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这大争之世,敬这小酌之时”——张仪

写在前言

前两天,《国家宝藏》第三季关于秦始皇帝陵的内容如期播出,最后一个环节看到富大龙先生演绎的嬴政,让我这个精秦政粉落泪。记得追《大秦帝国之纵横》这部剧还是在2014年我刚踏入大学的时候,当时便被秦国那种虽身处逆境仍积极东出的精神所打动。

后来在Coursera上选修了吕世浩老师的课程,有一个作业是介绍一个历史人物的。本想写秦惠文王,无奈史书资料太少,所以便把目光转向王身边的张子。魏皮秦骨的张仪,暗淡叹息“王上,张仪回来了”的相国,潦倒笑谈“敬这大争之世,敬这小酌之时”的张子,同样让我念念不忘。

感谢富大龙老师演绎了虎狼之君,感谢吕恩泰先生演绎了白衣卿相,感谢《大秦帝国之纵横》演绎了那段赳赳老秦岁月!



张仪,姬姓,张氏,名仪,魏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

「未发迹前」

张仪刚开始和苏秦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苏秦认为自己比不上张仪。学成以后,张仪便开始到各国游说诸侯。

曾和楚国丞相一起喝酒,期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因为张仪生活贫困、品行低劣,便诬蔑张仪偷了玉璧并拷打他。但张仪一直不承认,终被释。张仪妻子因此很生气,认为张仪如果不读书游说,就不会受此侮辱,但张仪却不以为然,认为只要自己舌头还在,便还有机会。

「生命转折」

张仪因在苏秦这受到侮辱而非常气愤,认为各诸侯国中只有秦国有能力威胁赵国(因为此时苏秦在赵国当官),便前往秦国。

在苏秦的暗中资助下,张仪顺利见到秦惠文君。秦惠文君拜张仪为客卿,共同商讨攻打各诸侯国的计策。

这时,之前帮助张仪见秦惠文君的人告诉张仪受辱、苏秦暗中资助等事的原因、经过,张仪恍然大悟,为感谢苏秦,承诺苏秦在赵国当权时,绝不让秦国攻打赵国。

「功业成就」

通过归还蒲阳、派秦国公子到魏国做人质、劝说魏王等方式,让魏国将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秦国。张仪因此被封为秦国之相。

拥立秦惠文君为秦惠王,与秦楚二国会盟于啮桑。为了秦国利益,到魏国出任国相,游说魏国退出合纵盟约,臣事秦国。

后又为了秦国利益,到楚国游说。借用诈,破坏齐楚两国关系,使得秦齐两国联合,占据楚国土地。为平息楚怀王怒气,二进楚国,在靳尚、郑袖的蛊惑下,张仪得到赦免。

为了破坏合纵联盟,张仪游说诸国,先后在楚国、韩国、齐国、赵国、燕国等诸侯国游说,获得各诸侯国国王的款待、承诺。

「最终结局」

结束各诸侯国游说后,张仪回秦国报告,没到咸阳,秦惠王便去世。新任国君秦武王不喜欢张仪,加之其他大臣中伤,且诸侯国见武王与张仪有矛盾,纷纷回到合纵联盟。张仪只好回到家乡魏国,再任魏相。

协助魏国智退齐国进攻,第二年,卒于魏国。

「其人性格」

1、随机应变,百折不挠

张仪身上有很强的生命力,百折不挠,而且会根据局势的不同而灵活多变。在苏秦这受到屈辱,他虽气愤但不气馁,根据当下时势判断出自己应该投奔秦国。其实张仪在投奔秦国之前,已多次碰壁,如在楚国被诬、于赵国被辱,但为了心中的追求,依旧百折不屈,知难而进。

2、恩怨分明,勇敢无畏

纵观《史记·张仪列传》,不难发现,张仪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有恩于他,他定竭力相报。如为了报答苏秦资助之情,在苏秦执政赵国期间,绝不让秦国攻打赵国。再如为了报答秦惠王知遇之恩,不顾危险,勇敢无畏,出任魏相、二进楚国、游说诸侯。同时,与他有怨者,他定不饶恕。如任秦国客卿,立马写信警告楚相,以报诬蔑偷玉之仇。又如在秦惠王面前中伤陈轸,以报争宠之怨。

3、巧舌如簧,不惜用诈

张仪的口才非常好,能用一番精彩的演讲折服各诸侯王。与苏秦游说策略不同,张仪游说诸侯时侧重从诸侯面临的困境、与秦国和好的优势、不与秦国和好的劣势等角度进行劝导、游说,颇有震慑作用。同时,为了不战而夺人之城,张仪不惜用诈,欺骗他人,最有名的就是欺骗楚怀王。

「成败之因」

1、主观原因:言而无信,难以立身。

张仪为了破坏合纵联盟,为了不战而夺人之城,巧舌如簧、多次用诈。虽然短期来看,诈能使张仪快速达成目标,但最终必定破坏张仪甚至秦国之信用。诈,成就了张仪,让张仪从客卿升至国相,并不断挑战合纵联盟;诈,也毁灭了张仪,让张仪成为几大诸侯王的眼中钉,成为秦国门客中伤张仪的把柄,也让张仪失去了用武之地。

2、客观原因:秦惠王去世,秦武王不信任。

张仪这匹千里马,因为遇到秦惠王这位伯乐,因为有了秦惠王的信任与重用,而有了用武之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但随着秦惠王的去世,加之秦武王的厌恶、门客的中伤、各诸侯国墙头草一般的行径,张仪所做的努力,辛苦的游说,都付诸东流。

「后世评说」

苏秦: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

景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甘茂:始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开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张子而以贤先王。

李斯: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司马迁: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刘向:苏秦为纵,张仪为横,横则秦帝,纵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

诸葛亮: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

左思:四海齐锋,一口所敌,张仪、张禄亦足云也。

司马贞:仪未遭时,频被困辱。及相秦惠,先韩后蜀。连衡齐魏,倾危诳惑。陈轸挟权,犀首骋欲。如何三晋,继有斯德。

司马光: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而仪、秦、衍最着。

邵雍: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个人评价」

历史对张仪的评价,多是善辩、无信,太史公更是称张仪为“倾危之士”。在我看来,善辩是张仪的特长,正是因为他的善辩,才让他在历史上留有一席之地。至于无信,我承认之,但同时,我认为,这不是张仪的性格,而是教育、环境、局势使得张仪选择了这个。

张仪是魏国人,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国被称为三晋。三晋西有秦,东有齐,北有匈奴南有楚,可为四面楚歌。因为这样的地理位置、政治影响,三晋之人多是善变之人,他们避免冲突,强调运用权术谋略而达到目的,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张仪或多或少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同时,张仪师承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鬼谷子有四个著名的学生,除了张仪、苏秦,便是孙膑、庞涓。从孙膑的《孙子兵法》中可以知道,诈是一种策略。兵不厌诈、不战而屈人之兵,都是兵法策略的一种。见叶知秋,我们从孙子兵法中能大致推断鬼谷子的纵横之术、推测出张仪苏秦等人所学的知识。教育是最能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在纵横之术的影响下,辅以过去所成长环境的影响,张仪的思维必定是灵活多变、见机行事、为达目的不惜用诈的。

故,我认为,善辩是张仪的特长,是他赖以生存、藉以成名的优势;无信是张仪基于生长环境、教育环境的影响,根据战国变幻莫测的局势所选择的一种处世之道,这并不是错的,相反我认为张仪非常识时务,并积极融入当时环境,这也反映了他随机应变、懂得变通的优点。

而太史公称他为“倾危之士”,我认为这是因为太史公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从儒家的角度进行批判。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同一个人的行为,不同学家从不同角度去看待,得出的结论都是不一样的。也许张仪的行为,在儒家看来是“非大丈夫之所为”(孟子曾从大丈夫的角度来批判过张仪所为),但从其他学家看来,也许张仪的所为是顺应时势发展。因此,我从秦国的角度来看,并不认为张仪是“倾危之士”,相反,正因为张仪,秦国才不用被困在函谷关内,秦国这匹狼,才终于摆脱函谷关这枷锁、扑向中原。

人是复杂的,是立体。从史书中来看,在巧舌如簧、言而无信之外,我觉得张仪是一个很真实的人,懂得报恩,也懂得报仇。同时他也是一个勇敢无畏的人,难以想象,为了建功立业,为了报答秦惠王的知遇之恩,他能以前秦相的身份出任魏相,在魏国的朝廷里默默为秦国做事;能为了秦国利益,不顾楚怀王怒气、不管个人性命,二进楚国;能为了破坏合纵联盟,辗转各诸侯国,积极游说。是的,张仪聪明、懂得见机行事、懂得巧舌如簧,而且看清事态本质,知道藉助靳尚郑袖来保全性命。但别忘了,所有的一切,所有的谋略,都是基于对未知局势的预测、判断,如果中间出了差错或者变故,张仪随时面临失去性命的危险,但即便如此,他仍然知难而进,带着梦想、带着感恩,大无畏地前进。

张仪,善辩、无信、真实、勇敢,一个立体的人,一个灵活的人。

「参考数据」

1、(汉)司马迁   《史记·张仪列传》《史记·苏秦列传》《史记·秦本纪》

《史记·韩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2、(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三》

3、维基百科     张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张仪


你可能感兴趣的:(“敬这大争之世,敬这小酌之时”——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