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人》:一部高分恐怖片告诉我们的现实道理

前几天去影院看了《隐形人》这部高分恐怖电影——值得强调的是这是笔者平生第一次在影院里观看恐怖类电影。

一直以来,我对恐怖类电影,尤其是涉及僵尸、女鬼一类题材的电影都很不感冒,觉得这一类电影太过虚假、无聊,仅仅依靠惊吓观众来体现自身价值很没意思(当然,这只代表个人看法);然而,到了最近几年,不知是因为逐渐认识到了某些恐怖电影中蕴含着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人性中一些阴暗面的剖析,还是仅仅因为走上社会后产生了“自虐”倾向,我也开始对一些比较优秀的带有恐怖元素的电影改善了印象。

好吧,我们先来谈谈这部电影的梗概:剧情并不复杂,也是一个略有些俗套的依靠高科技拥有超能力的美国故事(与蜘蛛侠、钢铁侠、美国队长不同的是,主角并未利用这种超能力来捍卫世界和平,而是仅仅用来吓唬女主)。

女主角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高科技公司——XX光学创始人的妻子,丈夫是光学领域的全球领军人物。女主由于无法忍受这位自恋狂丈夫的变态控制和支配,给丈夫下了安眠药,之后趁着天黑悄悄逃离了位于偏僻海滩上的豪华别墅。她被前来接应的姐姐送到了一个朋友家里,和这位身为洛杉矶警察的黑人朋友及其女儿暂时生活在一起。不久之后,丈夫自杀身亡的消息传来,同时根据丈夫留下的遗嘱她得到了五百万美元的遗产。变态丈夫自杀、意外获得巨额遗产,本来这是一个完美的开始,可谁知怪事却接连袭来——丈夫似乎依然活着,只是以别人无法看见的形式继续存在于女主周围,令她昼夜不安;接着她又受到姐姐和黑人警察朋友一家的误解,陷入了孤立无援;她想说明一切都是“看不见”的丈夫所为,却无人相信;最后她又因“杀害”了自己的姐姐被怀疑有精神问题住进了精神病院……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无论是演员的演技(特别是女主和黑人警察与隐形人激烈打斗的桥段最能体现演技的扎实功底)、情节的设计、剧情的反转、悬疑的铺垫,还是恐怖惊悚的营造都是非常突出的。好了,说完这些洋溢着赞美之情的客套话,再来聊聊我所感兴趣的地方——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影片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这部影片中所隐藏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高科技对个人隐私及权利的侵犯、极端变态的爱以及不被别人理解。


一、无处不在的高科技——让我们再一次“赤身裸体”

类似的文学、影视作品可以说是非常众多:《1984》中可以洞察一切的“电屏”、《黑客帝国》中用以操控人类的人工智能“母体”、《哥斯拉》里被频繁核试验唤醒的巨大怪兽,以及《终结者》系列中由不受人类指令约束的机器人引发的巨大灾难……可以说,大量的科幻、灾难作品都在反复思考着一个共同的话题——作者对现代社会中突飞猛进发展的高新技术的深深担忧和关切。

的确,自从工业革命开始至今,各类科学技术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人类社会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生产为我们带来了千百年来人们难以想象的巨大物质和财富,人类得以第一次过上了前所未有的“理想生活”,这些变化都是科学技术给予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又无法否认——正是由于科技的发展,我们所处的世界也变得越来越危险: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引发的气候变化、核泄漏造成的毁灭性灾难、全球范围内荒漠化加剧、人类活动造成的生物灭绝……地球已经向人类发出了一系列刺耳的警报声,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高科技最终会把我们引向何处?是伊甸园还是地狱深处?

我们再把话题拉回这部影片中揭示的问题:女主的丈夫凭借一件“黑科技”隐形衣悄无声息地走近女主的生活,打乱了女主的生活节奏,以无声的方式窥视着女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大家想想,这种尚未面世的“黑科技”产品是不是很想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摄像头和窃听技术?

相信大家早已不止一次地从新闻中听到有关“酒店房间暗藏摄像头”、“女子裸体被邻居偷窥”、“个人通话内容被监听”等等类似的消息,就在不久之前央视还曾曝光了国内某知名电商网站监听用户手机通话内容情况。

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有不想被别人知道的小秘密,而且人们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拥有这样的权利。可是,随着高科技的应用这种权利早已被无声无息地剥夺了,我们都是一个个透明人,我们每天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被一双我们无法察觉的眼睛窥探得清清楚楚。在这双眼睛面前,我们都是“一丝不挂”、“赤身裸体”,前几年由斯诺登曝光的美国大规模监听项目就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

影片中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不仅是能够隐身而为所欲为的女主丈夫,同时也是可以洞察我们一举一动的、无处不在的那些技术的存在。


二、“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控制你的一切!”

影片中的女主是一位外界看起来养尊处优、引人羡慕的富太太——老公是一家大企业的老板,住在位于海边的大海景豪宅中,而且不用去工作(从她在离开丈夫后重新去设计公司面试就可以知晓)。相信这种处境是每一位女性都梦想得到的(注意,这里并不是讽刺女性都是“拜金主义”,如果我是女性,我估计自己也肯定会这样想——这一点我很有自知之明)。

但是,她却也有旁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被自恋、变态的丈夫完全的控制,丈夫不仅会决定她做什么、吃什么,甚至还会控制她头脑中的每一个想法。人毕竟不是牲畜,也不是宠物,整天被另一个人如此控制着肯定是无比痛苦的(虽然我还没有机会亲身感受过)。

这位丈夫的形象必然是经过编剧结合实际案例和艺术加工所产生的极端结果,但是这种情况的确存在——父母出于对子女强烈的爱,去左右儿女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对个人价值的追求;男女之间因为对另一半炙热的爱,而让对方感到失去自由,甚至感到“窒息”……还记得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用合适的方式去爱对方》,这个题目一语中的,毫无节制、失去理智的“爱”很可能会导致与出发点截然相反的结果,这样做无疑会让对方无法感受到幸福、感到压抑,随之便会感觉到被枷锁束缚、想要逃离。

老话讲“物极必反”,相信爱也是如此。方法失当、过于激进都会让“爱”这个本来无比美好的字眼失去它原有的意义,由“爱”衍生出“恨”。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出于仇恨去杀人、去放火、去奸污对方家里的女性亲属,这必然是严重的罪行;殊不知,当爱得失去分寸,想要去控制对方、虐待对方,甚至想要毁掉对方选择的人生和信念,这也是严重的罪行。那么,这两种罪行之间有什么不同呢?唯一的不同,就是前者的罪行是赤裸裸的、毫不遮掩的、无可辩驳的;可后者则是将罪行严密地掩盖在“爱”这个亲切的借口之下的,是很难定罪的。

“因为我爱你,所以不想看你走弯路……”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不能让你去做……”

“因为我爱你,所以你必须……”

太多太多的强求和逼迫最终都是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爱”字来解释的,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个字,也的确造成了太多的不幸和痛苦。得不到爱的人是可怜的,得到了过多爱的人同样是可怜的——唉……人活着真纠结。


三、我就是我——一个不被理解的我

影片中的女主相当的可怜,明明清楚一切都是怎么一回事——即自己那位天才的丈夫并没有自杀,而是以一种无法被看到的方式存在于自己周围。女主自己也说这种对光学成像原理的运用也正是“他所擅长的”。

可是,这个观点却被周围的人看作是她的幻想和错觉,甚至后来将她送进了精神病院。这种不被世人理解、相信的孤立感受必然是非常痛苦和无助的(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虽然不是因为感觉身边有人)。现实生活中,我也的确经常听到身边有人抱怨自己的看法、观点和价值观不被他人理解,被别人看成“异类”、“叛逆”……当然,实际上我自己也偶尔会受到这样的“高度赞誉”。

不过,我本人对着一类评价基本上都是一笑置之,不会产生丝毫的心理负担。那么我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大家会不会认为是因为笔者是个大大咧咧、心宽体胖的人?对此,我必须郑重声明:本人心宽的确不假,但身材绝对属于中等偏瘦!中等偏瘦!中等偏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开个小玩笑,我想说的是这其中当然有自身心态因素,但是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我后来想明白了一个道理。想想看,全世界已经拥有超过七十亿人口,而我们中间任何一个人也不过只是七十亿分之一,这是一个多么微不足道的渺小比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人都觉得你和他们非常相似,那么我不得不说——大哥(或是大姐),如果你不是天生的变脸高手和最杰出的表演者,那你真的是太太太太普通、太太太太没有特点了……

本来世界上就找不出两个相貌、思想、文化背景、家庭出身……完全相同的人,那我们何必去绞尽脑汁地去寻找那个所谓能读懂自己的人呢?不要说让别人懂,就是我们自己不是也在不断地改变主意、变换想法吗?此时的我会不会对彼时的我的某一个荒唐的想法而觉得匪夷所思呢?所以,不被理解是正常的,当人人都说理解你时,那可能是因为你已经不在人世了,只有那时人们说真的理解你才是真的“死无对证”,即使他对你理解的完全是错误的,你也不能从骨灰盒里探出头来反驳他了。

通过女主的经历,再次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念:如果你认为那是正确的、是你想要的,那就要坚持到底,不论周围人是否相信、是否理解,也不论“丈夫”对你如何的威逼利诱,想迫使你回到你无法接受的环境中去,你都不要屈服,而是要顽强地斗争到底!而当你经过艰苦努力证明你所执着的是正确的之后,所有人都会改变态度……


最后,我们再来谈一谈影片里一个值得思考的人物——女主丈夫的亲哥哥,也是为其执行遗嘱的律师。这个人物虽然戏份不多(他顶替丈夫扮演隐形人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没有露脸),但是却是个值得深思的人物,导演和编剧更是对他“给予厚望”,让他一度被认为是幕后真凶。

他在剧情中的作用无非就是协助自己那位天才弟弟作恶、搅乱人们的视线而已,对了,还有充当弟弟“自杀后”同女主的联络人。从他与女主的对话中可以得知,他对这个痴迷于控制别人的弟弟早就恨之入骨,因为他从更早之前就一直受到弟弟的控制,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和女主一样也是受害者。可是他与女主不同的是,他的选择却是接受弟弟的控制,同时享受弟弟提供的优越的生活条件,同时成为其阴谋的帮凶和替罪羊。就像女主对他所说:“我甚至还曾同情过你,但是现在看来你就和水母一样——你什么都有,可唯独就是缺少一根脊梁!”

瞧瞧,女主这是多么直接地指责其没有骨气、甘愿忍气吞声,依靠一个自己明明怨恨的人活着!但是我们又无法否认,社会上太多太多明明对眼下的工作、岗位、领导、待遇不满意,但出于对生存的需要、别人看法的虚荣而不得不忍受,不敢辞职离开的人不都属于这一范畴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句古语用于此类情境下再恰当不过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隐形人》:一部高分恐怖片告诉我们的现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