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今天是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揭晓的日子,下午上了一节课,讲解了试卷,填了试卷分析、帮扶学生成绩质量分析等表格。闲下来的时候想了想以前在祝中上学的日子,遂写此文。

        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农村学校还很多,学生也很多,虽然一个老师教几个年级,校舍基本都是砖瓦土房。甚至我的小学下大雨的时候,房子会漏雨,需要在教室搬来搬去。再后来搬到了范家营高中的旧址,然而条件仍然没有好转,最值得津津乐道的是当时每间教室后面都有一个中苏关系恶化时修建的地道,这绝对是我们那时最好的玩耍场地。

        但那个时候的我们,有对知识的渴望,对“跃农门”的追求,虽然我们那时也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也并不怎么努力学习。但我们最少知道尊师重道,最少我们知道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所以,我们也不会很差。所以依旧有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学子走出农村。

        如今,当年的我们已站在了祖国各个岗位上,距离自己当时的目标千差万别,所以就想起了《论语》中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我们小时候大都是清华北大、科学家、宇航员的理想,虽然这只是幼稚时期的幼稚言语,但我要说的是,这里面蕴含的就是“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的道理。

        祝中是我中学二年级呆过一年的学校,如今很多年过去了,再回到老家的这所镇级中学参加工作,看着母校,感慨万千。大量适龄入学儿童的流失,对城市优质生活的向往,历经“并校”风潮后的乡村教学点,孤零零立在“山”上,逐渐被遗忘。而我们乡村教师就是这座山上的守山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如今的乡村学校今非昔比!土操场替换成了橡胶水泥;我们当时七年级一周走半个小时才能上一次的微机课已不再稀奇;当时只在书上看到的实验仪器,如今按学生数量配备,均可实操;以前中午只能在校门口吃一碗凉拌豆芽的凉皮或者是在学生灶吃一碗六毛钱的面片、四毛钱的土豆丝夹馍,连一块钱的干面都舍不得,现在被营养午餐代替。凡此种种、皆成往昔。

        欧阳修在《李氏东园记》中写到:“随虽陋,非予乡,然予之长也,岂能忘情于随哉”。推及祝中于我,则可称“祝中虽陋,非予家,然予之学也,岂能忘情于祝中哉”。

        作为一个乡村教师,需要的东西很少,因为这里的生活简单,生活方式也还是很多年前那样。但作为乡村教师需要的东西又很多。

        因为要坚守乡镇孤独清苦的生活,要教育乡村学校优秀学生流失后的适龄儿童,要教育这些单留守、双留守、甚至是孤儿的学生,要教育这些性格孤僻甚至古怪,但自尊和自主观念又很强的学生,需要的真的很多。 长此以往,这种荒凉悲切之感岂不日盛!

        你要有扎实的学识,这样才能支撑起来课堂教学;你要有坚韧的心智,这样才能耐得住乡村生活的清苦;你要有充足的耐心和爱心,因为很多学生的言行举止亟待纠正;你要有异常强大的神经,这样才能面对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不至于崩溃。当然,你还有要一颗奉献祖国基层教育的拳拳之心。

        要做到这些,真的很难,但已经加入了这一行业,要做的就是坚守。回想当年我们入行的时候,有很多人都是把它作为理想的,而不单单是一份职业。而在我们走上讲台之前付出,背后所隐含的努力与艰辛,虽不足为外人道,但足以值得时常自我回想。顺其自然却又来之不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要求实在太高,但还是那句话“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总要给自己一个更高的追求。坚持读书、好好上课,认真对待每一件课堂上的小事,这就是当下要做的。

        理想不会管你现在处境怎样,但她就一直呆在那里,看着你,等着你。带上她,你就能一直向前,日复一日,终达彼岸。

你可能感兴趣的:(取法其上,得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