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

标签:#故事#丁磊#目的论#怎么做?

一、见

今天在罗胖60秒里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据说很多年前,有一次网易的丁磊,觉得干公司太累了,就想把网易卖掉。然后,就有一个朋友问他,你卖掉之后,你就有钱了,你会去干啥呢?

丁磊说,我在做一家公司。

那人就说,你这手头上不就有一家公司吗?

丁磊当下大悟,然后一直咬牙坚持把网易做到现在……

罗胖通过这个故事是想说,在很多时候,工作之于我们,就像是迫于生计的手段,等到自己的目的达到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放手。但是,在另外一些人眼里。除了满足生计,工作还是一种生活,或者说,是一种爱好。

二、感

工作可以作为一种爱好,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当作爱好。

这次重点不是写,工作到底是生计和爱好?而是想说说“故事”本身。

在以前,如果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会得出做人做事,一定要持之以恒,只要坚持到底就可以获得成功。就像故事中的丁磊,如果他当年一冲动,将公司卖掉,那将留下无尽的遗憾。

然而,这个故事真的对我们每个人都适用吗?

大案:肯定不是

因为故事都是为了某个目的编造出来的,像这样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设计

如果从“目的论”的角度来分析,我个人觉得,这只是丁磊自己讲述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为了支持他继续做网易而编造出来的。反之,如果他现在不做网易,改行了,且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他会编一个相反的故事。

比如,当他朋友说,你现在不是有一家公司吗?他可能会说,这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我要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就做了现在的事……

三、思

在《幸福的勇气》里,哲人指出,哲学和宗教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故事。就是说,宗教是通过故事来解释世界。而哲学,是通过没有主人公的抽象概念来解释世界。

故事想要传达的意思就是说,这里就是真理所在了,我们通过故事来强化自己目的(或正确性),也就是说这里就是终点站,类似于终点式思维。而哲学则是永不止步,有点类似于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

依靠故事,我们很难取得成就,故事只是成功后的总结,而非成功前的设定。反过来,我们如果按这个故事来激励自己,就有点类似于,在还没有获得成功之前,提前做好设定(还是别人的故事),就是说,只要按照这样做,就能成。这不是胡闹吗!

所以,我说故事,都是为了某个目的编造出来的。

这样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编造,比如有些家长会说,我家孩子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都怪我,或者说都是爷爷奶奶带的,还有的会抱怨,孩子的爸爸怎么怎么样等等,细聊的话,他们还能说出很多的细节。但这些,都可以被称之为“故事”。为符合现状,编造造出来的故事。换句话说,就是因为有之前有这样的“故事”,所以才造成了现在的情景。

如果我们能从故事的思维挑出来,就会发现,所有编造出来的这些故事,只是为了逃避“接下来要怎么做?”的借口。

反之也成立,它就成了“接下来不做什么?”的借口。

总结一下

手里那个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最近一直在消化《幸福的勇气》这本书里的观点,所以看见“故事”,就下意识地联想到了书里的内容,就当是内化训练和复习吧。

1.工作究竟是生计,还是生活,这要因人而异

2.故事,更像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刻意编造出来的,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为了说服自己

3.既然故事有可能是一个借口,当我们下一次在讲故事(或听故事)的时候,可以提醒一下自己,是否在逃避一些东西呢?

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故事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