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4:《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P1-16:昨天还在担心不能如期收到买的阅读书籍,不曾想中午就收到了送到小区东门指定位置的信息,真是说不出的开心。可是,一看到副标题——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我就有点犹豫。我不确定自己现在有没有足够明朗的心境去读这段历史,就像作者所说,多少孩子,童年就这样被突然中断了,再也没有能够长大。就因为他们所谓的血统不够纯正高贵,就因为当时的纳粹德国占主流的雅利安种族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要为自己和国家的各种不幸找到替罪羊,就因为有一个狂暴以侵略他人为本性的领袖希特勒……以前学习历史,提到两次世界大战,都以德国失败而告终,我还有点同情德国的民众。可现在去读这段历史,发现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就是最大的帮凶,心情真的很沉重。

P17-25:捷克斯洛伐克9万多名犹太人,家里被抢劫到运到德国的东西有:778000册珍贵书籍,603架钢琴,21000条贵重地毯等。这是怎样的一个民族,光是藏书和钢琴量就让人肃然起敬。这又是一个让人多么唏嘘的民族,他们的成功、富裕、宗教信仰等让他们在那个特定的纳粹时代被人抛弃、遗忘。看时代砸在他们身上的磨难,我心里起伏不定。自己生活在和平时代,背后有日益强大的祖国作后盾,真心感觉:何其荣焉!

P26-35:原本不敢看这段历史,只是担心自己感到很压抑,没想到今天读到:特莱津被囚禁的艺术家、音乐家和教授在考虑要对孩子说点什么、做点什么,以帮助孩子们度过这段非人的岁月时,自己哭得一塌糊涂。纳粹集中营让人不寒而栗,哪怕以绘本的形式呈现,如《铁丝网上的小花》,都让人觉得无力承受。但看到孩子们,就像看到了那朵铁丝网上的蓝色小花,孩子们始终承载着我们成年人的最大的期待和憧憬。有时迷茫无措时,我总是会问我家先生: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总是回答——繁衍。我之前很鄙视这种回答,觉得俗不可耐,可越来越觉得这两字很接近生命的本质。

P36-44:著名的音乐家汉斯•克拉萨的歌剧《布伦迪巴》在特莱津集中营一共演了五十五场,演员都是作为囚徒的儿童。从1942年12月18日到1944年7月30日,由一号房间的孩子们创办的地下杂志《先锋》,每期一页,总共将近八百页。纳粹的灭绝人性,集中营的惨无人道,不仅剥夺了孩子们的童年,甚至剥夺了他们生的意志。但那里的教授、艺术家们等,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们不光带来了各种课堂,还给他们带来了歌唱、成长和思考,让孩子们哪怕在绝境下一样拥有感情和记忆,一样拥有一个特殊的童年。

P45-55:今天走进的是集中营里艺术家兼儿童教育家的典型——弗利德,用现在的话来说,这个姐们真的很飒!16岁选择摄影专业,17岁师从大师开始绘画,21岁进入大名鼎鼎的工艺美术学校“包豪斯”,33岁受维也纳市政府邀请向幼师教授艺术课程,38岁结婚,44岁被遣送至特莱津集中营,46岁被杀害……她主张并践行自由的艺术思维,把孩子们从悲伤的死胡同里引出来,引导孩子们的心灵走出集中营,身体被囚禁,精神却可以做到健康和自由,心灵永不枯竭……在邪恶面前,她始终坚信有些东西无法被战胜,比如:内心的真纯、善良和美好,人的创造欲望和想象力等。成为囚徒的孩子是悲惨的,但能遇到弗利德这样的人生导师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P56-63:经过伪饰、粉饰的“宣传”被反人类的纳粹视为得心应手的工具,轻易蒙骗了国际红十字会不说,还企图改写历史。幸好战争突然结束,幸好还有少数的“囚徒”得以幸存,幸好这段非人的历史不曾被湮灭……我们今天提起艺术家,总觉得他们的脑回路有点怪异,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言行举止,似乎都有一点与众不同。但特莱津的艺术家令人肃然起敬,他们试图用艺术来记录这段历史,他们试图用艺术为孩子带来尽可能多的明亮和温暖。一直很遗憾,自己是个乐盲。我很羡慕深谙艺术的人,他们应该能把自己的生活、日子都过成一首首诗吧。我努力把阅读作为自己的爱好坚持下去,就是希翼学科门类间是相通的,自己无法走进音乐美术的殿堂,那就通过文学的眼睛来领略其中的丝丝光亮吧。

P64-73:人,是有灵魂的,不是吗?作者并不需要谁的回答,他从集中营里的孩子们身上早已有了答案。作者说这些孩子是有信仰的,他们深陷绝境却始终有精神上的支撑。我不知道犹太民族把这段历史记载下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但幸存者之一乔治•布兰迪相信他妹妹的遭遇带给孩子们的,是呼吁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尊重和同情。要知道,乔治的爸爸妈妈和妹妹全部死于这场浩劫,他的幸存只是侥幸和意外。但我们没有从他的选择里看到仇恨和愤怒,我们看到的是美好的始终愿意选择善良的灵魂。

P75-91:读到第二部分,介绍的是画于特莱津集中营的作品及其小作者。我原本想着能舒一口气,至少不像读第一部分——关于纳粹和位于捷克特莱津的犹太集中营,那么沉重,那么压抑。但我错了,我没想到要直面孩子和孩子的作品需要更大的勇气。今天看到的几幅画,有犹太民族重要节日“奉献日”点亮的九支烛台,有特莱津旧日的兵营建筑,有特莱津现实场景的描绘,有剪纸、勾画、上色结合的花瓶,有特莱津的院子。我很喜欢后面两幅画,用作者的话说,画这两幅画的孩子都很有艺术天赋,其中画花瓶的孩子还是前面提到过的艺术家兼儿童教育家、画家、思想家弗利德的学生。就从这幅作品的表达,就能感受到弗利德思想碎片的闪光。在特莱津的孩子无疑是不幸的,但他们遇见了绘画,遇见了诗歌,虽然处在不谙世事的年纪,但因为眼前的巨变,眼前的灾难,心灵在借由着艺术在颤抖着舞蹈。每走进一幅画,每认识一个孩子,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他(她)能活下来……尽管这个期待总是落空,但看到侥幸幸存下来的孩子,我都觉得是种心灵的抚慰。

P93-115:孩子们的作品很吸引人,不是说它们本身究竟有多艺术,而是深知每幅画每首诗背后都是一个生命甚至是整个短暂人生的故事。我跟自己说,每次不要读太多,我不想去做取舍,可每个好像都有话说。我又暗示自己,不要进入这种两难境地,每次就选择最触动自己的一个来说。可是,我做了这么多的心理建设和内心挣扎,最后还是忍不住地往下读,分享感受的时候,内心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鲁特的《特莱津》是艺术化的表达,你单是通过画作很难感受到特莱津的实质。可米夫笔下的诗作《特莱津》却让人感到深深的压抑。我想同样的环境却截然不同的表达,缘于他们接触的艺术家不同吧?艺术家弗利德恰恰认为:在这般苦难的境地,孩子需要的不是仇恨,而是拥有爱和发现美的能力。伊日的画作《纳粹威胁犹太人》和爱娃的画作《有着长胡子的人》,一看这两幅画作,就知道它们的小作者年纪很小,因为笔法的表达非常稚嫩,却有着穿透人心的力量。赫尔加的《检查虱子》,却恰恰相反,一看就非常成熟。赫尔加也很幸运,她和父母一起被遣送特莱津,和妈妈俩人活到了战争结束,而且最终还成为了一名艺术家。这在特莱津的孩子当中,是一万五千个十五岁孩子中一百多个幸存者中的几个中之一。彼得《遣送的火车》,密密麻麻,画面很满,一下子都看不出什么重点,看着很难受,对这个男孩更难受,两次火车,一次噩梦的开始,一次是生命的终结。对于鲁特,我没太关注她的画作《花园》,而是注意到一个数字:19。她的出生、被遣送特莱津、被杀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都是不同年月的这个日子,这个数字令人不寒而栗。埃丽卡画作《有着架子床的房间》的一部分成为该书的封底,她也是我目前读到的被遣送特莱津年纪最小的孩子,只有七岁。他们都是孩子,都是一个个生命,可绝大多数都这样戛然而止,让人叹息。相信他们的画作和诗歌,就是他们不曾盛开的生命的延续。

P117-130:今天下午四点刚结束本周的线上教学,连洗手间都没去,我直接抱着儿子去了楼下做核酸,检测安排到四点结束,怕再耽搁就赶不上了。做完回来,给孩子喂奶安顿他睡下,刚想舒缓下疲惫的身心,就看到学校四点四十分发的信息,今晚七点半要召开班级的线上家长会。这个时候,疫情防控、身心健康是永恒的主题。可就是这样的主题,我发现自己有很多话要说。两次云家访,包括家长的朋友圈,我看到了太多令人感动甚至是瞬间泪目的点滴。之前总觉得疫情离自己很远,现在是越来越近,近在眼前。很多家长朋友都参与了志愿者服务,甚至根植防控一线,连家都没得回。我家先生从疫情波及小区开始,就地就做了志愿者,扫楼干过,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几乎天天有。做了妈妈之后,无论表面上有多么强悍,无论嘴上有多硬,但只要涉及到孩子,内心总是会变得很柔软。班上有个孩子的妹妹和爸爸在学校门口对望,一个在里边,一个在外面,看一次泪目一次。最后做小结的时候,我声音都有点颤抖。平复了好久,才开始今天的阅读。昨天还说我看到七岁被遣送特莱津集中营的年纪是最小的,今天就看到个六岁半的。今天再一次看到埃丽卡的画,延续了她上一幅被作为封底的画的风格。一个不知名的儿子写给父亲的书信中有这么两句:所以请求您,明天就来,就在日落之前。这让我想到悲惨的凡卡写给爷爷那封根本寄不出的信。年轻人巴维尔的诗《蝴蝶》写得相当有模有样,他用诗歌这只眼睛竟然在特莱津集中营这样的地方也能发现自己喜爱的东西。作者再一次提到了弗利德的儿童教育观,作者认为她为犹太民族保存着未来,她要竭尽全力让孩子保持对真善美的敏锐。日子在继续,疫情终有时,就像地狱般的纳粹也会有被打败的那一天,就让我们努力过好当下去静待未来吧!

P132-145:今天看到的画作,当属多丽丝的《逾越节聚会》最让人印象深刻。让我触动的远不是画作本身,而是它背后传承着的犹太民族的历史和信念。作者特别指出特莱津所有的犹太囚徒和孩子们与其它地方遭受厄运的人们的不同:前者精神是健全的,对自己的民族高度认同、充满信心;而后者在强盗逻辑的反复摧残下完全迷失自我,精神被拦腰斩断。这让我想起昨天的阅读中提到的:弗利德等特莱津集中营的艺术家们,他们在为犹太民族保存着未来。试想,内心迷失、毫无自信信仰的人,即使从集中营活着出去,又能有什么未来?这更让我想到第二次云家访,班上一个孩子的奶奶回复的信息:李老师您放心,我们都是共产党员。这是多么掷地有声的回答。看到这样的回答,我为自己也是一名中共党员而感到骄傲;看到这样的回答,我更为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而感到责任重大。疫情当前,我不能像很多志愿者一样去深入第一线,但我有义务有责任让自己做好的同时,去督促家人和身边的人也都去配合社区等防疫组织的要求。共同守护,一道期待生活、工作、学习开启重启键。

P147-153:情绪有点低落,真的!今天读的内容有限,但偏偏读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敏感女孩留下的两首诗,都和黑暗有关,读了感觉很压抑,也很心疼这个女孩在集中营生活的日子,暗无天日,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内心好像始终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光亮和任何一个可以排解的小小的出口。这两天身体有点不舒服,再加上所在小区前后被管控、重点防范了一个月,天天做核酸,可是,就在今天,很多人开心激动地等来了复工复产的通知,还是和自己无关。我对自己说,自己怎么都是幸运的。老公、孩子都在身边,工作完全有条件居家办公,但内心深处的小低落真是赶都赶不走。尤其家里有个一岁零七个月的小崽子,每天不下去都不知道该怎么度过这一天,下去吧,自己提心吊胆的不说,内心压力也爆棚,生怕自己任何的不慎连累大家。这两天对面有个小四个半月的小弟弟,很喜欢到家里来玩。每次都不肯走,都是家人抱着哭着离开的。小崽子从小就比较护食护东西,今天给弟弟两根零食,他委屈得不行,自己一哭还稀里哗啦吐了好多。我心里更是有点复杂。作为成年人,作为妈妈,我当然要努力排解自己的情绪,给孩子一个稳定可靠的环境。但是,我真的发现自己有很无力的时候,就好像深深陷入了一个坑洞,动弹不得。今天晚上闺蜜找我,主要说她儿子的事情,九岁了还不能自己独立睡觉,让她很焦虑。我安慰她的同时,自己心里却是落寞的。父母真是不是谁都可以胜任的,孩子成长的路上有太多的小插曲,我们该以怎样的心境来处之?不想说了,今天的心绪好乱,随意吧,好好睡一觉就好了。

P155-165:这是阅读到现在,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作:《帆船》,来自一个名叫莉莉的女孩。就像作者所说,它的确令人印象深刻。我试着对画面进行描述和解读:黑暗和光明并存,静谧的夜空中月亮和星星在闪烁,画面上的一叶扁舟,那支蜡烛,命运本是难以莫测,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被风雨浇灭。但是,画面中的它们实在是明亮的存在,好像能冲破一切黑暗,让人觉得特别有力量。阅读到现在,除了前面那首诗歌《蝴蝶》,它真的很成熟,它的作者也的确是个年轻人,他没能活下来,我替他感到深深的惋惜。今天,我又记住了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弗兰塔•巴斯,前面已经看到过他的两首诗《家》和《生病》,当时内心并无多大的震动,就觉得这个男孩在现实生活中一定很暖,十有八九是巨蟹座的吧!可他的《我是一个犹太人》让我读出了远远超出他这个年龄的成熟,这不光是内心的呼唤,更是信仰和信念的坚定表达:

我是一个犹太人,永远不会改变,

纵然我要死于饥饿,

我也不会屈服,

我要永远为自己的人民战斗,

以我的荣誉,

我永远不会因身为犹太人而羞耻,

我向你起誓。

我为我的人民骄傲,

他们是多么自尊。

不论我承受怎样的压力,

我将一定,恢复我正常的生活。

这哪里像是一个孩子的表达,这分明就是整个犹太民族内心的呐喊。这样的民族哪怕深陷苦难,一样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就像小草,无论当下是在风雨中飘摇,还是被烈火焚身,可一旦有春风春雨暖阳到来,他们定能恢复勃勃生机。

P167-171:今天其实有很多时间看书,但学校、班级的各种通知、事情牵绊到现在,我才最终开始匆忙地读书打卡。疫情和线上教学叠加在一起,作为一名班主任好像整天都被绑在了手机上。就这样,一不留神,还会遗漏什么通知和工作。手机里的闹钟定了一堆,光是每天上下午各两遍眼保健操、广播操都让自己紧提着精神,还不算周二周四下午的心理辅导和劳动技能……这些事情好歹还是自己可以把控的,像其它的各种数据统计、填报,深深的无力感。但没有办法,在这种特殊的疫情防控形式下,只要大家都健康平安,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今天就看了一幅画和一首诗,都和家乡有关。我很惭愧,因为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我没有太“严重”的家乡情结。从疫情发生到现在,我几乎有三年没回去了。之前每年都会回去,尤其是过年时,怎么都要回去。可是,疫情前几年回家,也没回过儿时生活的老屋老院,去的都是新城镇上的新建的楼房。家乡是什么?故土是什么?我自己很难说清楚,无论是口音还是生活习惯,我都没有太明显的痕迹。如果非要找出什么连接,我受父母影响深远,他们又恰恰是故乡人的典型代表。我就暂且自诩自己还算诚实、勤奋、踏实吧!今天语文课时,分享孩子们摘抄的现代诗,不止一个孩子分享的是余光中的《乡愁》,读着自是百感交集。我们这代人已是背井离乡,把他乡当成故乡。等到子孙后代,我们的家乡,他们的祖籍还和他们有多大关系?就像我家先生,口口声声说自己祖籍上海,这本没错,可他从小在长春出生长大,直到成家立业的年纪才过来深圳这边,这中间和上海又有多大的关系呢?人啊,都不愿意做浮萍。可是,人终其一生都在流浪,唯有在精神上让自己安顿下来,才能真正有所依。

P173-194:“可怜的人们,失去常态的人们,悲惨的形象”,“你会知道,活着,是多么美妙”,“想到我现在必须放弃所有的希望,我希望自己睡着,睡着,只是睡着”,“小男孩,甜甜的小男孩,就像盛开的花朵,花儿再次开放,小男孩却不见了”……看着这些出自特莱津集中营孩子笔下的文字,再看看书中的画作,我们就更能理解弗利德等艺术家在特莱津集中营对于孩子们而言是多么特别可贵的存在,他们是孩子们内心世界唯一的窗口和光亮。作者强调,这里的孩子每个人都有明亮的关于家的记忆,他们也深深知道正常的世界应该是美好的。就像身处疫情中的我们,平时感受不到周边世界的美好,可被圈了起来,顿时觉得到不了的地方都是美好美妙的远方。儿子再过小半个月就满一岁八个月了,我今天感叹时间过得迅速。我家先生却说,希望宝宝两岁生日的时候可以在外面过。因为到时正值暑假,我还以为他会去什么名山大川,结果,他说,在深圳就行,只要让出小区就知足了。不知道是他的感觉变钝化了,还是心态变得平和了,反正我一直惊叹于特莱津集中营的孩子在艺术家们的点拨指导下,心灵出现的奇迹变化。要知道,文字有可能还会遮盖人心,但画作应该就是当时心境却真实的表达。看到孩子们的画作色彩这么温暖明亮,孩子们的心境实在是令人惊叹。

P196-214:犹太民族的宗教节日里没有圣诞节,但是我们却从画作《有圣诞树的桌子》里看到了一个没有宗教偏见的小女孩爱娃。作者在对小女孩玛尔吉特《风景》一画的描述中说到:“和平不是抽象的,它就是家和家乡,就是花草树木,就是虫鸣鸟叫,就是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里漫游。”这样的和平景象真是美如画!小诗人哈努什说:“有一天,你可能跌入痛苦的口子里。要挣脱那通向深渊的轨道,要活着,在黑暗中,仍然创造。”活着就要创造,活着就不能行尸走肉,活着就得有活着的意义。活着不是忍受,更不是单纯在耗时间,而是一种不屈服的时刻保持挣扎和向上的生命姿态。

P216-235(结束):这本书读完了,心里的感觉有点复杂:我在有意识地保持平静和平和,但内心忍不住地波涛起伏。尤其是看到那么多的孩子在同一年被杀死在毒气室里,就像作者所形容的:“就像秋风扫过的落叶。一万五千个孩子,走过特莱津,消失了。”这哪是秋风,这简直比肃杀的北风还要令人窒息。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维耶拉《我在公园里》有这样几段话,我想分享出来,我想大家读了会和我一样有感触:


“特莱津的孩子们在弗利德这样的艺术家的引导下,在善良的信念的支持下,正在逐步理解眼前发生的事情和善恶之间的关系,他们理解到,正常心态,正常生活,是培育善良和建立一个正常世界的基础。他们表达痛苦,却尽可能不让它淤积。在如此扭曲的一个世界里,当他们的身体被侵犯的时候,他们用生命的力量,把正常健康的精神,坚持到了最后一分钟。”

“特莱津孩子在坚持要恢复的生活,那不是外在的财富和功名利禄,那是自然的和平环境,在天空上,太阳懒洋洋地躺在云朵上,大雁南飞;金黄色秋叶,在轻轻地落下来;戴着蝴蝶结、穿着花裙子的小女孩,捡起一片美丽的落叶,跑着回去,告诉妈妈公园里的故事,再小心地把叶子夹在她心爱的书本里。那不是焦躁的欲望,那是平和的心情,能够辛勤地劳作,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歌唱,自由地写诗、画画,自由地创造,知道在路的尽头,有一个家在等着自己。画面传达出的是爱的能力,能够给爸爸妈妈和弟弟妹妹一份爱,能够给别人带来一点快乐,能够体验、欣赏和珍惜平平常常的生活,能够因生命的给予而感恩。”

“不论长到什么年龄,哪怕你已经年老,不能奔跑,你依然能够走在这张画里,为那枚秋叶而惊喜,你忍不住地叫着,看啊,这树叶,它是多么美丽!”

真是很奇怪!很奇妙!回想自己刚翻开这本书时的心情,那是恐惧、震惊、愤恨、悲伤等多种情绪心绪的交织,有点难以名状。可是,读完这本书,把它合上的刹那,我心里却出奇地平静。或许从特莱津孩子们流传下来的一幅幅画作和一首首小诗里,我看到了、读出了那些超越时空更为宝贵的东西,这里面有更高意义上的生命的延续,有对整个民族贵不可言的历史的记录。而这一切,竟以如此艺术的形式来传达,又怎能不令人动容、令人称奇?

在厅里坐着码字,房间里传来先生和儿子嬉闹的声音,伴着《春江花月夜》的琵琶曲,自己心里异常地平静和满足。作者说,要能够体验、欣赏和珍惜平平常常的生活,能够因生命的给予而感恩。既然过去不可追,未来不可知,那唯有珍重当下,珍重彼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目4:《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