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第25个“世界读书日”。
翻了翻读书APP,已经读完77本书。还有3本在读,20本在书单排队。
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记忆中应该是17年开始断断续续阅读的成果。18年孩子出生,占了很多精力,看的少了。知道去年,阅读频率才开始慢慢高起来。
这之前,因为工作的原因和自己不知道上进,根本不知道要去阅读,去看看书,业余时间都被乱七八糟的事情给占了,比如刷微博聊微信。现在成了家,有了孩子,生活稳定了,不用再像之前经常租房搬家了。年龄也随之大了,职场也逐渐遭遇天花板,知道要想办法提升自己了。
怎么提升呢?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阅读。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阅读APP的流行,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丰富,但不少都是一些无用的垃圾信息。书却不一样,它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和人们推敲的产物。有的经典名著能够畅销几十年而不衰,书中的思想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随之受益。
<1>读什么
刚开始阅读没有什么特定的目标要去看哪一类书,只要自己喜欢的就行。比如我喜欢经典名著和有关职场,个人成长方面地书。当然如果遇到实在晦涩难懂的,可能看几页就会放弃了。阅读完一本,APP通常会根据你的阅读喜好来推荐相关书籍,这样就可以不断地进行某个方面书籍地阅读。
如果实在不知道要看什么,可以到某乎找找那种荐书的文章,越详细越好。再或者参考某瓣的评分,通常评分高的书籍,都不会太差。通过推荐或评分,可以很好的帮助你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
比如和名人相关的,电商巨头京东创始人故事《创京东:刘强东亲述创业之路》,风靡全球的老干妈辣酱创始人故事《陶华碧:我不坚强,就没得饭吃》,烟草大王转行种橙子的《褚时健传》。每一个成功背后都有着令人敬佩地创业故事,创业者有着异于常人地眼光和胆魄以及坚强地毅力,最后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而这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欠缺和学习的。
<2>何时读
有人肯定会说,道理我都懂,就是没时间啊。有句老话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
比如我自己吧,通常是在睡前半小时左右。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晚饭后身心已经完全放松了。特别像我晚上运动之后,整个身体感觉通透畅快了很多。洗个热水澡,打开床头灯,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坐在床边,心无杂念,解锁手机后直接打开阅读APP,开始阅读。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都可以。
这个方式需要有一点自控力。有时候我也会手滑打开微信,看看群聊天翻翻朋友圈,几分钟又浪费了。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可以尝试把手机扔一边,看纸质书。现在电商活动多,纸质书也很便宜。
有人说床上看书容易犯困,书没看进去,催眠效果倒很棒。那就去书房看,或者强迫自己站着看,坚持个十天半个月的,形成习惯就好了。
<3>怎么读
阅读有很多方式,精度还是略读,或者跳读,完全取决于你对这么书阅读的目的。
我平时没有刻意区分,可能取决于我对一本书的兴趣,或者我想从这本书学到什么。有时候想到某个点甚至想再翻出来看看。这时候纸质书就显得比较方便了。甚至有的经典名著会读第二遍第三遍,不断加深和巩固印象。
<4>为什么要读
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延续,文字和书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我们通过书和阅读,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开拓未来。
那些经典畅销书,比如《时间简史》《人性的弱点》,往往是作者几十年或者一辈子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通过文字分享给每一个人去学习和感悟,让我们少走弯路,加快成长,甚至能够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只需要我们花一点时间和思考,却让你终身受益的投资,何乐而不为呢?
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说: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人,没有,一个都没有。巴菲特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多大吃惊。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互联网改变了信息连接的方式,指数型技术在迅速颠覆着现有的商业世界,人工只能已经开始抢占人类的工作岗位。未来,到底需要怎么样的人才?
改变命运唯一的策略是要你变成终身学习者。未来世界将不再需要单一的技能型人才,而是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极强逻辑思考能力和高感知力的复合型人才。优秀的人往往通过阅读建立足够强大的抽象思维能力,获得异于众人的思考和整合能力。未来,将属于终身学习者!而阅读必定和终身学习形影不离。
很多人读书,追求的是干货,寻求的是立刻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其实这是一个留在舒适区的阅读方法。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答案不会简单的出现在书里,因为生活本就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你也不能期望过去的经验能解决未来的问题。
让我们放下手机,拿起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