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喜欢摩根•费里曼,周末晚上把《肖申克的救赎》重温了一遍。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很多年前看过一次,但是印象已经不太深刻,很多情节甚至所要表达的主题都已记不清晰,只记得是关于越狱的故事。
也许是因为当初的年少不经事,当年看完这部电影,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和共鸣,很多情节,甚至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都早已模糊。这次的重温,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跟多数电影不同,这部电影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只有男主,没有女主。要说男主,男一非蒂姆•罗宾斯饰演的安迪一角莫属,男二则是摩根饰演的瑞德。
01 坚持和希望
安迪因被冤入狱。
在入狱的第一天,他的出场,在瑞德眼里,完全一副白面书生的形象,以至于瑞德和其他狱友们打赌,安迪一定熬不过狱中的第一晚。然而,结果出乎瑞德的意料,安迪出奇地淡定,竟没有出局,这让瑞德因此赔上了两包香烟。
后来,在安迪和瑞德的几次相对较为友好的交涉后,他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不,应该是挚友。毕竟在安迪越狱前,他只委托了瑞迪,让他办一件事,在那棵安迪当初跟妻子求婚的大树下,他留给了瑞德最需要的东西。正是他的委托,成了瑞德最后的一丝希望。
也许,安迪在入狱的第一天就有了自己的计划——越狱,他的内心一直存着希望。
后来出现的新狱友道出了安迪事件的真凶,让安迪一度以为能重新提审,为自己洗脱冤屈,但老奸巨猾的典狱长却为了一己私欲,设套将安迪唯一的证人陷害了。
即使在那样的情况下,安迪依旧心怀希冀,他的不懈坚持,他的缜密计划,最终让他绝处逢生,获得了自由和重生。安迪的毅力和坚持,即使是挚友瑞德也都未曾想到。
刚开始,安迪和瑞德做的第一笔交易,就是那10美元换来的小锤子。起初,瑞德也曾怀疑安迪要锤子的动机,他问安迪是否要凿洞越狱,安迪告诉他说:“你看到了就会明白!”
当瑞德看到了那把后来被安迪藏在圣经里的小锤子时,他认为用那把锤子凿洞的话,至少需要60年。在瑞德看来,通过那把锤子来实施越狱,那简直无法实现。
最终,安迪他做到了,只用了20年的时间便成功越狱。可见,心存希望和不懈坚持是多么地重要和可贵,正是安迪的坚持,给了自己希望,最终获得了成功。
人生,哪有不坚持就能随便获得的成功呢?
02 自由和体制化
当老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被假释出狱时,他在监狱里已经待了整整50年。
出狱后的老布鲁克斯,发现自己完全融入不了社会,痛苦不堪的他,在房梁上刻上了最后的声音:“Brooks was here”,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老布鲁克斯在结束生命前,给仍在狱中的昔日老友们寄了一封信,诉说了自己的困惑和痛苦,最后他说这个社会没人在乎他的存在。
是啊,个人是多么的渺小,如沧海一粟。当生命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时,活着已毫无意义。布鲁克斯的自由,最终带给他的是死亡。
在狱中,当狱友们问到什么是体制化的时候,瑞德说,体制化就是刚开始在这监狱里是抗拒,慢慢地是适应,到最后便是离开不了。
为什么离开不了呢?
因为他们与外界隔绝了太久,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全然不知,他们在狱中的那些所谓的能力到社会上完全无法适应。
当老布鲁克斯出狱后,他曾想通过再次实施犯罪来获得重回到肖申克的监狱的机会,也许,只有在那里,他才会觉得自己活着多少还有些意义。
这是多么的讽刺,每个人在狱中都想尽早地获得自由,回归社会,而当他们真正回归时,却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无法生存。
老布鲁克斯的命运是悲哀的,相比之下,瑞德幸运得太多,若是没有安迪的托付,瑞德也险些重蹈覆辙。
瑞德在狱中申请了三次假释,分别是在狱中度过20年,30年和40年。前两次,当瑞德准备好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时,在假释请求单上却都被盖上了“REJECT”的字样。
可笑的是,当第三次,在狱中已经待满40年的瑞德准备在狱中了此一生时,他对假释官们的那番说辞,却让他获得了假释的机会。
出狱后的瑞德虽然和布鲁克斯一样,显得无法适应社会,但幸运的是,他遵守了对安迪当初的承诺。
到了安迪之前所说的地方时,瑞德发现了那颗奇石,奇石下留有一封信和一沓钱。安迪在信中告诉瑞德,他可以走得更远。
影片的结尾,瑞德去了安迪说的墨西哥边境的那片海,在海边,安迪正在修葺他的那艘破船。那片海,正是安迪曾跟瑞德说过的那片海。
电影的结局是美好的,同时影片也发人深省。究竟我们想要获得自由的同时,是否要被体制化?