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日(D2)读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章“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51——74页收获与分享

我读到了:

一、没有正确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

1、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那么的根深蒂固,仅仅研究世界是不够的,还要研究我们看世界时所戴的“透镜”,因为这透镜(思维方式)往往左右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55页)

2、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二、品德与个人魅力孰重

1、前150年前强调“品德”为成功之本。然而后来人们的观念改变了,由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魅力”,即认为成功与否更多取决于性格、社会形象、行为态度、人际关系以及长袖善舞的圆熟技巧。

2、这种有关如何树立社会形象的技巧和如何成功的捷径,就是用“阿司匹林”和“创可贴”来治疗心灵的痛苦,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而不治本。(56页)

3、孩子“出人头地”的成就中,自动自发因素的作用要多于外在影响。(激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三、光有技巧还不够

1、一旦品德缺陷,就无法获得长远的成功。只有心存善念,才能赋予人际关系技巧以生命。(58页)

2、倘若没有根深蒂固的诚信和基本的品德力量,那么生活的挑战迟早会让你真正的动机暴露无遗,一时的成功就会被人际关系的破裂所替代。只有德才是交流中最伶俐的“口齿”。

四、思维方式的力量

1、思维方式广义上是指我们“看”世界的方法,这种“看”与视觉无关,主要指我们的感知、理解与诠释。它是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未必与现实相符。它是一份地图,而非地域本身。

2、我们每个人脑中地图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据世界本身面目绘制的地图,反应现实情况;(讲事实)另一类是依据思维方式绘制的地图,反应个人价值观。我们理所当然的假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就是真实的世界。(主观臆断)

3、我们的态度与行为源自这种假定,对事物的看法决定这我们的思想与行为 。

4、案例(少女与老夫人的图像):当你大脑里被植入预先概念的时候,你就很难做出客观的判断,因为你有自己的思维定式。(思维转换)

5、思维方式是行为与态度的源头,脱离了这个源头的言行就是表里不一,言不由衷。(不喜欢某个老师而不喜欢这门课程)

6、我们越是认识到思维方式以及经验在我们身上的影响力,就越是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负责,懂得审视它,在现实中检验它,并乐于聆听和接受别人的看法,从而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客观的看法。

五、思维转换的力量

1、不论思维方式是否正确,都会决定我们的行为和态度,并最终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

2、案例:(地铁上孩子闹腾)开始批评的眼光,不高兴的态度。到了解真相后思维的转变,到自己的歉意、同情接纳以及理解。换一种角度来看待事情的能力,是非常强的自我净化的能力。

3、如果你不能对自己的思维定式进行反思和改进的话,你就会永远生活在既定的节奏和循环当中。

4、思维方式和性格息息相关。思维方式只所以强大,是因为这构成了我们观察世界的窗口。

六、以原则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1、品德成功论植根于一个基本信念之上,那就是人类效能都需要原则做指引。原则如灯塔,是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

2、与个人的思维方式绘制的地图,不等于地域本身,它只是一种“主观的事实”只有“灯塔”式指引人类成长和幸福的原则才是“客观的事实”,是地域本身。

3、原则不等于实践。实践是个别的、具体的、而原则是深刻的、基本的和普遍的。如果我们把原则内化为习惯,就能够用不同的时间方法应对任何局面。(如守时、诚信等)

4、原则不是价值观。如果说原则是地域,那么价值观就是地图。唯有尊重正确的原则,才能认清真相。

5、原则是人类行为的指南针。要抓住他们的本质,最简捷的方法就是设想一下反其道而行之的后果。(欺骗、不公、卑鄙等)

6、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越符合这些原则或者自然法则,就越能正确而高效地生活。

七、成长和改变的原则

1、自然的成长过程不容违背、忽略或缩短,那只会让你平添失望和挫败感。(小孩的拔苗助长)

2、与配偶、子女、朋友或同事相处一定要学会聆听,聆听需要耐心、坦诚和理解对方的愿望,属于品德的高级范畴。

3、案例(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女儿先经历拥有,然后才能付出;作者过于在乎家长对他的看法,反而不够重视孩子的成长和我们的耐心和理解;孩子的独立判断能力和自律能力的发展受挫;亲子关系遭到了破坏。

4、教导孩子也要因时而异。在关系和气氛紧张的时候,教导会被视为一种评判与否定;关系融洽时,才会有效。

5、教育孩子应让他们体会拥有的感觉,同时用足够的智慧告诉他们付出的价值,另外还要以身作则。(自我认同自我价值,完整的自尊体系,家长的以身作则)

八、症结在于治标不治本

1、“怎么做,教我一些技巧吧”普通人的思维方式,他们想得到一个快速脱离现状、摆脱痛苦的诀窍。其实我们应该看的更深入、更透彻一些,比如那些足以影响对时间、生命与自我的看法的思维方式?

2、爱因斯坦说:重大的问题发生时,以我们当时的思维水平往往无法结决,我们需要新的更深层次的思维水平,即基于原则的思维方式,它能正确的引导我们实现高效能、改善人际关系、解决深层的问题。

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品德操守和动机。(从内在改变、我们做事的起心动念是不是由善出发)

4、我们必须改变观念,转坏思维方式并将其提升到“由内而外”的新境界,才能更好的将七个习惯开发的这些原则加以利用。

所感所悟:

1、本章节内容很多,需要不断的深读思索,才能加以内化。首先我们需要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构建新的思维方式。(豺狗模式和长颈鹿模式)

2、少女和老人的图画: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结果不同。没有对错,只是自己的价值观解读的观点而已,并非事情的本身。我们要学会接纳不同的观点。

3、地铁上的孩子闹腾:我们都会根据自己原有的认知去评判某人或某事,我们你以为自己说的就是事实,其实只是自己的观点而已。在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作者的态度和看法就有了改变。从之前的批评指责到同情接纳和理解。所以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不要妄自评判。

4、只有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由内而外的改变和提高,才能更好的利用七个习惯。(厚德载物,改变从自己开始)

5、解决问题做好的办法是提高我们的思维,原有的思维方式是无法解决现在的问题的。(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让问题不再是一个问题)

6、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自己,接受新的理念和观点,让自己成螺旋式上升。

7、改变从自己开始,由内而外,而不是总想改变他人。(张德芬老师: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以原则为中心,以德为基础,由内而外改变自己,学习并实践,期待我们的成长和变化,遇到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10、19日(D2)读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章“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51——74页收获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