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整理/时间与存在(一)

电影《红气球》



首先,先从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与此在说去。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性之为烦只有通过“此在”的种种体验才能发觉。过去和现在所烘托的未来构成了一个整体,这就是时间性。海德格尔特别强调“未来”对我们体验时间性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此在的时间性来自于未来的可选择性。这种抉择一定意义上也是此在的自我伸展,即历史性。“此在的历史性的分析想要显示的是这一存在者并非因为‘处在历史中’才是‘时间性的’;相反,只因为它在其存在的根据处是时间性的,所以它才历史性地生存着并能历史性的生存。”从此放开去,来对“此在”的未来发生作用。但为何在《存在与时间》所建立的以“存在”为中心的体系到此为止呢?(存在与时间上卷第三部分并未完成)究其原因,就要谈到本真性这个中后期被海德格尔所摈弃的概念。“生存着的‘此在’包含有向来属我性,那是本真状态或非本真状态之所以可能的条件。”而本真性最重要对特征便是“自身性”,当此在变成走向未来的存在,便是死亡,“此在”的未来乃是虚无。怎么理解。此在在变成有死的存在者之后,此在自身一以贯之的品性便不复存在了,它只能借助于解释学的处境与曾经的、其他此在的历史发生关系,这时,无论它以怎样的决心演历曾经的过去,由于此在“自身”的缺席使得这种演历充其量只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本真性。所以,这种仅限于此在生存论上的时间性分析只是存在论问题讨论的出发点,我们必须在时间性分析后走上对一般存在的本身进行论述,即进一步从存在本身的自我显示去探究存在的基础本体论结构。其实这种从此在的生存论结构出发就很符合现象学关于“存在要在其自身的自我显现中展示其本真结构”,即所谓的内时间意识。在胡塞尔看来,自我与观念是没有时间的。当先验自我在意识流中通过原素的触发作用让观念或一般对象个别化,与此同时,为了让自身进入到时间之中,先验自我还必须从影像出发构造出属于自己的且带有经验性的自我认同的身体,进而借助于身体和个别化了的对象进一步构造世界,最终构造出自然历史和社会历史这样的时间产品。

从感觉材料出发,我们找到的是质素,再进而发现质素和原非我;从自我出发,通过不断的分层,我们抵达的最底层是原自我。原非我和原自我是一物之两面。它们之间的关系集被动综合和主动触发于一身。这时出现的意识到特征为——静止的流动和间断的同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整理/时间与存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