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五要素

软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

工具型:作为一种工具帮助用户高效便捷的完成某件事情,其最核心的是功能,例如浏览器、计算器。

信息型:最核心的是内容,例如各种新闻资讯APP、博客APP等。

平台型:往往是将功能与内容组合起来,形成更加复杂的平台,例如购物平台、微信、支付宝等。

以工具性产品为例,按照战略层、范围层 、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五个维度来解析一款产品:

1、战略层

从战略层这个维度分析,最核心的两个问题是:

    用户可以从这个产品中获得什么;

    公司可以通过这个产品获得什么;

1.1 用户

用户使用工具类APP,无非有两个主要目的:

增加收益

所谓的增加收益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考虑:用户体验经济收益

用户体验具体地说就是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例如用户在手机中保存了很多视频,手机里的播放器只能播放很少的视频格式,便会导致非常糟糕的用户体验!如果有一款万能播放器,可以播放任何格式的视频,那么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便会十分的满足与高兴!从产品的角度出发,让用户产生满足感,很重要的一点是创新,用新颖的技术或者是产品设计解决用户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扩大用户同一需求的覆盖面!

经济效益顾名思义,就是money的增加,这种属性的产品种类较少,集中在理财产品中,例如支付宝。

节约成本

对于工具类APP来说,节约成本更多的是通过提高效率的方式,节约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也是重点需要考虑的,例如通过滴滴打车的方式往往要比直接叫出租车要便宜很多;

1.2 公司

对于公司,在战略层面上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商业目标

商业目标也是从增加收益节约成本这两个角度来考虑,对于公司来讲,一般面向用户端的产品的侧重点是增加收益,产品能否盈利,怎么赢利,预期盈利多少……都是需要在战略层面考虑清楚的!对于节约成本,更多的是指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应用或系统,例如“结算系统”、“考核系统”等。

战略规划

公司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往往会制定一系列的战略规划来实现目标,一款产品的推出,能否符合当前的公司的发展阶段?能否为公司的下一个发展战略做好铺垫?

从某一款产品的迭代历史中,往往能够寻找出该公司的发展规划的影子!例如微信最开始的目的是连接人与人,于是主打聊天功能,后面为了配合公司连接物与人的战略规划,顺势推出了小程序的功能。同样,公司的战略规划也可以体现在多款产品上,例如阿里为了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陆续推出了淘宝、支付宝、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应用。

品牌形象

公司希望打造什么样的品牌形象,往往会通过产品表达出来。例如高冷的技术流(谷歌)、骚揉的文艺范(豆瓣)、精益求精的品质控(网易,最美系列)、接地气的实力派(腾讯、阿里),一个公司的品牌形象对于吸引用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款产品会在用户脑海中形成什么样的标签,对于公司的定位与后续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3 小结

虽然“战略层”的内容离具体的产品分析还有较远的距离,但是如果想系统的去理解产品的定位与发展,这一块是无法绕过的。在阐述完具体的内容之后,这里给出一个评价的参考词:明确!无论是公司还是用户,在战略层评价一款产品/APP好坏的,重点看公司与用户的目标是否明确!如果最初的目标都是模糊的,那么在后续的开发中,做出一款出色的产品是非常难的!

2 范围层

战略层找到了用户的痛点与公司的目标,范围层则需要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这里主要拼的是创新,可以是技术上的创新,也可以是产品上的创新,因为只有高效的解决问题,才能对用户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这一章节,同样可以从公司与用户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2.1 用户

需要对目标群体进行细分,针对用户构建具体的使用场景,在分析场景的过程中,寻找解决痛点的具体方法。

2.2 公司

对于公司来讲,在范围层需要分析考虑如何扩大用户量、盈利、打造品牌的方法。

2.3 小结

范围层承接于战略层,针对战略层所提出的问题,提出可行高效的方法。这里的评价参考词便是可行高效


3 结构层

如果说范围层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结构层便是将这些方法详细的分解成各个步骤,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起来。同时从这一个层面开始,基本上就是纯粹以用户的视角来分析产品了,公司层面的东西只能从具体的界面流程来揣摩一二!

3.1 功能逻辑

这里的功能逻辑具体指两个方面:

不同功能之间的连接逻辑

同一功能不同步骤之间的衔接逻辑

对于第一点,要尽力做到不同功能之间的区分度足够强,容易识别。让用户在需要使用某一功能的时候,一眼就可以找到对应的位置,例如在用户想进行收藏某篇文章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收藏夹,这对于一款专注于收藏的APP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灾难!;

对于第二点要让某一功能的不同步骤进行流畅的结合,每一步都要符合基本的操作逻辑,例如在用户收藏完文章之后,页面跳到了分类界面,这种逻辑也总让人感到怪怪的!

3.2 小结

同样给出结构层的一个评价参考:逻辑严谨清晰!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在结构层面上的设计基本上是失败的!更不用谈接下来的框架层表现层了!

这里分享一个小技巧,在结构层面拆解一款APP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具体的任务去体验(例如收藏任务,编辑任务等),很多刚入门的产品经理往往喜欢漫无目的的这点击一下,那浏览一番,导致效率非常低下!不妨先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然后构思一下实现目标的流程图,接下来才是APP体验环节。在操作APP的过程中,重点发掘那些与自己想法不一样步骤,为什么不一样,这种设计是好还是坏,有没有改进的地方。这样多分析几次之后,心中自然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4 框架层

如果说结构层关注的是功能与功能(对应的不同页面)间的跳转以及某个功能内部流程的逻辑性,那么框架层则重点关注某个单个的功能引导性!具体说就是在一个新用户打开一个APP的情况下,能够在没有提示的前提,能够按照以往的用户习惯顺利的完成某个任务!

4.1 引导与用户习惯

在刚刚接触一款APP时,往往会有这番体验:正式使用APP之前,往往会有引导页面,这些页面会将APP的一些特色、功能点、实用技巧加以说明。

另外在用户进初次进行某些操作的时候,APP也会有相关的“操作提醒”,这些都给用户的操作带来了便捷,但是相信绝大多数用户会和笔者一样,使用APP的时候,会匆匆的将这些“教程”、“提醒”略过,但是真正想使用某些功能的时候,往往又找不到正确的操作方式!所以,在界面/功能设计的时候,如何让新手快速入门,让老用户用着舒服,是框架层需要着重考虑的。

4.2 小结

框架层给出的参考是:能否突出重点,对用户有效地引导,使得APP设计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这里用到的方法就是小白方法,具体含义就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小白用户,使用APP去完成一个自己一个任务!

5 表现层

如果说框架层关注某一界面/功能的引导性(具体体现在界面的布局,组件的摆放等),那么表现层则着眼于某一步骤的细节:因为所有的步骤都依托于具体的组件(按钮、输入框、文字等),而这些组件的形状、颜色、大小都是表现层所关注的地方。

5.1 细节彰显品质

战略层,笔者曾经提到过品牌形象的问题,其实除去技术创新、产品功能的设置,在表现层部分所体现出的种种细节很能影响到用户对于产品的直接印象!

5.2 小结

一款产品/APP对于细节的把控,很大程度上折射了公司对产品的态度!色调是否协调、字体是否统一、组件的摆放是否合乎用户使用习惯……

综合以上,这里在表现层给出的参考标准是:产品在能用的同时,是否能让用户感到的品质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户体验五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