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语浅说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孟懿子,也称孟孙,鲁国大夫,三桓之一,孟孙氏之后。孟懿子问孝。孔子说,只要不违逆就是孝了。有一天,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孟懿子的好友樊迟,驾着马车载着孔子出行,孔子对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跟他说,不违逆就是孝了。樊迟问,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是什么意思呢?是想让樊迟转告孟懿子?还是想告诉樊迟什么呢?不得而知。但是这里的“孝”有一些引申的含义。在当时的鲁国,三桓是不把诸侯国的国君放在眼里的,所以孔子有可能是在点化孟懿子,告诉他,不违逆,懂礼数就是孝。


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唯其疾之忧。“疾”是什么意思呢?可以指疾病,也指会引起父母担心的所有事情。比如说这个时候,有个七八岁的孩子问我们,什么是孝?我们可能会说,你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操心就是孝。换成二十五六岁的人呢?我们可能会说,你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有一份正当的工作就是孝。所以每个年龄段的孝是不一样的。


子游问孝。孔子说,现在很多人认为赡养父母就是孝了,但是家里的犬马,我们也是在养它们啊,如果我们对父母没有敬意,跟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孔子为什么跟子游这么说呢?因为子游虽然一直在赡养父母,但是脾气不太好,孔子在用这种方式引导他。


假如子游本来就是不赡养父母的人,孔子可能就不会这么说了。所以孔子教化弟子,都是让他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之上,再往前走一步,次第而上的。


修行也是一样,我们在自己的基础之上,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就好了。不要去和人比较,人家修不修得好,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修的好的,可能我们修一辈子都赶不上人家的境界,但也不妨碍我们修嘛,修一点,就从容一点,自在一点。


修的不好的,更不要去比,那样我们如何进步呢?比如有时候我跟身边的常驻弟子说一些事情,他们会说,师父,你看谁谁谁还不如我呢。我说,你真有出息,明知道他不如你,你还找他当榜样,太厉害了。所以我们不断提升自己就好了。


子夏问孝。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是孝,曾经有人以为,父母有事情帮他们去解决处理,有美食佳肴让父母先享用就是孝,其实还不够。这么多人问孝,孔子的回答都是次第而上、层层递进的。因为每个人的天赋秉性不同,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回答自然不同。佛家讲法无定法也是这个道理。


举个例子,以前有个弟子来问我现阶段该怎么修行。我说,把悲伤的情绪先放一放,让自己每天变得开心一点。又来一个,我说,要修不悲不喜。那再换一个修行比较好的问我呢?我可能会说,你得把感受断掉。哪个是对的呢?哪个都对,哪个都不对。如果A非得把说给C的那段话,用在自己身上就错了。


因为每个人所处的阶段不同,所用的方法自然不同,当下的方法,只能解决我们当下的那一点点问题,问题解决了,修到下一阶段了,就要放下这个法,去学新的法。可是我们很多人总是抱着自己学的那点东西不放,总认为自己学的那些才是对的,其它的都学不进去,这样怎么能成长呢?这就是法执啊。


有执着会让我们产生很多痛苦的,比如说做饭,我们不会做饭还好,一旦会一点,到了别人家里,就开始挑挑拣拣的,这个咸点就好了,那个甜点的就对了,这个挑啊,搞得别人不舒服,自己也不舒服。


在医院里也是一样,医生最怕什么样的人呢?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还天天百度的人。到了医生那里,医生说,你发烧了,得输液。他说,我百度过了,不用啊。医生说,你这个得去拍片检查,他说我百度过了,不用啊。你说让医生怎么办?

所以什么是孝呢?因人而宜。对于不同阶段、不同时代人来说,孝的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那个孝心,有那个仁爱之心,这个是根本,不在形式。当我们有了仁心,自然会宽厚待人,谦逊敬畏地对待每一个人,自然就会对父母孝敬。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语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