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幸福的种子

这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图画书与儿童的世界讲起,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松居直先生凭借自己几十年的图画书编辑出版经验,以亲切、温暖的叙述语调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指出了一条通往图画书世界的最佳捷径。

基本信息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透过共读图画书,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 阅读本书,将使你开阔眼界,改变你的不止是对童书、对育儿的看法,而且还有你的人生形态。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图画书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们在家的情感与理性认识。父母亲用自己的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真正让父母与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薄或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本书告诉您如何透过共读图画书,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

作者简介

松居直,1926年生于日本京都。现任日本福音馆书店会长。1965年以作品《桃太郎》获得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1969年、1979年、1985年担任BIB“世界绘本原画展”国际审查委员。主要作品:《我的绘本论》、《看图画书的眼睛》、《如何看图画书》、《走进图画书的森林》、《图画书的时代》及与他人合着的《儿童和文学》、《日本语》。

书摘

进入图画书的世界之前

人类的语言

要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听到丰富的语汇。事实上,建立幼儿阅读能力的基础,是从耳朵不断累积词汇开始,而不是让幼儿提早识字、看书。

母亲抚育婴儿时,不论喂奶、洗澡、换尿布、逗弄、哄睡,都一定会对婴儿说话,而不是默默地照顾。

母亲所说的往往是一些没太大意义,甚至支离破碎的词句,但是这些话充满了深挚的母爱,温暖了孩子的心。当母亲不断和婴儿沟通时,婴儿一定能感受到母亲的心情,亲子之间就产生了交流。这正是人类的语言,是最能代表人性的语言。

我们在襁褓中的时候,一定也是沉浸在母亲温暖的话语中逐渐成长的。我们长大以后,也用同样的话语来养育自己的子女。因为每天生活在洋溢着感情的语言中,婴儿才能成为“人”。相反,如果婴儿由狼养育,他就会有狼性;如果由猿猴养育,他就会长成一副不通人语的猴儿模样。这种例子确实存在,这证明了人要以人类的感情来养育,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那么,由电视等机械养大的人,会变成什么样呢?或许有人认为这个问题很愚蠢,但事实上,许多家庭都让电视从早到晚地陪伴着孩子。

我遇见年轻的父母,一定会告诉他们,有婴儿在场时绝对不要吸烟,也不要一直开着电视,因为香烟会伤害婴儿的呼吸器官,电视则可能妨碍婴儿脑部的正常发育。

岩佐京子在其着作《别把电视当保姆》中提到,根据她的调查,有一个家庭一天开机的时间长达十七个小时,每天开机十个小时左右的家庭更是不在少数。

假设婴儿诞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不论他睡觉或醒来,也不论他想听或不想听,电视的声音都会传入他的耳朵,就像在用机械的声音拷问他一般。等到婴儿长大之后,这种拷问的声音很可能会对他的精神造成某种伤害,因为这种声音和语言是机械的声音、机械的语言。

请读者不要误会,我不是全面否定电视。我只是觉得,最好别让婴儿接触电视,尤其不要整天开着,看完要看的节目应该立刻关掉。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多父母做不到这一点。

母亲存在的意义

人类的语言,特别是带有感情的温暖话语,会促进婴儿心智的健全发展。这种发自人类的声音,正是大自然的声音。

大自然是人类成长和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不过,大自然的存在不是为了人类,而是人类活在大自然中,人类由大自然赋予生命并得以生存。人类常从自我的观点出发,认为“大自然对人类十分重要”,这种想法反过来看,是在支持人类破坏大自然。我认为,人类在大自然中与其他生物共存,才是正确的。这是如今人类必备的观念。

人类的声音是大自然创造出来的声音,也是促进婴儿的听觉发育并扩大婴儿词汇量的基础。同样,对婴儿最有价值的音乐,未必是莫扎特、舒伯特等音乐家的作品,而是父母亲和家人亲口为他们唱的儿歌或摇篮曲。不论唱得好还是不好,歌声中的感情和思绪都会传达给婴儿,抚慰他们的心灵。我想,这种简单而原始的做法,是启迪幼儿心智的最佳方式。

有不少母亲会唱儿歌或摇篮曲给宝宝听。试想,如果小时候看过《鹅妈妈之歌》图画书的女娃儿,长大当了母亲以后,却不唱和《鹅妈妈之歌》同样轻快活泼的字母歌或童谣给孩子听,那么她以前看的图画书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些书不过是舶来的装饰品,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褪色,成为废物。

在给孩子看图画书之前,先对他们说话,对他们唱歌吧!让孩子清楚地感受到母亲在他的身边。其实,母亲才是婴儿生存的最大力量与依靠,所以母亲应该用温暖、轻柔的爱抚和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养育宝宝,而图画书则负责把词汇的种子一粒一粒地播入母亲犁好的心灵土壤中。

图画书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们丰富的情感与理性认识。父母亲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婴儿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真正让父母与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簿或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

小林登教授所写的《儿童即未来》一书,以正确的小儿科学为佐证,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母子关系的重要性,有许多颇堪玩味的内容,建议您务必一读。

丰富的语言体验

语言深植心中

父母都企盼自己的孩子成为心智健全的人,给孩子看图画书也正是这种心情的表现。的确,图画书可以充实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过要发挥这种作用,还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我曾有一些相当特殊的体验。当我还是一个图画书的编辑时,我试着从各个角度来思考图画书对孩子的意义,结果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快乐的情绪。

我回想起三岁或五岁时,母亲念给我听的一本图画书杂志《孩子国》。我一首一首地念着母亲读过的那些朗朗上口的童谣,这些童谣所配的插图也一幅幅浮现于脑海。我非常惊讶,经过了二十多年,这些字句仍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这件事使我开始思考幼儿期的语言体验,并尝试从自己的记忆中获得答案。我记忆中最鲜明的语言体验,就是摇篮曲、儿歌以及图画书杂志《孩子国》中的童谣。而进入幼儿园之后看过的画册,反而没有什么印象,即使觉得好像听过、看过,但是已经想不起故事和图画的内容了。至于老师仔细讲解、我自己也曾反复阅读的小学国语课本中的内容,我只记得“开花了,开花了,樱花开花了”这么一句话。

歌曲也是同样的情况。我还清楚地记得摇篮曲、儿歌,但是我上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时所学的歌几乎都想不起来了。为什么没有刻意讲解或要求我们记得的词汇和儿歌,能够清晰地留在记忆中,而在学校努力学习的文章和歌曲却反而退出记忆了呢?

这两者的差异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现在,这些现象仍然令人不解。后来,我逐渐发现, “快乐”与否可能是问题的关键。儿歌是和朋友、兄弟姊妹边玩耍边唱的歌,图画书中的童谣则是母亲在床前念给我们听,陪伴我们入睡的曲调,都是孩子沉浸在快乐时听到的。当时的快乐与喜悦,随着年龄的增长,印象却越发深刻,清楚地留在记忆之中。如果不是伴随着心灵的满足,不论歌曲或词汇都很难留下记忆。当然,如果老师教的歌曲或文章也是在满心喜悦的情形下学的,相信一定也能长留心底。

因此,我得到了一个结论: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而且一本图画书愈有趣,它的内容愈能深刻地留在孩子的记忆里,在成长的过程中,或是长大成人之后,他自然能理解其中的意义。

听觉的体验

假设现在大家要读图画书给两三岁的孩子听。这时,孩子站在图画书世界的入口,正要跨进去……请父母先静下心来,注视孩子的脸庞,想一想这本书能带给孩子多少快乐,然后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设法让孩子融入书中,获得真正的喜悦。

这说起来似乎有点儿复杂,但做起来并不困难,只要认真地反复念图画书给孩子听就好了。同时,大人应该顺着孩子的思绪,不要企图左右他或对他说教,这样孩子就可以自己去发现乐趣。我认为这是幼儿体会图画书乐趣的最好方法。孩子如果打心里喜欢,必然会主动问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父母应该温暖地回应他,与他沟通。

这种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心灵间的沟通,使得图画书上的词汇和插画,伴随着喜悦,生动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头。如此一来,图画书就成了孩子自己的东西,讲图画书给他听的人(父亲或母亲)的身影,也会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心头。这就是图画书能充实孩子内心世界的原因。

有涵养的人,是曾经聆听丰富语言而且永志不忘的人。父母若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涵养的人,就必须通过孩子的“耳朵”,向他们传输感情丰沛的丰富语言。从耳朵获得的丰富体验,能成为未来学习的基础。单是教孩子认字,教他们看图画书,是无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的。

因此,如果您希望孩子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最好从孩子的婴儿时代开始,就用自己的声音——不是录音带,不是收音机,也不是电视——唱歌、说话给他们听,等他们大一点了,再用自己的声音念图画书给他们听,这样才能使孩子拥有丰富的语汇,成为内心充实的人。

孩子学说话都是模仿大人,如果大人词汇贫乏,孩子当然吸收不到丰富的词汇。换句话说,幼儿的语言是以父母的语言为标准而产生的。而从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等听到的语言,无法促进孩子的心灵成长,因为这些都是机械的语言。

在心灵互通的情形下所交流的语言,才是真正的人类语言。而图画书就是在为孩子制造机会,使他们在成长之路上常常体验这种语言。

传递亲情的桥梁

婴儿时代

不久以前,人们几乎没有想过要给一两岁的幼儿看图画书,孩子接触图画书,最早也要到五六岁。大多数孩子都是进入小学以后,才开始走进书本的世界,而且也不会一口气囫囵吞下一大堆书,而是一本一本地慢慢读下去,碰到喜欢的书,甚至会百看不厌。

阅读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的人的阅读速度快,有的人的阅读速度慢,我就是属于后者,所以很羡慕会速读的人。不过,只要有耐性读下去,有一天会发现自己也读了相当多的书籍,龟兔赛跑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说明。当然,我不是说速读不好,因为这也是一种才能。

如今出版物的品种不断增加,人们又提早教孩子认字,孩子开始看图画书的年龄已经慢慢降低。在这种趋势下,从婴儿时代就开始接触图画书也就不足为奇了。不久前,我在一家书店听到业者表示: “最近有不少家长来为婴儿选购图画书,还常问我怎样的图画书适合婴儿。”这让我感触颇多。

父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退一步来想,又觉得有些不对劲。我担心大家如此争先恐后,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步入物质主义的迷途,用物质去填塞孩子的生活空间。

在婴儿的成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给他“图画书”,而是让他听到丰富的语汇,让他充分地活动身体。现代人有一种共通的心态,认为物质多少能发挥一点效用,所以常给孩子买东西就觉得心安,否则就觉得自己对孩子付出太少而感到愧疚。的确,物质是富裕的象征,但物质真能满足幼儿心灵成长的需要吗?

幼儿最大的财产是健康、亲情与语言。如果有人经常紧紧地拥抱他,用温柔的声音对他说话,孩子就能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感受到亲情。幼儿充分体验到这种感情,心灵会一点儿一点儿地充实起来,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这其中又以语言的影响最为重要。

我认为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尽量在孩子的耳边诉说有感情的、温暖的、人性化的话语,因为这是现代幼儿生活中最欠缺的体验。

充分利用图画书

为三岁以前的幼儿制作的图画书,词汇一定不会太多,有些甚至只有简单的单字。

这些图画书,以大人的眼光来看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实际上,图画书中隐藏着无数的语言,只要念给孩子听,孩子立刻就可以了解。即使大人只是照着书逐字逐句地念,孩子们也会时而提出疑问,时而要求大人同意他们的意见,时而自言自语,时而故意改变说法,有时更可能进入和书中完全相反的世界中。也就是说,语言能启发新的语言,印象能发展新的印象,孩子的大脑反应能够像波涛般无休止地扩展,而且与最亲近的人一起阅读,这种反应会比他自己一个人阅读更强烈。

图画书的内容可以不断激发对话。在对话中进行心灵沟通,正是让幼儿接触图画书的最重要的目的。换句话说,以图画书为媒介,帮助大人与幼儿心灵相通,才是给幼儿看图画书的意义所在,所以图画书可以说是大人与幼儿进行心灵沟通的场所。

由这一点来看,把孩子抱在膝上,念图画书给他听,是非常有意义的事。这时,大人与孩子有肌肤的接触,有语言的交流,有心灵的沟通,幼儿全身,甚至全心,都能感觉到牢牢拥抱自己的“那个人”。

图画书能孕育出充实的内心世界,但是如果没有心灵的相通,图画书不过是普通的东西。是父亲和母亲的声音让图画书发挥了作用,这些声音交织出的语言,将孩子引进了图画书的世界。这时,幼儿一定能满心喜悦地步入到图画书神秘而多姿多彩的世界。这种感觉就是“幸福”。根据我的观察,在幼儿时期反复体验过这种感觉的人,长大之后才能真正感受幸福的滋味。

我希望图画书是以这种方式与幼儿的生活结合,我相信这也是图画书最能发挥作用的方式。请大人们重视孩子的感觉与好奇心,不要让孩子去配合图画书,或是强迫孩子接受图画书,而要自然地引导他们进入图画书的世界,让活力和好奇心旺盛的幼儿,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从图画书中不断挖掘出新的事物。

幼儿期的图画书体验

一位母亲的手记

我在前面反复提到,母亲所说的话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重要。下面,我要介绍一位母亲的手记,具体地让大家了解,母亲对幼儿所说的话有多少会永远留在孩子的心中,母亲的话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深刻的意义。这篇手记说明了什么样的语言才是包含了感情与丰富思想的语言。手记中有许多叙述与我前面所说的不谋而合,她的体验似乎可以证实我的想法。

这一篇手记原本刊登于福音馆书店《母之友》杂志第三百期的纪念特刊中(一九八七年五月号)。

……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