问题:这些很少被自己察觉的主观意识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被忽视的主观意识,而大多数人竟然对很多事物有相似或完全相同的主观意识呢?这些主观意识是什么时候跑到你的脑袋里并被你毫不怀疑接受的呢?

第五章 标签的来源--相互投射的“利/弊”信息

这些充满等级、层次、好/恶的观念是造成现在大多数人的很大一部分烦恼的跟本原因,这些不断灌输到每个人脑袋里的带有等级层次的好恶观念让人们不断的以这些事物为标准判断自己和其他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是“尊贵”的还是“卑贱”,在不断追逐这些“等级”、“层次”的过程中,最终把“搞钱”作为了解决一切烦恼的终极解决方案。

有没有发现前面的内容经常出现“大多数人”这个词?是的,其实你的主观意识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大多数人给你传达的信息,你只是在不加分辨的接受这些包含“喜/恶”观念的信息并反复加强这些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喜/恶”观念,让这些观念最终成为你自己认可并坚定相信的“真实存在”。你在接受这些信息时的并不会意识并察觉你正在接受它们,所以你现在也很难回忆起来这些观念具体是什么时候被自己接受并认同的,对吗?

就像写简历要写“性格开朗,乐于助人”一样,我们并不会认为只是因为看到别人写了所以自己也写,但大脑并不会承认自己的行为是没有依据的。或者依据仅是因为别人这么做,而自己不知道为啥只是跟从效仿,但大脑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行为是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效仿。所以我们的大脑一定会找到某种理由认为这是自己行动的依据,而在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自己认为是需要做事情都是因为看别人都在做所以自己就这么做。而且,还会找到充分的理由说服自己的确需要这样做不是吗?

没有那个吸烟的人天生就有烟瘾吧?如果问每个烟民第一次吸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时,他们大多会告诉你是朋友给了他一支烟,让他试试,他就试了试。那么第一次吸烟什么感觉呢?真实的感受一定是非常的呛口很难受,不会有那个烟民告诉你他第一次吸烟的时候在烟进入口腔的那一刻感觉极为美妙飘飘欲仙的吧?可是难受不是应该就不会继续尝试了吗?为什么他最终成为了一个烟民呢?原因多数仅是因为周围的人在吸、或他的好朋友在吸而且看起来非常的享受或看起来并不痛苦或有什么危险而已。至于同样的感受是“享受”还是“折磨”,就要看“大脑”把这种感受放到“利/弊”的那个阵营中了。

而每一个烟民不是也会习惯在抽烟时把自己的烟分享给周围的人吗?如果有人表示拒绝,他还会热情的劝对方两句。他的这种劝,一定是真诚并且善意的,虽然每盒烟的包装上都会有“吸烟有害健康”的提示,但劝人抽烟的人一定不是因为要恶意残害对方的身体才劝对方吸烟的。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做过多对于吸烟有害健康的思考,只是一种在长期接受“烟要跟大家一起分享”的信息而做出的自然投射反应,并且自己认为这是善意的表达。大脑虽然总是喜欢给事物贴上“善/恶、好/坏”的标签,并认为自己始终是尊重标签指引的,但往往并不是这样。

类似的事情还有“如果你没有房,丈母娘就不会把女儿嫁给你。”这个似乎成为当代全国丈母娘达成的一个共识,而丈母娘们又是什么时候达成这个共识的呢?大概是在房地产商品化之后吧,可是在房地产商品化之前为什么丈母娘没有把房子作为结婚的硬性条件呢?在此之前不是很多夫妻都是跟自己的父母住在父母的父母留下的老房子里吗,可是为什么现在的丈母娘就一定要让自己的女儿组建的小家庭必须有单独的房子呢?当然如果说理由,又是无穷无尽且无懈可击的。也没有哪个丈母娘会给女婿们质疑的机会。

但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大多数人都认为结婚必须要有房子,大多数人也都认为“大多数”人这样认为的,而不是真的先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得出结婚必须要有房子的结论。而另外一些认为结婚不需要买房子的人同样也是因为听那些认为结婚不需要买房子的人说结婚不需要买房子的理由而认为结婚不需要买房子的,理由也很充分无懈可击。每一个人都在不断接收自己所认同的信息,同时不断地发表自己认同的信息,但为什么认同这些信息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观察到的“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而已。

但很少人会承认自己是“从众”的,并且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善于独立思考并且是有个性的,但善于独立思考和有个性这样的概念却来源于“大多数人”表示喜欢这具有两种品质的,但“大多数人”并不真的喜好,你看那些喜欢自己男朋友有个性的女孩,一定不喜欢他个性的男朋友因为不认同结婚必须买房的大众观念而不给自己买房子。

那么你找到这些形成主观意识的喜/恶观念是从哪里来的了吗?

他们都来自于我们每天或主动或被动所接收到的信息中,而这些信息都在大量的堆叠和使用富含喜恶观念的形容词,不仅如此,信息的制造者们为了更加强化这些喜恶观念的程度还在不停的制造新的形容词并给许多的名词赋予新的意义。最终让我们对本身没有好坏之分的事物产生了好坏之分,并认为这些好坏之分就是事物的“真相”而这些好坏之分最终成为了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行动依据,让我们在这些虚无的“真相”中不停的做着趋利避害选择和行动,给自己制造着一个又一个原本不存在的麻烦和障碍。

比如刚需住房、豪华景观大宅、城北精英聚集地、尊贵的梅赛德斯奔驰车主、成功男人开路虎、纯天然无污染的山泉水、时尚达人必备单品、优雅的女人一定要有香奈儿,男人一定要有一支劳力士,请客喝茅台是对客人最高的礼遇......

熟悉吗?认同吗?真的吗?

你想成为精英吗?你想变得尊贵吗?你是成功男士吗?你是时尚达人吗?你是优雅女人吗?没有劳力士的你确认你还是成功男人吗?请客不喝茅台你尊重你的客人吗?

这些充满等级、层次、好/恶的观念是造成现在大多数人的很大一部分烦恼的跟本原因,这些不断灌输到每个人脑袋里的带有等级层次的好恶观念让人们不断的以这些事物为标准判断自己和其他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是“尊贵”的还是“卑贱”,在不断追逐这些“等级”、“层次”的过程中,最终把“搞钱”作为了解决一切烦恼的终极解决方案。

而另外一部分的烦恼也是来自信息:比如,《某中学生被送ICU抢救,血液竟然变成了“猪油”家长称其近几个月指出外卖!》《震惊!原来长期吃猪油会得这种病,你还敢继续吃猪油吗?》,《一男子经常熬夜,体检查出肝癌晚期》。《专家指出饮用刚烧开的水会引发口腔癌或食道癌》。在接收到这些信息时我们会产生“恐惧”的感觉,这些信息中所表达的内容都是因为某种原因而让人受到某种伤害,我们所有的行为似乎都是因为对“利”的追逐和对“害”的恐惧。而这种追逐和恐惧就是造成我们所有痛苦的根源。我们习惯从信息中寻找“利/害”,但我们却很少思考信息中的“利/害”产生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这些信息传达的都是事实吗?是啊,进ICU的中学生血液粘稠成猪油状会发生啊,但一定是吃外卖造成的吗?难道外卖是一种食物的种类吗?中国人吃猪油的习惯少说有上千年了,这些人都因为吃猪油得了“这种病”,能确定猪油是“这种病”的主要传染源吗?得肝癌的都是因为长期熬夜吗?如果专家指出水尽量在刚烧开时饮用可以杀灭口腔和食道中的细菌,你会照做吗?这些信息是否只要稍加分析就会立刻发现问题,但我们在平时分析吗?不会,人们在接受这些信息是甚至都没有发现自己接受了这些信息,很多信息只是看了一个标题中的几个词,比如ICU、 中学生、 猪油血、 外卖。这些词现在被称为“关键词”,然后这些信息一闪而过进入大脑中,就让我们的大脑对信息中的事物建立了相应的“利/害”观念。而这个过程我们自己并不会察觉这一切的发生。

因为大脑的运行必须通过先将信息进行“利/害”分类才能做出相应的趋利避害反应,所以大脑必须将所有接受到的信息以这两种属性进行分类和处理,而这种好/坏的分类又必须依靠所接受到的信息,在趋利避害运行规则的作用下大脑自然也会的先给信息源进行“好/坏”分类,比如某种所谓的“权威”、“专家”、“成功者”所发布或认同信息或自己所认为的“大多数人”认可的就更可信,而“业余爱好者”和“失败者”或自己认为的少数人所发布和认可的信息就不那么可信了,所以经常会看到一段信息会冠以“专家称、某某知名企业家强烈推荐”等内容作为一个信息的前置说明。

人们通常称并未亲自经历和验证事物为知识或经验,并用这些知识和经验作为自己的行为依据,因此产生了另外一种可以更高效对事物作出“好/坏”分为的事物,那就是“品牌”,品牌可以在不带有任何“事实”陈述的情况下直接表达所代表事物的“好/坏”和层次,所以现在商品上的标签占用版面最多的内容都品牌的商标,而陈述事实的内容却小到必须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所以整个人类社会在大脑这种运行机制的作用下逐渐成为一个以“标签”为“好/坏”判断依据的社会,似乎一切事物都可以直接以“标签”作为行动依据。

人们给相同材质的T恤衫印上了不同的“标签”,就变成了价格相差巨大的商品,一件白色T恤印上红色横条,横条上写个英文单词就变成了某种“时尚潮牌”售价几百块,同样这件白色T恤衫印上棕色四叶草和L、V这两个字母就变成了“高级奢侈品”售价几千块,而没有有印上任何图案的白色体恤衫就变成一件普通的“低档”衣服售价几十块。而无论是几百几千还是几十,本质的差别只是印在T恤上的标签代表了所谓的“高贵/廉价”,但他们的购买者却坚定不移的认为这种“高贵/廉价”是真实的,是他们所追求和向往的。

而这些只存在于每个人大脑中的“高贵/廉价”、或者“好/坏”、“对/错”并不始终确定不变,就像诺基亚的手机一样,现在应该很少有人认为用诺基亚手机的人是尊贵的象征了吧?但在十几年前诺基亚的不少款式的手机不都是被认为是最好的手机和尊贵的象征吗?因为这些标签“好/坏”总是不断变化的并存在于无止境的层次划分中。但唯一不变得是人们对“好/坏”的区别行为。

在肥胖问题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似乎每个人都为肥胖和自己的身材感到困扰,并试图找到那些导致肥胖的“元凶”,刚开始人们认为肉食和动物脂肪是导致人类肥胖的原因,因为肉食和动物脂肪中富含大量的能量,所以减少肉食和使用植物油脂成为了那个时期健康饮食的标准,并且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也发布了很多此类相关信息,曾经最被中国老百姓广泛使用的“猪油”则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典型,大量的文章指出长期食用“猪油”对人类的危害和导致肥胖的原理,就此,被认为更加健康的植物油逐渐替代了猪油,但肥胖问题却并未因此得到解决,甚至比之前更加严重。

而近些年,“糖”、“精致碳水”又称为了新的导致肥胖的元凶,专家和权威机构又跳出来大肆的宣传糖对肥胖的影响及对身体造成的危害,而且糖比脂肪更加可恶,反而曾经被贬的一无是处的动物脂肪又被指出是有诸多好处的,还有很多专家和权威机构提倡使用“猪油”炒菜。而且这些专家很有可能就是曾经指出“猪油”有害的那些专家。因此“控糖”又称为了健康饮食的新标准,但“糖”本身又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人类对甜味的喜好是与生俱来。

因此产生了新的无糖甜味剂,这种甜味剂最典型的应用就是无糖饮料,这是人在对甜味的追求和对糖的恐惧的双重作用下而诞生的新事物,既可以满足对甜味的追求又可以防止糖的摄入,似乎是一种对甜味喜好者控糖的完美的解决方案。就这样,一种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变成危害健康的元凶,而“大多数人”也毫不怀疑的接受了这个“无糖=健康”的“事实”。而这种不含糖的饮料还成为了“健康饮料”的新标准,而曾经被视为会严重危害健康的“化学添加剂”的问题则慢慢不再被人提及,当然,据说食品中的添加剂都是对人体无害的或少量摄入对人体无害(注:一款畅销无糖饮料的成分表:水、荔枝浓缩清汁、赤藓糖醇、二氧化碳、柠檬酸、碳酸氢钠、三氯蔗糖、食用香精)。

似乎比起“糖”这个“罪大恶极”的家伙,对人无害的“化学添加剂”根本就不算什么,所以完全用化学添加剂调配出的无糖饮料依然可以被认为是“健康饮品”。而原本被认为是健康的纯天然甜味饮料如“果汁”、“牛奶”、“椰子汁”“蜂蜜水”则被冠以高糖饮品,而被“控糖主义者”列入的禁止名单。曾经被认为必须补充某种营养成分才是“好”的观念慢慢转变成了不再摄入某种“成分”才是好的。而这些物质本身从未改变过,“糖”仍然是“糖”。但糖的“好/坏”却因为被大众贴上的“新”标签改变了,从原本被认为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变成了危害健康的罪魁祸首。

第六章 我的大脑和我的电脑

但大脑的基本运行原则却没有因为新增了“幻想”这项“新功能”后有任何的改变,所以我们就用幻想出来的信息在“趋利避害”的原则下源源不断给自己制造麻烦,就像电脑里的木马病毒一样,不断的消耗着电脑的“算力”,侵占着电脑的“储存空间”,最终让这台电脑无法运行,做不了任何事情。

而大多数人却并不会对此产生什么怀疑,甚至在接受到这个观点时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大脑始终只是依据接受到的标签对事物进行不断的“好/恶”区分、细分、合并以及阵营转换,最终把这些代表事物“好/恶”的标签变成一堆交杂混乱的信息,如同我们对糖的“好/坏”态度一样,我们的大脑始终在用这些交杂混乱带有“好/坏”标签的信息为原则做着趋利避害的行动,而这些“利/害”观念并不始终不变,所以这些趋利避害行动的结果同样总是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但对只能以“趋利避害”原则行动的大脑来说,这却是他唯一可以使用的行动原则至于这种“好/坏”是不是真的正确,大脑并不思考。因为我们的大脑本身并不会自己产生信息,大脑的信息都是通过“大脑”自身以外的输入而获得的,大脑对信息是一种不加分辨的接收,因为大脑所指导的一切行动都需要靠信息作为行动的依据。比如“红灯停、绿灯行”。

大脑的运作原理是和电脑是类似的,电脑是用二进制作为运算原理实现功能的,将接收到的信息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进行定义和表达,而大脑同样将接收的到信息转化为“好/坏”这两个相对的概念进行定义和表达,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开始行动,接收到的信息被定义为“好”则作出“要获得”的反应,而接受到的信息被定义为“坏”则要“避免”,这一切可以在一瞬间全部完成,但大脑和电脑一样,并不先天就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只能通过对信息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判断而进行定义,在对新事物没有进行“好/恶”分类做为反应依据时就会作出类似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壮举”。

但如果每一次对信息进行分类都需要以生命作为代价,那么生存的风险则会变得非常巨大,所以大脑又发展出了通过观察自身以外的其他人(事物)对某个事物的反应和所产生的作用进行理解并对其作出“好/恶”的判断和分类,但随着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各种信息相互交融叠加后,信息所包含的“好/恶”观念也越来越复杂,大脑就不能像处理红绿灯一样去处理这样包含多重意思的信息,所以大脑会继续将接收到的信息不断通过用已知的信息和新接受的信息进行“类比”和“对比”之类的方式理解并进行“好/坏”分类,然后再以这种好/坏分类为依据来进行趋利避害的反应和行动。

大脑的工作原理就像电脑一样,大脑会预装一些同样以二进制构建而成的基础功能软件以保证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比如获得生存物资、繁衍后代、记忆信息和遗忘信息等功能,但所有的功能都是建立在一个相互对立的基础上的,比如生存所需的事物就是好的是我们所追求的,比如食物、水,住所,保暖的衣服以及获得这些事物的事物,然后无止境的拆分和合并。

而与之对立的则是不利于生存的事物,如有毒物质,生存资源的争夺者,威胁生存的疾病、气候等再进行无止境的细拆分/合并。但大脑却会把它们按“好、坏”并不始终确定,所以就会进行不断的细分或合并,和阵营转换,最终变成一堆交杂混乱的信息,而人就一直在用这些交杂混乱的信息做依据做着趋利避害的行动,所以这些行动的结果总是充满着未知和不确定。

对绝大多数动物来说,这样的机制是非常合理且有效的,在人类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中这也并没有什么问题。也正是因为这种“趋利避害”的生存机制让没有个在这个星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

而人类的大脑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出了比其他动物更多的功能,比如“幻想”以及对幻想的共同认可,比如“时间”、“国家”、“民族”等等并不真实存在但每个人都认可的事物。人类依靠这种“幻想”的能力,大大提升了生存能力,也将人类与其他生物彻底的区分开来。因为生存能力绝对强大,所以人类也认为自己是这个被认真世界最顶端的存在,是这个已知世界的最高存在。但是这种人类独有的能力在使人类成为绝对强大的存在的同时也为人类制造出了巨大的麻烦,比如“战争”、“种族主义”、“美丑善恶”等等。

幻想让人类比其他物种多了更多需要进行“趋利避害”事物,同时人类也制造出了传递幻想的信息。作为趋利避害行为的依据大脑对信息的接受从来都是来者不拒的接纳,这些信息进入大脑又形成无数本质对立相互矛盾的观念,而因为对其的无限拆分分和合并又形成无数杂乱的相互矛盾的信息和相互矛盾观念。而这些杂乱相互矛盾的观念和信息再次成为了我们新的行动的参考依据。

但大脑的基本运行原则却没有因为新增了“幻想”这项“新功能”后有任何的改变,所以我们就用幻想出来的信息在“趋利避害”的原则下源源不断给自己制造麻烦,就像电脑里的木马病毒一样,不断的消耗着电脑的“算力”,侵占着电脑的“储存空间”,最终让这台电脑无法运行,做不了任何事情。无法运行的电脑是创造不了任何价值的,最终会沦为一个只有电脑模样的垃圾。

我们会为油价上涨几毛钱而感到不安的同时却愿意多花几十万买一台象征成功的奔驰汽车。我们可以因为一张“通行证”而觉得遇到了“真爱”,也会因为没有一套刚需住房而失去“真爱”。

敷着最贵的面膜熬着最深的夜,也要拼命加班赚够能住得起ICU的钱”!

这些都合理吗?其实大多数人根本都没有想过,只是觉得习以为常,因为大多数人不都这样吗?而自己不也是大多数人中的一员吗?是啊!在大脑看来这很合理呀!接收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开始行动,循环往复。不然呢?前面不是说了嘛,大脑不就是这么运行的吗?如果不接受信息作出反应以什么为依据行动呢?难道要“无为而为”?“如如不动”?其实“无为而为”,“如如不动”又未尝不可呢?

第七章 猫咪和它的“小红点”

真正的问题是我们越来越相信这些被幻想出来的虚幻的事物是真实的,却越来越习惯对本来真实的存在视而不见。

本来大脑和电脑一样,接收信息—处理信息—作出反应—开始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分辨好坏”这一个环节,但人类的大脑却因为多了“幻想功能”所以给这个过程增加了“分辨好坏”这个环节,有一个段子说:“在狗子的眼睛里只有两种东西,一种能吃,一种不能吃。”很多人借此形容狗的心思单纯,但是,不正是因为狗的思想简单所以才让我们觉得可爱吗?难道有人会喜欢一个心机深重老谋深算的动物,或者一个整天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动物做自己的宠物吗?如果只看幸福指数,那大多数的狗一定比他们的主人更幸福一些不是吗?因为大多数动物没有像人类一样强大的幻想能力,所以它们需要处理的信息更简单,遇到食物就吃,遇到危险就逃。

但人类就要麻烦的多,不能遇到食物就吃,遇到危险也不一定逃甚至有的人故意去找危险玩心跳。而这些在动物看来完全无法理解的行为都是源于人类那强大的“幻想”功能,而这个功能让人类的大脑反应中又多了一个新的环节----基于幻想事物的趋利避害。

和真实存在的事物不同的是,被幻想出来的事物一定是带有主观的“好/坏”区别的,因为幻想出来的事物并不真实存在,所以通常需要依附于真实存在的事物上面才能被大脑理解和接受,这些事物就是前面提到的在标签上的形容词,并且是有带有程度和相对性,但这本身并不是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我们越来越相信这些被幻想出来的虚幻的事物是真实的,却越来越习惯对本来真实的存在视而不见。当所行动依据都是不存在的虚幻“利/害”时,就会像抓用激光笔打出小红点的猫,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抓到那个小红点的,人们总是利用猫分不清小红点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这个特点去逗猫,但我们其实跟猫一样,会把虚幻的事物当做真实的并作出行动,最终不管多么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人为什么不去试图抓住那个激光笔打出的小红点?是因为人知道那是一种抓不住的存在,只是光打在物体上的投射,但人为什么会认为“好/坏、对/错、高贵/卑贱、美/丑”是真实存在的呢?这些不也只是人在主观意识中对事物的投射吗?可是人不也像猫咪抓“小红点”一样在这些事物上不停的做着“趋利避害”的反应吗?而且从来也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问题不是吗?

人知道要想抓住那个“小红点”很简单,只需要控制那个可以打出那个“小红点”的激光笔即可,那个激光笔就是真实存在的,而小红点就是那个虚幻的存在。要想找到真实的存在就必须先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幻的。没错,就是我们加在真实事物上的的“好/坏,对/错、美/丑”之类的相互对立的形容词就是那个“小红点”,不管其中那个词出现,总有一个和它同时出现在你心里的完全相反的词在同时影响着你的行动和判断。但这些都是“小红点”,而真实的事物就是小红点背后的“激光笔”,而激光笔是不存在利/害,善/恶的。

比如:优雅尊贵的奔驰车,优雅和尊贵是两个意思相近的表达,相对的是粗鲁和卑贱,“奔驰车”是没有对立面的,因为奔驰是品牌,车是他的本质。你不能说奔驰的对立面是宝马,车的对立面是船对吗?那么优雅如果失去了卑贱,还存在吗,一定是需要先有一个卑贱的标准才能确定那个优雅的标准,但卑贱和优雅的标准不都是一种只存在于大脑中的感觉吗?你能明确出这个优雅有多长多宽多重或是一种什么颜色的吗?不能吧?但是奔驰车是可以被明确的;黑色,真皮座椅搭载v8汽油发动机的四门五座乘用汽车。所以抵消掉优雅和尊贵后你得到的就是真相,那究竟需不需要这台奔驰车就很容易作出决定了。你需要一辆车的目的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体现你的优雅尊贵吧?当然有很多人就是为了体现“优雅尊贵”。但优雅尊贵是无止境的,当遇到“更优雅、更尊贵”的劳斯莱斯是不是就会觉得奔驰没那么优雅尊贵了呢?那会不感到失落或不悦,然后继续想卖一台劳斯莱斯呢?这个过程带来的喜悦更多还是麻烦更多呢?当努力得到劳斯莱斯后会不会想长生不老呢?可是还能做到吗?如果实现长生不老的代价就是变成一颗不能动的鹅卵石,你还愿意吗?如果做不到还继续快乐吗?而造成这一切麻烦的就是最早想要的那个叫优雅尊贵的“小红点”而这个小红点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无比真实的,是很多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接下来我们继续看看“小红点”是怎么给我们制造麻烦,看看它是否还有别的特点?

“一男子经常熬夜,体检查出肝癌晚期”我们试着解读这段信息看看能发现什么。我们是不是会自然的把经常熬夜认为是得肝癌的原因?然后加工后的结论就是“不要熬夜”对吧?

如果人解读成一个有熬夜习惯的男子,本来好好的,但就是因为做了体检所以成了肝癌晚期。那我想这个人一定有特别的思维方式,也许这种方式是很好的,可能更容易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事物,有什么不好呢?也许他不体检肝癌自己消失了呢?这是有先例的,但通过治疗肝癌晚期能康复的却很少听说。所以我们对癌症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如果我们的大脑运作机制是“趋利避害”那么就一定要先在信息中确认“利”与“害”,这句话中“癌症”就是“害”是要避免的。而晚期就是这个“害”的程度,因为癌症的晚期基本等于没救了。所以大脑要极力避免,到十一点就算把自己打晕也要睡觉,从此熬夜成为了制造癌症的元凶,如果到了十一点没有上床睡觉就会感到死神举起了命运的镰刀。是的,这一次的恐惧属性小红点显然要强大的多。而察觉恐惧的小红点比察觉制造期待的小红点要难不少。你发现什么了吗?这个更强大的“小红点”似乎没有那么容易被“解决”了,即便知道那是一个虚幻的“小红点”,但依然无法像识破豪华、优雅那么容易将它抛开,只靠察觉和识破很难将其消灭了。但令人恐惧的是“癌症”吗?这段话让真正你感到恐惧的并不是“肝癌晚期”而是“一男子经常熬夜”,而你恰好也是“经常熬夜一男子”对吗?如果你从不熬夜、八点就睡,那你一定不会恐惧的。或你看到“一女子经常熬夜,体检查出乳腺癌晚期”,也许你就没那么恐惧了对不对?所以恐惧的原因是因为你认为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你才会恐惧,和让人恐惧的事物本身并无太大关系。

第八章: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们却经常坚信这些虚构的故事就是真实发生的事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一直在用这些被我们虚构出来故事作为行动依据而不断的给我们的生活制造麻烦!但这并不是说时间或虚构出来的事物就是不好的,只能给我们制造麻烦,任何事物包括虚幻都没有“好/坏”之分,真正给我们制造麻烦的是我们给没有好坏之分的事物加上的“好/坏”和基于这种好坏所作出的“趋利避害”的行动。

那么“可能会发生”是事实吗?是真的已经发生了吗?还是将来一定会发生的呢?并没有,而这个小红点之所以看起来更真实饱满的原因就是它依附于另一个被幻想出来的概念上,这个概念就是“时间”。时间本来的功能是为了在大脑储存信息时能有效的将信息进行排序,而这种排序的机制可以让大脑对信息更加容易进行分类和调动,在不掺杂被幻想出来的“利/害”时,时间会将真实的事物信息储存起来,并在遇到相应事物时做出相应的反应,但大脑却在储存事物时习惯性的为事物加上“利/害”标签,再以时间进行排序,所以当大脑调用这些信息时,就一并把时间和“利/害”加到这些信息上并相信他们是真实发生或将要发生的,简单的说就是“大脑通过用一个虚幻的概念加在另外一个虚幻的概念上的方式使这个虚幻的概念变得更真实”。因为人确信那些信息确实是真实发生过的,所以也就确信时间是真实存在的,而时间和其他的虚幻事物一样是有相对性的,有过去就有未来,而过去和未来不也只存在于你的大脑中吗?也是一种可以被相互抵消的元素同样时间也需要依附到一个真实的事物上才得以成立。

但有一个被认为是时间,却不是虚幻而是真实的存在的事物,这个事物通常被称为“当下”或“现在”,但当下并不需要依附于任何事物,当下也不需要被归纳为时间才能存在,甚至不需要有任何描述,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当下始终存在,当下可以相对于过去也可以相对于未来,但没有当下过去就不存在,未来也不存在,而不论有没有过去/未来,当下却始终是存在的而且不需要依靠过去和未来进行比对或进行程度的描述。比如这本书,你当下在看这本书的这里的时候你可以以此确定你十分钟前也在看这本书,而你十分钟后也许会放下这本书。但无论十分钟前还是十分钟后这段描述都必须基于现在你正在看这本书才能成立。如果没有当下,过去和未来都将成为不确定的对吗?我们试着不用基于当下去描述过去和未来,看看能不能成立:“未来家家户户都会装上电灯,拥有一辆自行车将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那时的男人也不再梳着大辫子,中国人也都会穿上洋装!”你看,这好像说的是一百多年的过去啊,不能因为前面写了未来就是未来啊?

为什么你会一下发现这是在描述过去而不是未来呢?很简单因因为你现在所处的时代男人不梳着大辫子,家家户户也都装上了电灯,拥有自行车不但不是奢侈的事情,而且满大街的自行车还可以随便骑。而符合这个描述的情形则更像你所知道的一百多年前的过去。所以这并不是未来,至少这不是你的未来。这或许只是一百多年前某个人基于他的当下所想象的未来。而对这个描述的判断是不是仅仅是以你的当下为基准确定的呢?所以如果不以当下为基准过去和未来是不存在,而你所谓的过去和未来也仅是你自己的主观意识的过去和未来。

可能你会说未来也许不确定,但过去不是已经确定发生的吗?真的是这样吗?似乎也不是吧,你可以确定你昨天的晚餐吃的是什么,但你能确定你隔壁邻居昨天的晚餐是什么吗?除非你是和他一起共进晚餐或你看到或询问他吃的是什么晚餐你才知道,但如果你没有观察你是不是都不能确定他是不是吃晚餐,对吗?那你还确定过去是真实的吗?是不是只有被你观察到过去才是确定的,而这种确定又仅存在于你自己的大脑里,还要你确实相信你观察到的是真实的那这个过去才是真实的,而如果你不相信即使你观察到你也不认为那是真实的对吗?而且你对过去的会议也不仅仅只有事实,这些回忆往往是你为其贴上趋利避害标签的后的回忆。

而这些回忆会因回忆那个当下你自己的状态不同而不同,如果你曾经经历过一个吃不饱饭没有钱也没有固定住所的经历,而你当下却存款几千万,住着别墅开着豪车,体重超标,因肥胖导致疾病的毛病一大堆,你在回忆那段因为吃不饱饭而瘦骨嶙峋的日子可能会发出“那时虽然穷但身体特别好精神也足做事有干劲”的有些向往的感慨,更多的是一种美好的感受。

如果当下的你依然没有钱,吃饭有上顿没下顿,并且还没有找到今天可以睡觉的地方,你回忆同样那段经历时就可能是“从那时候开始就再没有吃过一顿饱饭,生活处处是烦恼,除了谋生再没有其他的想法,实在是太苦了!”同样的经历,因为当下的处境变了那些美好的感觉却没有了,所以过去虽然发生了,但你对过去的认知却会因你当下的状态而变得不确定。

再比如:有一些文章说马云、马化腾、比尔盖茨、王健林等大佬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依靠家庭背景,而不是因为他们本是创造了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很多人都对此深信不疑。但你相信这是事实吗?其实你相信和不相信的都不是事实,只是存在于你大脑中的一个你愿意相信的过去而已。那些所谓的依据不都是建立在一些“标签”上的吗?有人因为不相信不依靠家庭背景可以成功所以就找到了所谓家庭背景强大的证据,而“强大”不就是一个典型的“标签”吗?

比尔盖茨如果完全不会写程序那即使他的母亲是美国总统他也没什么可能创造出Windows系统吧。如果没有Windows系统,比尔盖茨也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吧?而马大佬有现在的成就最重要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他会英文吗?如果马大佬不热爱学习英文就不会交一个美国的笔友,没有美国笔友邀请他去美国他就不会认识互联网,那可能他就会成为一个数学老师或别的什么职业了。那你现在还认同一开始说的那些学英语没有用的理由吗?是不是你其实并不知道学什么是真的有用或真的没用的呢?当然这些也不事实,同样是我们主观意识虚构的假象而已,所以过去和未来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事实,他们只是你大脑依据信息生产加工出来的故事——就如同一些电视剧的开场提示一样“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而我们却经常坚信这些虚构的故事就是真实发生的事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一直在用这些被我们虚构出来故事作为行动依据而不断的给我们的生活制造麻烦!但这并不是说时间或虚构出来的事物就是不好的,只能给我们制造麻烦,任何事物包括虚幻都没有“好/坏”之分,真正给我们制造麻烦的是我们给没有好坏之分的事物加上的“好/坏”和基于这种好坏所作出的“趋利避害”的行动。

我们现在带上时间这个元素再来重新看“一男子经常熬夜,体检查出肝癌晚期”。这条信息,首先描述的是已经发生的历史,但你并不是这条历史的亲身经历者。你得到只是这段历史的一个描述。而这个描述中并没有直接指出癌症是因为熬夜导致的,熬夜只是这名男子的一个并不客观完整的生活习惯描述。这段信息中可以确定代表事实的名词是“男子、体检、肝癌”。而“经常、熬夜”是两个包含时间,程度不明确的形容词。而晚期是一个程度较明确的形容词。是不是加上了“时间”元素的信息看起来更真实。而最终给你造成困扰的就是经常和熬夜这两个词,前提是你也经常熬夜...

但和其他的虚幻事物一样,时间也是有程度的,假设这名男子的经常熬夜是凌晨2点入睡,早晨6点起床,每周6天如此。而你的经常熬夜是凌晨12点入睡,早晨7点起床,每周只有3天如此,其余时间都是早晨9点起床。那么你对你熬夜可能患癌症的恐惧是不是减轻了一些呢?继续假设,如果这名男子不光经常熬夜,而且还有经常大量酗酒的习惯,而且是那种一天两顿一顿一斤,且连续3年都是如此。而酗酒又洽是诸多肝脏疾病的明确诱发原因,而你却从不喝酒。如果加上这段描述后你是否基本不再担心你所谓的经常熬夜会让你患上肝癌了呢?

可就是这么一条经不起推敲的信息,却给你造成真实的恐慌和麻烦,并因此改变了你本来没什么问题的生活方式。是的,你所恐惧的只是一个基于不完整描述过去发生的一件事情的信息,因此而假想出的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未来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类似的信息你是否每天都能接受到一些,有多少呢?而你又把多少这样的信息进行了分辨和清除呢?又有多少信息被你加工重组然后制造了你生活中真实的麻烦了呢?

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生活中所有的麻烦都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并不是你想象的麻烦都是外在偶然随机发生,而是你自己通过所接受到的无数无止境的信息在无止境的拆分/合并后制造出来的。在你看了前面所以的内容到此处,你能接受这个颠覆你常规认知的观点吗?如果你真的认同这个观点,那么恭喜你,你已经通过这本书有所收获了,如果你仍然坚定的认为你遇到的麻烦是随机发生的而不是你自己造成的,那么我们继续来看这些麻烦都是怎么被制造出来并给你带来了那些实质性的麻烦。

你可能感兴趣的:(啥是素质啊? ——关于素质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