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秦人的故事】65、华向之乱

上一讲,我们讲了齐景公治下的齐国,齐景公没有别的能耐,就是用人得当。

话分两头,在齐景公在齐国诗书流连之际,宋国内乱进一步加剧。

宋国内乱,我们上一讲讲过,最后以两方共同拥有对方人质,使得局势平息下来。但是没多久,烽烟再起。

我们简单回溯一下宋国内乱的起因。

公元前522年,因为宋元公为人没有信义而且极为自私。于是宋国的贵族华定、华亥与向宁谋划说,必须先下手为强,否则会坐以待毙。

于是华亥伪装自己生病了,诱使宋国公室的公子们探望他。公子一个个都来了,结果被华氏一举抓获。

不多久,把这些公子一个个杀掉。

宋元工于是请求华氏释放公子,结果华氏不听,反而劫持元公。最后以双方握有对方人质,局势以此僵持。最后,

宋华、向之乱,公子城、公孙忌、乐舍、司马强、向宜、向郑、楚建、郳甲出奔郑。其徒与华氏战于鬼阎,败子城。子城适晋。

但是这个毕竟不是长久之举,是两方势力相等,一种政治的妥协。但是时间会变的,一旦有一方势力强大,这个平衡状态必然会打破。

没多久,事情就发生了转机。

华亥和他的妻子,每次吃饭之前,一定要把吃饭的器具都洗干净,先让作为人质的公子们先吃,然后自己再吃。宋元公和夫人也每天按时按点来到华氏的府邸,公子们吃完饭后,他们才走。

华亥于是很害怕,就打算让公子们回去。

另一个叛乱的同谋,向宁说:那哪成?国君本来就言而无信,所以才把他的儿子作为人质,要挟国君。现在放了他,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牌可以制约国君。他不把我们杀了,有鬼啊。

而宋元公这一方,也在筹谋,怎么把公子救出了呢?

宋元公就和华费遂说:莫不如由你带兵,攻打华氏。

华费遂说:不行,不是我怕死。而是这样一来,局势就会变化,不但不能消除祸患,反而会滋生更大的灾难。因此万万不可以。

宋元公说:公子们生死有命,但是此事毕竟因为我而起,不愿意看见公子们因此而受苦。

于是宋元公突然起兵,把华氏的人质全杀了。这样一来,这个僵持的局面就被打破了。

华氏、向氏急忙逃亡陈国,华登逃亡吴国。

临走之前,向宁决定杀掉作为人质的公子。

华亥说:万万不可,再怎么样,他也是君王。如果杀死公子,以后可就再也回不来了。况且屠戮公室,还有什么面目活在世间,哪个国家敢收留我们呢?

于是决定放了公子,派了一个人,少司寇牼。派这个人领着公子归还给宋元公。

对他说:您年事已高,侍奉我们非常长久。所以我让您领着公子回去,必然能够免于惩罚。

果然,当公子到了宋元公那里,宋元公很大度,就没有治罪于这个使臣。

公元前521年,也就是向、华二家逃亡海外的第二年。

华费遂(就是元公希望让他领兵攻打华氏的人,是元公最大的支持者)生有三子,分别是华貙、华多僚、华登。

华貙任少司马,华多僚做卿士。而华登因为叛乱之事,被迫流亡海外。

但是留在国内的那两兄弟,不和。其中属华多僚最坏,在宋元公面前诬陷自己的兄弟。而宋元公却又最信任他。

什么理由呢?说华貙暗地里接纳海外的叛乱之人。

元公说:华登已经流亡海外了,寡人不忍让他的其他两个儿子还流亡海外。

华多僚说:如果国君顾及我的父亲,那么应该您自己流亡海外。否则难以避开死亡(指其弟如果把余党召集回国,难以幸免)。

宋元公听到这番话,惊呆了,于是急忙召见华费遂。

对他说:据说华貙在暗地里召集叛乱的余党,有没有这件事情啊。

华费遂说:这必定是那两兄弟斗气,多僚诬陷华貙。我怎么生下这么一个儿子,竟然诬陷自己的兄弟。但是因为国君的宠信却不能把他杀死。我又不能死,怎么办?

于是最后答应,驱逐华貙。

计划是这样的,暗地里安排华貙去打猎,然后让他逃走。

但是宋元公和华费遂为了补偿华貙,给了他很多财物。这样一来就引起了,华貙的随从的怀疑。

随从就劝华貙,希望找出事情的真相。于是有一天,随从和华貙拿着剑逼问华多僚。

最后华多僚一五一十把诬陷的事情说出来。

随从就和华貙说:不如把这个人杀死算了。

华貙说:不行,我的父亲原本有三子,华登如今逃亡海外,如果我杀了华多僚,父亲就会再次痛失爱子,不如我逃亡算了。

于是过了几天,华貙在逃亡前夕,亲自准备见父亲最后一面。

路上恰好遇见华多僚和他的父亲在一起,华貙的随从实在忍不住内心的怒火,就把多僚杀死,劫持华费遂,宣布叛乱。

接着明目张胆地邀请在海外流亡的叛乱者回国。

随后华氏,向氏纷纷从陈国,吴国回国。

同年的冬季,华登率领吴国的军队和城内的先头部队遥相呼应。

在宋国国内的宋元公紧急向国际社会发出救援,齐国首先呼应。

齐景公派乌枝鸣率领齐国军队进驻宋国戍守宋国。

乌枝鸣到了宋国国内以后,就谋划如何剿灭叛军呢?

他的手底下有一个能人对他说:先发制人,就可以突如其来夺取敌人的士气。而如果一直等待,后发制人,就要等到敌人士气诅丧才能夺取胜利。现在吴国从南方赶来,师老兵疲,正是大破吴军的大好时机。否则等待吴军站稳脚跟,和国内的叛军一联合,那时候即使打赢,付出的代价也很大。

于是乌枝鸣采纳此人意见,和宋国军队联合一战把吴国打得七荤八素。俘虏了吴国将领的两个儿子。

而华登所率领的另一路军队,势如破竹,把宋国军队打得大败,兵锋直入宋国国都,商丘。

在国都的宋元公此时乱作一团,现在叛军已经攻入国都,很快就打入内城。

宋元公想到一个词,就是跑。

于是开始收拾家当,就准备步鲁昭公后尘而去。

在宋元公的手下,有个大夫濮,对元公说:我们这些小人,一定会拼命保您周全,现在还不是最后时候,请您耐心等待,转机很快就来了。

于是通告全军,对将士说:请把你们的旗帜举起来,表面这是国君的战士。

于是全体将士举起了军旗,元公在城门下检阅军队,说:如果国家倾覆,社稷垂危,这不仅是我这个做国君的耻辱,也是全体宋国人的耻辱,国亡尔亦亡。

于是城下的将士士气高涨。

另一方面,齐国的乌枝鸣对宋元公说:现在敌人多于我们,如果我们要胜利,全靠士气。现在要战胜,必须要集中优势兵力。并且要迷惑敌人,请使用短剑。

为什么要使用短剑?在秦末时期,项羽打过一场非常著名的战争,叫做破釜沉舟。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宋国这边气势高涨,而敌军那边因为看到宋军使用短剑,就很大意。

华氏和吴国的军队大败,而大夫濮在地上随便捡了一个人头,用布包裹好,然后在举着头颅,大喊道:华登已经被杀死了。华登被杀死了。

华氏和吴军听到主帅已死,乱作一团。于是宋军乘胜追击,大败敌军。

过了一个月,作为霸主的晋国的军队才缓缓而来。

随后中原的曹国,齐国,卫国,晋国一起率兵帮助宋元公。

三天以后,联军和华氏再次发生大战。

战争中,联军气势汹汹而来,华氏是一败再败。联军已经包围了南里。

华亥捶胸高喊,遇到华貙说:今天免不了一死了,看来要成为晋国的栾盈了。

华貙说:你不要吓唬我,我们毕竟还有条生路。那就是南方的楚国,只要我们杀出重围,逃奔楚国,可以免于一死。

于是派出华登迅速前往楚国,自己率领仅有的十五辆战车和七十个步兵护送华登杀出重围。

哭着送走了华登,转头又冲入南里。

于是楚国的薳越率领军队接应华氏。但是楚国的太宰犯劝阻说:现在诸侯里只有宋国的臣民还在侍奉国君,现在他们又在争夺政权。如果不帮助国君,而去帮助叛军,与礼不妥吧。

楚平王说:你说的太晚了,我已经答应他们了。

第二年,楚国对宋国说:寡君听说宋国有几个逆臣兴风作浪,成为贵国国君的心腹大患,这回给贵国社稷带来麻烦,寡君希望能够请求让他们回到敝国,让寡君好好惩罚他们。

这个通告,看起来是惩罚叛军,实际上完全不是。惩罚叛军,何必楚国来动手。明显就想包庇叛军。

宋元公说:寡人无德无能,不能处理和公族兄弟的关系,导致贵国国君关心,真是不好意思。但是不过我们君臣有了矛盾,贵君却说要帮助你的臣子,我也只能悉听尊便。不过,我常常听人说,不要经过犯上作乱的人的家。贵国如果保护我国,我国欢迎。但是如果借此来包庇不忠之人,以鼓励犯上作乱的人,这就不好了。请贵国认真考虑。

楚国人看到这封信,很头疼。

而宋国这边的联军,看到楚国出手,就害怕了。害怕叛军和吴国、楚国联合起来,那么局势就很复杂了。

于是力劝宋国放走华氏,让华氏永远不回宋国,这事情不就完结了吗?

于是就放了华氏出逃,华氏等一干叛军逃亡楚国。

这场华向之乱也画上了一个句号。

而这场宋国的内乱,出力最大就是齐国。这么一来,东方国家,齐国的国际威望越来越盛。

而宋元公在平定这场内乱后,也进入死亡的步骤了。

起因还是因为鲁昭公。鲁昭公因为被迫流亡齐国以后,齐景公答应会帮助鲁昭公。

于是公元前517年,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郓城。第二年,轻松攻占郓城。

而宋元公为了感谢齐国在华向之乱的贡献,对鲁昭公的事情也是四处奔走。

在鲁昭公流亡齐国的同年,宋元公为了鲁昭公,亲自去往晋国。

在将要出发之际,梦见太子栾在宗庙中即位,自己和宋平公(他的父亲)身穿朝服辅佐他。

第二天,宋元公召见六卿,说:寡人愚钝,不能侍奉父兄,导致诸位忧虑不安,这是我的罪过。如果托各位的福,我得以善终的话,我的葬礼一切从简。棺材不必和先君一样。

大臣们:国君因为国家自动降低规格,我们难以苟同。因为葬礼的规格,先君早已有规定。我们对于宋国的法度和礼制,作为臣子必须誓死要维护它。如果违背了法度,会受到惩处,我们只能不执行国君的命令。

于是宋元公带着必死之心起行,在半途中突然病逝。

元公为鲁昭公避季氏居外,为之求入鲁,行道卒,子景公头曼立。

太子即位是为宋景公。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秦人的故事】65、华向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