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最后一片精神家园”的豆瓣,到了夜晚,就是与白天截然不同的存在。随手一翻,孤独、寂寞、焦虑,似乎成了成了当下人的流行病。
“到了夜晚就抑郁,觉得活着没有意思”
“我总是感到很闷”
“长期加班,每天每夜睡不着觉,情绪崩溃”
“太郁闷了,姐妹们能给我一句鼓励吗?”
……
为什么物质极为充裕的今天,我们过着比祖辈好上千万倍的生活,还是无法抵抗内心的焦灼?
2020年初,那场突入起来的新冠疫情,更是把我们内心搅动地支离破碎。随着疫情的跌宕起伏,人们的心情也犹如过山车般地波动。
我们焦虑,恐惧疫情带来的未知结局;
我们焦虑,担心收入减少“上有老下有小”,可怎么活;
我们焦虑,害怕被搅动心神的“神兽们”无法安心学习……
有研究表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00个中国人当中只有1个人患有精神障碍,而这个数据到2005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17.5%。
按照这个比例算,全国上网人口9.86亿,每天晚上起码有8000万网友“在线焦虑”。
可是,日子还要继续,我们要如何让内心强大,过一个不那么焦虑的人生呢?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扰,不妨读一读这本《危机和创伤中成长:10位心理专家危机干预之道》。
本书不是单一心理学者的理论著作,而是在因疫情而临时启动的“万人公益大讲堂”,集合国内10位知名权威心理专家:童俊、曾奇峰、徐凯文、方新、马弘、樊富珉、杨凤池、张海音、赵旭东、刘天君,将他们的讲稿精华组成合集。
生死面前,人人平等。10位心理学大咖在危机面前,同样拥有人类脆弱的情感。虽说由疫情而起,但绝非只讨论疫情中的心理不适。
与我们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人文主义关怀,分享自己面对危机时体会和感悟。
不仅如此,他们还从人生经历出发,贡献出很多私密的个人成长故事,让我们从中汲取到前行的力量。
这本书将10个专家的故事,分为了三大部分:
“道”:创伤事件的觉悟
“术”:创伤事件的心理干预方法
“器”:助人者的自我成长
这本《危机和创伤中成长:10位心理专家危机干预之道》拿到手,我读了三遍,每一遍都会哭。都说人类的情感并不相通,但是在这本书里,你会发现,这世上万物会衰退,可是爱和希望不会。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能够感觉到能量涌动的。虽然是别人的故事,但是也会引起你的情感共鸣。
第一部分:道·创伤事件的觉悟
1.曾奇峰(情绪和智慧的大脑)
“弗洛伊德说:‘哪里有情绪的大脑,哪里就有智慧的大脑。’这里所说的智慧,就是用思考来代替情感。”
2.徐凯文(穿越至暗时刻的光)
“每个人都生活在小环境和大环境当中,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塑造,有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适应环境,或许真的可以积极主动地去改善环境。不管曾经历怎样的黑暗,抖要相信光,相信人。”
3.童俊(凤凰涅槃)
“回想当时,我们没有凤凰浴火重生这么积极的想法,就是被火烧得无望、绝望和恐惧,但仍然拼命战斗。我们现在经历过来,才有了一种浴火重生的感觉。”
4.方新( 灿烂的拐点)
“不当的行为也有其功能,也是人类的生存智慧。灾难当中,要相信我们都能活下去,就会活下去,要对生活保持好奇,对生活保持信心”
第二部分:术·创伤事件的心理干预方法
5.樊富珉(科学有序的专业心理服务的基石)
“对于临床心理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就是了解、遵循伦理守则。”
6.马弘(你我都是心理治疗师)
“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时候,你做的任何事情,只要保护活着促进了大家的心理健康或心理层面的社会安宁,减少大家的焦虑和恐慌,就是在提供灾难心理社会支持!”
7.杨凤池(共情的力量)
“我们在一次性咨询里的目标,不是整体提升一个人的人格,产生整体上的、大幅度的改善,而是让这个处于危机状态或者被不良情绪笼罩的求助者,先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帮助求助者将心理的失衡状态先恢复到平衡状态。”
第三部分:器·助人者的自我成长
8.张海音(离见能见)
“我们既要去体验通过共情产生的情绪,又要凭借理性从情境中抽身,这就是离见能见”
9.赵旭东(创伤后成长)
“压力、应激、创伤是把“双刃剑”,如果我们应对得好,会促进神经生物学改变,大脑会变得更加坚强,会形成更好的应对风格去解决问题。我们会用很多成熟的防御机制来处理自己的问题并得到滋养、补偿和代偿。这些就是成长。”
10.刘天君(天人合一)
“要有一种意识——给生命和生活留一点空白。最大的空白,或者说生命中最大的空白的来源,就是天人合一的‘空’。”
01 曾奇峰:用思考治愈无力感
作为武汉中德心理医院荣誉院长,曾奇峰在国内心理学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在疫情面前,他同样感到深深的无力感。
曾奇峰是学医出身,他的很多大学同学都在一线和病魔抗争。同学抗疫烈士江学庆医生的牺牲,让他对自己的医生的身份,有着冲突感和内疚感。
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情绪击垮,曾奇峰尽量不看负面消息。这种有选择地过滤信息,让他可以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人,如何才能在灾难面前,不让情绪淹没?那就必须让思考代替情感。
就像弗洛伊德所说的:“哪里有情绪的大脑,哪里就有智慧的大脑。”
曾奇峰用量表做自我评估,有关创伤的评分只有1~2分。面对疫情带来的创伤,只要我们还能有自我防御功能,就不至于被无力、恐惧、抑郁等情绪拖拽沉底。
02 徐凯文:为什么越“优秀”的孩子,越不快乐?
徐凯文是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是一个精神科医生,也是北大的心理咨询师。对于灾后的心理创伤,他另辟蹊径,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提示,
他常年在高校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他发现,有很多特别优秀的年轻人,有着优质的原生家庭,物质生活丰富、个人才华极高,却感到内心迷茫和孤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要成为怎么样的人”。
有一位极为优秀的学生,所有人都喜欢她。但是在接受咨询的4年时间里,屡次想要轻生。
“我想我会跪着上吊,一种赎罪的姿态,过着没有尊严的一生,选择最能羞辱自己的sifa。
这也与豆瓣很多网友的表现不谋而合:为什么在别人看来,你如此优秀,精神世界却如此绝望?
这就是“空心病”的来源,这类年轻人的根本问题,是没有一个支撑自己、自我肯定的价值观,在精神上面是空虚的。
“原来我们的精神世界是用理想和信念填补的,但当理想和信念缺位时,精神上的空虚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议题。”
如果孩子为了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而拼命刷题,奔忙在各个兴趣班的话,那么,大部分人都会在看似美好的道路上,走向自我厌弃。
所以,如果你真的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的名誉、地位、面子的话,就请在教育过程中,不要逼着他们做那些他们内心深处觉得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事情。
就像弗兰克尔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人们在做有创造性的事情时能感受到意义。在做更好的、更高尚的、更美好的事情时,才会自我喜欢。
03 张海音:离见能见
张海音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危机干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2003年,他成为上海第一个为SARA患者会诊的精神科医生。
做完心理疏导,从隔离病房出来,他在街头徘徊了好几个小时,才敢回家。第二天上班,虽然同事纷纷称赞他,但是目光里的闪躲,让张海音在难受之余,也有了很大启发。
当一个人卷入莫名的危险,没人能够提供支持和理解时,那么这个人的自我矛盾会非常强烈。
在汶川地震里,张海音遇到一个父母双亡的截肢女孩。在那一刻,他感觉到人的渺小。这种情感卷入,让张海音感到绝望。但是作为心理咨询师,他必须从绝对共情中走出来,才能帮助这个女孩。
这就是“离见能见”的含义,对待共情产生的情绪,又要凭借理性从情境中抽身,保持一定距离。
作为医护人员,或者一个友善之人,在提供帮助之时,一定要有离见能见的觉知,才能保护自己、惠泽他人。
写在最后:
古希腊神话中,有个盖世英雄叫阿喀琉斯。
他一出生就被母亲,也就是海洋女神忒提斯,提着脚踵倒浸入冥河水中。于是,他全身刀枪不入,只有脚踵是唯一的弱点。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的他,最终还是因为被人射中脚踵而亡………
这就是“阿喀琉斯之踵”的由来,它通常比喻人的弱点。
在《危机和创伤中成长:10位心理专家危机干预之道》中,10位心理学家分享了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作为专业人士,他们也有各自的困惑和苦恼。也会因为早期的情感创伤,在成年后引发一系列的后遗症。
有的人,会在绝望中越陷越深;而有的人,会在寻找自己的平衡点,自我救赎。
就像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著名的“自卑与超越理论”中说,人只有不断地面对自己的不足,并去超越它,才能获得生命的最佳意义。而若是选择逃避,则会被缺点终生奴役。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不仅是围绕疫情的危机干预之书,更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自我救助指南”。
愿读过这本书的每个人,都能正视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