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角度不同的解读问题讨论

    前几天有群友在群内转发了一篇文章《致xx的一封公开信》,xx是我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该信以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对其进行猛烈抨击,言辞激烈。大意是其作品内容处处透着吃里扒外的反国家主流意识,言下之意是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具备资格获得诺奖?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一个立场和角度不同对作品产生不一样的解读问题,诺贝尔文学奖(又不是其他自然科学奖)本来就是西方人评定的,当然要颁给迎合其主流意识形态的人。既然是西方人评定的,其荣誉或含金量就权当不如国内的金鸡奖或百花奖,等闲视之,根本没必要上纲上线大动干戈。

  文艺本来就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提倡有阳春白雪的同时也容得下下里巴人,雅俗共赏,在不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前提下,提倡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随后与群友展开了一番讨论,用比喻来表达我的看法。假如曹雪芹从地底下醒来,去面对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家们,估计也会面红耳赤逃之夭夭,羞愧难当。《红楼梦》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是否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呢?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天知、地知、曹公知、大家都不知。《红楼梦》本不是神作,只不过毛喜爱,人为地解读将其思想价值拔到一定的历史高度。随后我敬告群友,千万不要误以为我比老毕的嘴还毒辣,绝没有污蔑政治领袖的意思,而是瞧不起郭老的人品,在权力面前卑躬屈膝点头哈腰,丝毫没有半点大文人的铮铮铁骨,腰肝子是泥巴糊的。我于是还自编了一个毫无厘头的穿越故事:曹、毛、郭在九泉下相聚,毛对曹竖起了大姆指:“久仰!你的大作是我枕边书”。郭迎合:“神作!我要成立红学研究院”。曹回复毛:“过奖了,不敢当!”,然后冷冷地看看郭老:“我只是一介穷困潦倒的书生,平时写点东西找点精神寄托,思想境界绝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高,成立红学研究院就免了吧,滚你妈的犊子去!”。这瞎掰倒是引得群友哈哈大笑。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是正常人性使然,对权力保持敬畏之心没有错,媚权只要不至于太露骨也无可厚非,但是马屁拍到马蹄上就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在这里并不是为xx辩解,因为这样的辩解对我这样人微言轻的平民来说是无任何意义,也写不出像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文》那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躯何托”令人脊背发凉的犀利言辞,只是自由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思想而已,并且培养一下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味盲从。

  有人在地下挖金子,金子沒挖到却挖到一具遗骸,于是果断地用土填埋,并在上面栽树种花,看得见树看得见花,心中留存的却是那具遗骸。看待问题还是要一分为二,从不同度角不同立场换位思考地去解读,才能驱除心中留存的遗骸。

你可能感兴趣的:(立场、角度不同的解读问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