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必须培养兴趣驱动式、自主式和终身式学习的能力,否则将永远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处于劣势。
以上《爆裂》里面的观点,是的,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新时代,变革快速,充满着不对称性、复杂性、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的思维需要更新迭代,与时俱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爆裂》讲述未来社会生存的九大原则,分别是:涌现优于权威、拉力优于推力、指南针优于地图、风险优于安全、违抗优于服从、实践优于理论、多样性优于能力、韧性优于力量以及系统优于个体。
书中讲述的新鲜观点,与传统思维、观点有一些相背而驰。
依照这九大原则做事,是新时代的航向,但是实际上,要想转变需要莫大的勇气。
所以,这些观点都特别伟大,创新需要这样的一种魄力!
以下根据自己感触比较深的三点,浅谈一些想法,希望对你也同样有所启发。
01 系统优于个体,团队是“一个人”,而不是一群人
“要从客户体验着手,再返回到技术层面”。到20世纪90年代末,这种设计演化成了参与式设计,用户可以贡献自己的想法。之后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共同设计,即邀请用户自己成为设计者。
读书的时候赞叹创新很容易,但真正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敢不敢放手冒险,才是最难的事啊。
系统优于个体的观点应用已经屡见不鲜了,做的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非常重视用户体验,让用户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来,倡导的也是这样的产品理念。
如果是甄别用户的意见,从产品发展方向考虑,想法各有其一定的道理。如何把握其中尺度,保持设计者的初衷显得尤为重要。
团队的力量也是越来越重要。团队能完成个体无法做到的事情,也同时会超越个体,创造新事物。
不是几个个体的组合就是一个团队,而是这个团队有一种积极向上、目标一致,奋发图强地灵魂。
每个个体发挥各自的光芒,整个团队就会放射出耀眼的天光。
02 违抗优于服从,真正的违抗是创新的开始
没有违抗就没有大发明,因为创造力需要摆脱束缚。没有人是靠别人告诉你怎么做而赢得诺贝尔奖的。
“违抗”起作用主要在解决问题方面。创新需要人的创作力,需要摆脱束缚,有时“违抗”一些传统的观点或看法。另辟蹊径,可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可是,这是创新的开始。
我们越长大越感觉自己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从小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几乎是封闭的,是没有自由精神的。
我们不以兴趣为出发点去学习和探索,而是学会遵守规则,不提问题。
所以,违抗,是最难做到的。顶着压力的“一意孤行”是最难的,孤独无助,坚韧地走下去,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不走寻常路,新时代也似乎司空见惯了,只要你能养活自己,热情地追逐理想,谁又能阻碍你呢。
我们从小到大受的教育教我们听老师、爸爸妈妈的话,不能顶嘴,不能违抗。
违抗是错误的,是不对的,所以后来可能就没有违抗了,没有对于正确、真理的追求了,变成了顺利其然、得过且过,只要不涉及个人利益也就不管了。
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每天口中说缺乏创新,要创新,要做出不一样的产品,要怎样。
实际上贡献的点子是别人用过的,原发创意变得弥足珍贵。可能点子是世上绝不仅有的,但是听取它的人是不会违抗的人,点子也发挥不了它的价值。
例如,你的想法太天真,谁会这么想,这东西谁用,小孩子过家家玩的……等等。
因此,创新点子很重要,也需要一个急切需要创新的大环境。
03 涌现优于权威,改变观念,听取用户的心声
旧体制做事的方法是“命令与控制”,领导做出决策,下级贯彻执行,而新体制的做事方法,叫做“涌现”。
从事生产第一线人员是最接近实践工作的,也是和用户“亲密”接触,最了解用户的人。
耐心听取一线人员的建议和怕他们提出的点子超越自己,哪一个对团队,对于自己的发展更为重要呢?这一点也是需要深思的。
广纳言路,总归是没错的,如何让“涌现”来得猛烈,如何让“拉力”拉动团队的向前迈步是最重要的。
激发创新者的热情和潜质,发现我们需要的东西,和发现我们不知道自己需要的东西。
开始读《爆裂》时,感觉距离我们很远,当读到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时,发现距离我们很近。
每一本书不同的人阅读,会读到不一样的味道,希望我的想法能触动你,也希望多多分享,让我发现更多的点,走更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