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评论人的美味主旨并不在美食摄影——趁热吃,才是对厨师的尊重!

作为一个美食评论人,在发出美食照片的时候,或许会有一些玩摄影的人会来诟病:这些美食照片构图、光线都远远“不达标”。其实不仅是我本人,最近在一些公众号里,也有美食评论人拍的照片被玩摄影的人诟病。但,美食评论人的美味主旨,真的是在“美食摄影”吗?

玩摄影的人,基本上都深知摄影的重要性,没有光线没有构图的作品,可能也称不上是“摄影作品”,只能称为“拍照照片”。但是,美食评论人的美味主旨,真的就是在“美食摄影”上吗?


网络图片 手机先吃

摄影讲究布光,光线是摄影的灵魂。没有一个好看的美食照片,的确会缺少那么一点点的吸引力。但是个人认为,美食评论人的主旨应该是美食,接着是评论,最后才应该是摄影啊!换句话也可以说,美食评论人最重要的主旨是品尝美食,接着才是评论和摄影。不是说评论和摄影不重要,是相对来说,第一时间品尝美食更加重要。趁热吃,才是对厨师的尊重!

有些人可能对“食物美”存在着一些偏见,读一些小清新的文字、看一些日系广告,城市角落里的小资咖啡馆里点一杯拉花摩卡或者法国餐厅里点一个普罗旺斯炖菜就算是高级了。但是这只是“看起来很高级”而已。也有人喜欢在餐厅,拿起大巨头的数码单反对着一份叉烧包摆个10分钟的POSE拍拍拍,甚至“发明”出了用筷子两头搛起馒头逼出里头芯子以彰显“饱满”这种拍照方式,为的就是让照片好看点来“骗人”。对的,这个第一印象看起来的确是非常美。但是人走茶凉,顾客朋友一来看到实物并不是照片上的样子,也不是拍美食评论里所说的味道,这样的美食评论还有意义吗?这样的美食作品还有意义吗?不禁让人思考,作为一个美食评论人,美食摄影作品真的是这么重要吗?——菜早就已经凉了!


有个玩摄影的美食评论者曾在其公众号发过这段话:

“我朋友圈里有许多摄影师,其中有很知名的艺术家,当然大部分是自定义的野生艺术家。不知道什么时候私房火了,目露凶光、荷尔蒙充盈的少年纷纷喜提相机,狼性加入。但是在镜头背后一条条勃起的生殖器构筑着照片的“故事性”。举着环形闪的暮年老法师携着年轻摄影师,全幅鄙视残幅,德系鄙视日系。现场拍照三分钟,回家修片两小时,导出照片,磨皮、液化、明眸、瘦腰、提胸,使各种“毒、德味、大师、学习了”扑面而来......”

这一切仿佛都是一气呵成,都有模板,都有套路。但是看得多了,有时候也会厌恶。就如同商业模式的婚纱照,每对情侣的照片都是一样的,就像只是换了一个头的作品......美食,应该有其特点,通过语言文字有独特的“评论见地”才足以吸引到人。而不是说每个美食评论人都必须要提供光线布局超级完美的摄影作品,都必须要千篇一律。当然,不是说提供了完美的美食摄影作品不好,只是在品尝美食面前和评论美食面前,美食摄影作品显得就没有这么多的重要了。


网络图片 商业美食图片


作为“美食评论人”,个人觉得,应该要区分好“美食评论人”和“美食摄影师”之间的关系。前者,在热腾腾的食物被搬上桌面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是有嗅觉视觉联动味觉神经的反应,在闻香和品尝的时候大脑中已经有了相应的描写的词句,这才是美食评论人的真实的第一反应,这才对得起厨师,对得起食物,对得起美食评论人的称号,毕竟不是单纯的把照片做一个商业的推广,而是通过语言文字搭配照片来做“美味”的推广;而后者,才是商业的,需要想好构图和光线,只需要一心想着如何推广其拍摄的“照片”,通篇美食评论都只用“好吃”两个惯用的字眼来搪塞读者。前者才可能是美食评论人;后者只可能是美食摄影师,无法和“美食评论人”专业的评论态度沾边的美食摄影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食评论人的美味主旨并不在美食摄影——趁热吃,才是对厨师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