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了解了愤怒,知道了它是被侵犯的直接反应,可以帮助我们守护空间和底线。
很多时候我们不愿意体验内疚的感觉,发生内疚说明我们做了亏心事,“犯了错误”。但是内疚真的是要努力避开吗?不愿意内疚的人真的如此“清白”吗?
一、追求清白是本能
内疚的滋味不好受,会不自觉情绪低落,想去惩罚自己,来达到平衡状态。
心理学上有个实验,心理学家把人分为两组,让第一组人写下近期做过的好事,比如救助了一只流浪狗,帮同事加班工作。而另一组人却要去回忆最近做过不好的事情,比如,逃了一次地铁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也不主动让座。
强化几次之后,第一组人觉得自己做的都是好事情,心里是对自己的敬仰;而第二组人则觉得自己净做些见不得光的阴暗事,心里满满的愧疚。
然后心理学家给了两组人冰桶,让他们把手放在冰水里面浸泡,第一组人觉得很委屈,为什么好人要接受这样的对待,而第二组人心里能够完全接受,认为自己做了亏心事,就应该进行惩罚。
心理学家继续测试,在冰桶外面放上巧克力,观察哪一组人会偷吃。结果不出所料,心里受了委屈的第一组人普遍都没能忍住,认为自己该得到奖赏,所以吃了巧克力,而愧疚的第二组人则没有偷吃的现象。
内心清白,是很多人追求的境界。就如测试的第一组人一样,自己的形象是闪着金光的,那么,即使自己接下来做出不太好的小行为,比如偷吃巧克力,也是无伤大雅的。
但内疚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会用站在道德角度批判自己,忍不住想要弥补,即使受到不公待遇,被泡冰冷的水,也毫无委屈,坦然接受。
二、“问心无愧”的外在表达
因为我们对内疚的排斥,对坦荡的追求,所以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逃避自责,避免让自己“问心有愧”。
逃避内疚感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坚持清白。这种人完全封闭自己,不接受任何帮助和支援,洁身自好,摆脱需求和义务,把自己想象成高人一等。
他们一开始被教育不要接受别人的馈赠,后来就信奉了这个信条,坚守着被动和空虚。
金庸小说《侠客行》里面的主人公是石破天,小时候被灌输了“禁欲”的观念,他从此不再接受其他人的任何付出。
但一个和谐的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和接受,我们拒绝别人的付出,无疑是拒绝与别人建立关系。因为形形色色的关系,我们的人生才丰富多彩,而禁欲者拒绝了关系,其实也就是拒绝了生命。
第二种是疯狂助人。这种人追求的核心是“我不能欠别人情”,所以总是疯狂的付出,而普通人对疯狂付出者会产生敬意,这种敬意将会转化成付出者的一种权力。
电影《芳华》里面,刘峰就是这样一个不遗余力满足别人的“活雷锋”。在文工团脏活累活抢在前面,战友结婚买不起沙发,他出钱出力,牺牲休息时间,打了一组;救人受了伤,领导体恤他,安排他进修,以后毕业能当干部,本是别人求不来的好机会,却被他反手送了出去。
就这么一个光明到没有一丝阴暗的人,拥抱了心爱的女神,本是正常男女之情的表达,但女生却被别人打上了“腐化英雄”的标签。
受了委屈的女生哭诉道:“谁都可以,他活雷锋就不行”。
因为付出者光芒太明显,即便错了,也会被轻易撇开,转嫁到他人身上。而和这样的人长期建立关系,我们会产生无力情绪,因为你的付出和他相比是不值一提的,而接下来的感觉是,你也是不值一提的。
正常人都不会喜欢这种感受。
聚餐时,总有人抢着买单,不管是不是他组起的饭局,结束时,总有一种干仗的气势。“都不要和我抢,下次你再来。”
结果到了下次,他忘了自己说过的话,剧情再一次上演,“下次”再一次被拖延。付了钱的他自然理直气壮,吃了“霸王餐”的朋友们则心生愧疚。
久而久之,聚餐就不愿意带上他,没有负担和压力的聚会,才能真正增进感情。
三、“完美太太”转嫁内疚
内疚产生后,并非一成不变,很多时候,内疚可以人为转移。如果你觉得自己身上只有清白感,那你就是把负罪感强加给其他人了,而这个“其他人”,一般来说是自己最亲密的人。
小米出生后没多久,她的哥哥因为意外车祸去世了。所有人都认为是小米“克死”了哥哥,虽然没有人对她明说,但是小孩子特有的敏锐能感知家人的逻辑,并产生了深深的负罪感。
于是,她努力变成一个对家人特别好的孩子,通过付出来化解内心的沉重。
慢慢地,她把付出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在婚姻生活中,她成了别人眼中的“完美太太”。
小米尽心尽力侍奉公婆,相夫教子,从没和谁发生过争执。因为她一直努力付出,并且不图回报,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但这份喜爱在丈夫身上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别人都露出羡慕嫉妒恨的眼神时,小米的丈夫却对她越来越疏远,甚至提出了离婚。
面对丈夫的“和你在一起我压力很大”的说法,小米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包括丈夫的家人也想不明白。母亲得知儿子想离婚,坚决不同意“你要是敢离婚,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其他的亲朋好友也纷纷来劝“这样的媳妇你提着灯笼都找不到啊,要珍惜啊”。
从理智上看,丈夫是既得利益者,只要开开心心地接受就可以了,为什么想要逃避呢?
但从情感上看,小米为了减轻自己对哥哥的愧疚,就非常努力做一个付出者,以为这样可以问心无愧。但付出者会产生一个逻辑:我已经这么奉献了,所以无论我们的关系出现任何问题,都是你引起的。
小米据此占领了道德制高点,所以丈夫想要的自由,被亲人朋友认为是“作”“不知足”,也自然得不到理解。
四、欲望并不可耻
我们经常被教育,欲望是可耻的。好像我们不应该有需求,应该永远无私,顾全大局。这样自然不会有愧疚感,但真的是美好的人生吗?
德国心理治疗师海灵格说过,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到一种平衡,彼此在这个关系中感知自己的价值。
但现实是,固守清白感,高高在上,甚至得理不饶人,只会打破关系的平衡。
所以,解决这样问题的方法就是,做人不要滴水不漏,接受轻微的愧疚感。没有罪责是神的境地,不应该成为凡人的追求。
而轻微的内疚,能让我们重新审视关系,更容易觉察到对方的不满和期待,从而拥有改善的动力。
你要明白,我们根本不需要做道德上的完人,生活需要很多出口,我们应该光明正大面对自己的需求。
这边有两个小办法可以尝试。一是及时奖励自己,可以是一顿大餐也可以是一支口红。奖励自己频率越高,坏情绪消化地就越快。
二是为自己制造情绪转移站,可以是独处也可以是一场电影,来聆听内心,正视自己的欲望。
不要让“清白感”把我们压得太久,破除“欲望有罪”的紧箍咒,拥抱真实的人生。
-【结语】-
我们了解了内疚这种情绪,以及转嫁内疚的后果。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过分追求“清白感”,只会让关系变得糟糕。
我们常说自己是吓大的,孩子天生就有感知恐惧的能力。但是恐惧真的让我们这么害怕吗?它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呢?
-【今日话题】-
我们付出的时候,就觉得有权力,接受的时候,会觉得有义务。在和别人的相处中,你是过多付出的那个人吗?你的付出让对方觉得舒服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